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15 自相矛盾 作业
15 自相矛盾
课后作业(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áo dùn róng yù wú guó
二、按要求完成。
1.比一比,选词填空。
【矛 茅】
( )草 ( )盾 ( )头
【弗 拂 佛】
吹( ) 仿( ) ( )许
【吾 梧 悟】
( )桐 醒( ) ( )身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誉之曰 ( )
(2)物莫能陷也 ( )
(3)以子之矛( )
(4)不可同世而立 ( )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其人弗能应也。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自相矛盾”的意思是 ,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从这则寓言中,我明白了 的道理。
3、 将下列读音的汉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xiàn】
范例:大千世界里,充满着各种诱人的(陷阱)。
1.写文章时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所( ),要让自己的想象驰骋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2.天上是不会掉( )的,梦想要靠努力来实现。
3.我非常( )他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参加交流活动。
【能力提升】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夫:A.丈夫,跟“妻”“妇”相对;
B.成年男子的通称;
C.读作fu,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2.我的姐夫是一名医生。( )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立:A.竖着,竖起来;
B.做出,定出;
C.存在,生存;
D.站。
4.他的话让我坐立不安。( )
5.爸爸把梯子立起来。( )
6.小明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乐高工程师。( )
7.不可同世而立。( )
【综合运用】
五、故事拓展。
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一)
1、矛盾 荣誉 吾国
二、1.茅 矛 矛 拂 佛 弗 梧 悟 吾
2.(1)夸耀 (2)刺破 (3)你 (4)存在
3.(1)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物品能刺破它。
(2)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3)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4.比喻自己说话前后抵触 无懈可击 《韩非子·难一》 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1.限制 2.馅饼 3.羡慕
四、1.B 2.A 3.C 4.D 5.A 6.B 7.C
五、略。
第 2 页 共 4 页15 自相矛盾
课后作业(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 )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二、读课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鬻: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
弗:____________ 之:____________
2.“其人弗能应”的原因是什么?
【能力提升】
三、按要求完成。
1.以下名言中,与本文蕴含的道理相似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C.谨于言而慎于行。
D.誉人不增其美。
2.生活中有类似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吗?请说一说。写一写。
【综合运用】
四、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①闻之,中道②而反③,衣焦④不申⑤,头尘不去⑥,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⑦,方⑧北面而持其驾⑨,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②中道:半路。③反:通假字,同“返”,返回。④焦:皱褶。⑤申:通假字,同“伸”,拉直。⑥去:弹下(身上的灰)。⑦大行:即今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交界处。⑧方:正在,时间副词。⑨驾:车。
1.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曰:“吾用多。”
(2)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2.这个人知道走错了方向,仍坚持往北走的理由是:
3.这则寓言阐述的道理是: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yù dùn yù wú xiàn fú
二、1.卖 用 不 的
2.因为他说的话自相矛盾。
三、1.C
2.略。
四、1.(1)他对我说:“我的路费多。”
(2)我说:“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2.他的马跑得快,他的盘缠很足,他的车夫技术好。
3.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合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15 自相矛盾
第二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出自《韩非子·难一》的一篇文言文,体裁为寓言故事。教师要注意借助不同形式,如朗读、表演等来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并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寓言故事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抓住人物对话内容,感悟寓意。
2.能联系生活实际,古今义比较,叙述故事情节。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法导读,读懂理解故事的含义。抓住人物言行描写的语句,体会寓意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熟读成诵,背诵课文。能结合阅读,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复述
1.回顾课文:
商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第一次夸口: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第二次夸口: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旁观者: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商人反应:其人弗能应也。
总结: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提示:(1)串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结果)
(2)用自己的话替楚人夸夸矛和盾
(3)注意语气、表情
(4)把握人物心理变化
(二)互动探究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1)翻译原文。
(2)思考:楚人两次夸口,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3)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如果你是围观者,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2)什么情况下需要有质疑精神?
(3)理解“何如”与“如何”。
(4)翻译原文。
(5)你认为,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什么结果?
3.其人弗能应也。
(1)翻译原文。
(2)探讨交流:楚人无法回答的原因是什么?他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翻译原文,揭示道理。
(2)讨论交流:联系生活,理解寓意。讽刺人们自作聪明、不实事求是的做法。
(三)联系生活
1.联系生活思考:
(1)文中楚人自相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
(2)你有过自相矛盾的经历吗?说说给你带来了什么后果?
2.交流: 对于生活中的“自相矛盾”应如何解决?
3.总结启发:说话、办事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世人皆知,可“自相矛盾”的事情却随处可见。
如果每个人说话、做事都能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三思”而行,相信“自相矛盾”的事就会少很多。
(四)思维拓展
互动交流:如果这个楚国人吸取教训,他应该怎样卖矛和盾才是最佳做法呢?请你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你所创想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1.《自相矛盾》说的是一个人过分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2.寓意: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个道理。
3.我的收获:
(1)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我知道的道理。
(六)随堂小测
1.联系课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1)誉之曰:
(2)物莫能陷也:
(七)板书设计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拓展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第 4 页15 自相矛盾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阅读理解,抓住人物对话内容,感悟寓意。
2.能联系生活实际,古今义比较,叙述故事情节。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学法导读,读懂理解故事的含义。抓住人物言行描写的语句,体会寓意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
熟读成诵,背诵课文。能结合阅读,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感受。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介绍一个寓言故事。
【自主学习】
用自己的话写出整个故事。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巩固知识】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旁观者对于商人夸下海口的反应是:
。
如果你是围观者,你会说
2.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什么结果?
3.楚人无法回答的原因是什么?
4.他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5.揭示本篇寓言故事的道理的句子是
讽刺了 。
6.对于生活中的“自相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7.如果这个楚国人吸取教训,他应该怎样卖矛和盾才是最佳做法呢?请你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你所创想的故事。
四、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略。
【自主学习】
语言流畅,符合原文即可。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巩固知识】
说话、办事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世人皆知,可“自相矛盾”的事情却随处可见。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这个人一定是在吹牛,看来他的东西买不得。”
2.矛和盾都会坏掉。
3.因为他的话自相矛盾了。
4.“我要是说我的矛能破我的盾,我的盾能抵挡我的矛,这不就和我之前说的不一样了吗?这样大家一下就知道我在吹牛了,现在怎么办呢?”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人们自作聪明、不实事求是的做法
6.承认错误,尽力改正,脚踏实地地做事。
7.略。
第 2 页15 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出自《韩非子·难一》的一篇文言文,体裁为寓言故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意思,学生自主阅读理清层次,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相互交流故事寓意,从而受到启发。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自相矛盾》,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
2.自主识记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夫”。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借助注释,整体把握寓言故事,能简要叙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正确朗读,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话题引入。
出示图片,看图猜寓言故事。
点明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故事是历史的积淀,含义深远。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寓言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知识。
2.揭示课题。
(1)课文《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难一》,作者是韩非。
(2)介绍矛、盾:矛是兵器,长矛,盾是兵器,盾牌。
(3)回答本篇课文的人物、事件、阅读方法。
(4)走近作者:韩非
(5)介绍文学常识:文言文
(二)新课初知
1.检查预习:
(1)文中生字新词,古今义对比。
(2)文中主要人物?讲了什么故事?
(3)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有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
2.学法提示:
(1)借助工具,理解古文。
(2)读懂情节,掌握语气。
(3)熟读成诵,知识积累。
(4)领悟道理,迁移运用。
3.指导朗读。
(1)朗读提示:
①速度放慢 ②停顿得当 ③不同句式语气不同
(2)学生互读,正音。
(三)字词积累
1.多音字运用:夫
(1)fū:成年男子的通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丈夫、渔夫)
(2)fú:文言发语词;文言助词;人称代词,他。
例:①夫战,勇气也。②使夫往而学焉。③人定胜天,信夫。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重点字词指导。
(1)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上下结构,部首:矛。注意书写时有一点、一撇,与“予、茅”形近字辨析。
(2)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半包围结构,部首: 。注意与“质、眉、循”形近字辨析。
(3)誉:上下结构,部首:言。注意第5、6笔是撇和捺,不是点。与形近字“誊、益、举”辨析。
(4)吾:上下结构,部首:口。字义:文言文代词,我,我的。与形近字“语、悟”辨析。
3.积累词语的古今意思。
者:古义:代词,指……的人。
现代词语:幸存者
之:古义:1.代词。2.的。
现代词语:朋友之间
莫:古义:没有什么。
现代词语:莫非 莫名其妙
或:古义:有的。
现代词语:或者
立:古义:存在
现代词语:站立
曰:古义:1.说。2.叫做。
吾:古义:我
(四)再读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内容。
注释:【鬻】卖。 【陷】刺破。 【或】有的人。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联系上下文,串联故事。
(1)楚国商人:楚人有_______者。
(2)夸口推销:吾盾________,吾矛________。
(3)遭遇质疑:子之矛陷子之盾
(4)张口结舌:弗能应也。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入境朗读。
分角色表演:A.商人 B.质疑者 C.旁白
(1)分工合作。
(2)抓住故事情节。
(3)把握人物语气,体会人物心理。
(五)课堂总结
1.故事梗概:《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由于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说话前后抵触的尴尬局面的故事。
2.我的收获。
(1)我积累了文言文词句________。
(2)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
(3)寓言故事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以小见大。
(六)随堂小测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 )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新词。练习背诵。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第 5 页15 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自相矛盾》,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
2.自主识记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夫”。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指导朗读,借助注释,整体把握寓言故事,能简要叙述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
自主识字,正确朗读,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的体裁是寓言故事的?
【自主学习】
1.课题:
2.体裁:
文体:
3.作者:
作品: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在田字格中写下本课生字,并标注拼音。
( ) ( ) ( ) ( )
2.解释下列字词。
鬻: 陷:
或: 夫: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形近字组词。
语( ) 悟( )
矛( ) 予( ) 茅( )
质( )眉( )
循( )盾( )
誉( )誊( )
益( )举( )
2.解释词语的古义,并说说现代的词语。
者:古义: 现代词语:
之:古义: 现代词语:
莫:古义: 现代词语:
或:古义: 现代词语:
立:古义: 现代词语:
曰:古义:
吾:古义:
3.联系课文,用课文原句完成下列填空。
(1)楚国商人:
(2)夸口推销:
(3)遭遇质疑:
(4)张口结舌:
(5)结论: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选字组词。
矛 茅 ( )草 ( )盾 ( )头
陷 馅 ( )害 露( ) 沦( )
吾 悟 捂 ( )住 ( )身 省( )
弗 拂 佛 ( )许 仿( ) 吹( )
2.把下列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楚人 卖
鬻 称赞
誉 楚国人
陷 锋利
利 刺破
以 回答
弗 用
应 不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1)借助注释 (2)借助插图 (3)联系上下文
(4)查找工具书 (5)询问老师
2.《守株待兔》《孟母三迁》《揠苗助长》
【自主学习】
1.课题:《自相矛盾》
2.体裁:寓言故事 文体:文言文
3.作者:韩非 作品:《孤愤》《说难》《显学》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略。
2.鬻:卖。 陷:刺破。 或:有的人。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语(语文) 悟(悟性)
矛(矛盾) 予(给予) 茅(茅塞顿开)
质(质问)眉(眉毛)循(循循善诱)盾(盾牌)
誉(荣誉)誊(誊写)益(益处)举(举动)
2.者:古义:代词,指……的人。现代词语:幸存者
之:古义:1.代词。2.的。 现代词语:朋友之间
莫:古义:没有什么。 现代词语:莫非 莫名其妙
或:古义:有的。 现代词语:或者
立:古义:存在 现代词语:站立
曰:古义:1.说。2.叫做。
吾:古义:我
3.(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无物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4)弗能应也。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茅)草 (矛)盾 (矛)头
(陷)害 露(馅) 沦(陷)
(捂)住 (吾)身 省(悟)
(弗)许 仿(佛) 吹(拂)
2.楚人:楚国人。 鬻:卖。 誉:称赞。 陷:刺破。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应:回答。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