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作业
语文园地
课后作业(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分别写出四个描写静态和动态的四字成语。
例如:巍然不动 安安静静 一泻千里 碧波荡漾
二、读句子,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A.动态美 B.静态美
1.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 )
2.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
3.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
4.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
三、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1.我从前两句诗想象出了 的画面。
2.我从后两句诗想象出了 的景象。
【能力提升】
四、下面的句子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清晨的校园 暴风雨来临之前 微风轻拂的柳树
【综合运用】
五、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
,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峦峦的树木,有的绿得 ;有的绿得 。
2.站在这茫茫的雪地里,眼里看到的全是白色。屋顶 ,大树 。整个世界都变得 。
六、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弘扬英雄精神。班主任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假如老师让你上台讲述一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你最想讲述的是是谁?他的哪段经历最让你感动?想一想,写下来。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一)
略。
1.A 2.B 3.A 4.B
三、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
2.乡村四月农人农事繁忙
四、略。
五、示例:1.苍翠欲滴 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2.披上白色的大棉被 穿上洁白的白婚纱 银装素裹,一片洁白
六.略。
第 1 页 共 3 页语文园地
课后作业(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读下面的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①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②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1.选一选。
(1)读这两个语段,我能猜到它们分别描写的是什么著名建筑物。
句①:_____ 句②:_____
A.泰姬陵 B.金字塔
(2)这两个语段都着重描写了景物的( )
A.形状 B.颜色
(3)这两个语段都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反复
2.语段①描写了 ,语段②描写了 。
【能力提升】
古诗文阅读。
1.读下面小古文,回答问题。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1)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哪些语句描写了景物的动态美?画上“ ”。
2.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 http: / / www. / link url=mtiyOqzEEW2fTZ-S-aMMQc3PyvCxB8jjWhEZkCI1IxpdKpfqH9Fzg8taf4eK7LnzYUnPwopRx61fdmJ02yzD6qwImHWsTb9XNDf0UmnHOwjbQLRr7vtsllvXT3XnyGY7r43GXqBiWVVQJ4KIK_AakPwM_vLycrUwVkSWhQ44bmCQG9kl5HnP5ChxQG5oZDySPiMkikjYOQsOEdzuKEo16f5oeEMu_h1MDEPPGtfDHN7" \t "https: / / www. / _blank )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三、学习例句中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下面情景。
例: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傍晚的健身广场 电影院散场
【综合运用】
四、习作乐园。
请借鉴本单元抓住景物特征,把人物的活动同事物和当地的风情结合起来的方法,写一个美丽的地方。
要求:1.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安排写作顺序;
2.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1.(1)B A (2)B (3)B
2.夕阳下的金字塔 泰姬陵的一大片白色大理石
二、1.(1)农家 竹篱 茅屋 杨柳 桃李 飞燕 河水
(2)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2.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桑阴学种瓜
三、略。
四、略。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在上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在语文学习中积累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交流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法和特点。体会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刻画描写的方法。积累古诗《乡村四月》。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交流分享动、静态描写呈现的效果,并仿照例子描写情境。感知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朗读成诵古诗《乡村四月》,体会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色和劳动人民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
1.回顾第七单元课文内容,强调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运用。
2.思考交流,赏析文章中的动、静之美。
(1)动态描写(动感、活力):
对运动状态下描写对象的描写。
(2)静态描写(沉静之感):
对静止状态下描写对象的细致描写(样子、颜色。位置、细节)。
3.朗读《威尼斯的小艇》节选,体会威尼斯的动、静之美。
动静相衬:威尼斯整个城市的动和静都是由小艇的动和静来呈现的。
半夜戏院散场(动态)——深夜船泊静寂(静态)
4.阅读《牧场之国》节选,找出句子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并体会作用。
5.思考:怎样才能把景物写美呢?
(1)抓住景物的动、静态。
(2)把人物放入景物中。
(3)景中可以暗含人的活动。
第二板块 【词句段运用】
1.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动态描写,写出威尼斯小艇的行驶速度之快。)
(2)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静态描写,写出了荷兰牧场恢复宁静的情景。)
2.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放学后的校园
(2)群鸟飞过湖面
(3)火车进站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写法: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相衬。
3.展示“群鸟飞过湖面”示例,任意组合其中的要素。
(1)事物:群鸟、天空、湖水
(2)动态:群鸟飞、湖水泛起波澜、摆动翅膀、风的流动、云朵飘动……
(3)静态:湛蓝的天空、远处的群山……
(4)视角:从远到近
(5)手法:排比、比喻……
4.范例呈现。
5.朗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及选段的表达特点。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描写的是金色夕阳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2)“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深入主题进行刻画。
强调内心感受,突出景物的特点:
《金字塔》的视觉效果是金色的,作者的感受:金字塔似乎是用纯金铸成的。
泰姬陵的视觉效果是一切都是纯白的,作者的感受:被纯白的光辉所包围。
第三板块 【日积月累】
1.朗读《乡村四月》,注意:
(1)疏通字词,把握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诗句赏析,想象画面。
(4)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2.自主阅读,借助注释、插图,理解故事大意。
3.标注出不明白的地方,并提出讨论。
4.走近作者:翁卷
5.诗句探析:
(1)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诗人以 的手法描写了江南农村
(季节)的景象。
(3)写景的诗句是
(4)写人的诗句是
6.出示关于初夏风景的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象画面。
7.理解、赏析诗句。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释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赏析:前两句着重写景,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释义:四月到了,乡村里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后两句写人,重点描写了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3.朗读背诵,体悟情感。
第 1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学案
语文园地七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学习目标
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交流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法和特点。体会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刻画描写的方法。积累古诗《乡村四月》。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交流分享动、静态描写呈现的效果,并仿照例子描写情境。感知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难点】
朗读成诵古诗《乡村四月》,体会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色和劳动人民的活动。
【交流平台】
1.用横线画出句子中的动态描写,用波浪线画出静态描写。并说一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2.怎样才能把景物写美呢?
【词句段运用】
1.选择任意一个场景,写出它的动态美与静态美。
(1)放学后的校园
(2)群鸟飞过湖面
(3)火车进站
2.我是小小讲解员。
如果有外地参观团来学校参观,你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下学校最有特色的地方。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
(1)我准备介绍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讲解之前,我要进行的准备工作有________:(多选)
A.确定好讲解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查阅、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
B.抽个时间,到实地仔细看看。
C.将资料整理成一篇讲解稿,还可以自己试着讲一讲。
D.如果自己认为对确定好的主题已经很熟悉了,就可以不需要做什么准备了。
(3)请把你要讲的内容做成小展板,画出参观路线,并附上注解。
参观路线:
注解:
【 日积月累】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 ,子规声里 。
乡村 闲人少,才了 又 。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
;写人的诗句是 ,
。
3.诗人以 的手法描写了江南农村
(季节)的景象。
【参考答案】
【 交流平台】
1.动态描写: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静态描写: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作用: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描绘了一幅动物、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2.(1)抓住景物的动、静态。(2)把人物放入景物中。
(3)景中可以暗含人的活动。
【 词句段运用】
1.示例:“叮铃铃……”放学铃声一响起,学生们就三五成群地从教室涌出。一群穿运动服的男生勾肩搭背地向操场走去,腋下还抱着个足球,看样子是要痛痛快快地来一场比赛了。没一会儿,校园逐渐被晚霞覆上了一层朦胧柔和的光,远处好像是进了球似的,叫好声隐隐约约地传来,可也听不大清了。只看见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把门轻轻拉上,听到“吧嗒”一声,整个校园慢慢恢复了静寂,等待着清晨的到来。
2.略。
【 日积月累】
1.略。
2.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3.白描 初夏时节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