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8 18: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随堂练习
选择题
1.“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废藩置县 B.提倡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 19世纪后期,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D.发展近代工业
3.19世纪中期,率领四条蒸汽船惊醒日本“太平梦”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4.经由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度,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犯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树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例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5.日本名人久坂玄瑞评价倒幕运动时这样说道:“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材料中的“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A.西南强藩 B.朝廷公卿
C.中下级武士 D.新兴地主
6. 请找出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都是对农民的掠夺 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7.1872年,明治政府内阁提出:“欧洲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移开明之风于我国,将使我国迅速进步……”表明当时日本(  )
A.决心全面学习西方 B.策划推翻幕府统治
C.准备对外开港通商 D.发动殖民掠夺战争
8.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特殊之处是(  )
A.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C.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9.1873年9月,遣外使团成员陆续回国,通过十月政变,改组了明治政府,使团主要成员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更牢牢掌握政府实权,使大批锐意改革的人才进入政府担任要职,基本形成了推行改革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日本今后发展的大方向。这表明日本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持改革的人士掌握了实权
B.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C.日本封建顽固势力相对弱小
D.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10、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 ( )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11.20世纪初,日本人吃西餐,听西洋音乐,随处可见穿西服的男子。这样的场景最早与下列哪项除旧布新的措施有直接关系?(  )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实行征兵制 D.殖产兴业
12.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彻底废除了天皇制
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改革很彻底
D.开始于1867年的倒幕运动
13、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14、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教育事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5、.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时说:“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材料所强调的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兼收并蓄 B.闭关锁国 C.漫无目标 D.彻底全面 
16、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这样,日本在较短时间内思想了近代化。这些表明日本( )
A.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
B.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近代化
C.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
D.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倒幕派决定向鸟羽、伏见方面派出军队,以阻止幕军的进击。庆应四年(1868年),也即是明治元年,两军在鸟羽、伏见两地街道上发生战事。萨摩、长州联军取得了优势。朝臣们的不安消失了,天皇也不必逃难了。这一战奠定了大局,总算渡过了危机。
——林怀秋等《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和蒸汽机数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选择的发展道路。分析这一选择对日本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10年成功转型。
材料二 幕府的封建统治、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日本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组成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终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侵略、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1)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天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3)推动这两次改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从改革的目的上看,两国改革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答案
1-5CADCC 6-10CACAA 11-16BBADAA
17、(1)武装倒幕的成功(或幕府统治被推翻,确立了明治天皇的统治)。
(2)快速增长。
明治维新,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同时也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1)1861年改革(或农奴制改革)。
(2)“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危机,建立近代化强国。
(4)成为两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有利于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两国的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