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0
圆锥的体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圆锥的体积
说课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0
教学重难点
《圆锥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装沙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公式推导。
教材分析
0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三种立体图形以及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转化思想”和“类推能力”。在展开研究中,学生分组操作,通过量一量、倒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
学情分析
0
教学目标
0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0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全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
动手操作法
设疑激趣法
0
学法指导
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0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学.学.导.练”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学习
(三)教师讲导
(四)精练强化
教学过程
一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1.填一填
(1)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有( )
(2)长方体的体积=( )
正方体的体积=( )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
(3)圆柱的体积=(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相关的知识,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教学新知作了巧秒的铺垫。】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这堆沙子是什么形状的?
想一想:怎么才能知道这堆沙子的体积?
现在给出一些数,你的办法还合适吗?
5m
2m
思考: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都可以用公式计算,圆锥也可以吗?
2.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出求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1、合理猜想,指引方向
思考:选择哪种立体图形研究圆锥的体积更合适?
引导学生用实验法来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认真观察,它们之间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
(出示圆柱、圆锥的教具)
2.教师指导,探索实验
实验一 用空圆锥装满沙向等底等高的空圆柱中倒沙子,可以倒几次?记录结果
实验二 用空圆锥向不等底或者是不等高的空圆柱中倒沙子。可以倒几次?记录结果。
(3)老师用标准教具装沙土再演示一次,加以验证。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正好倒满
3个圆锥的体积=1个圆柱体积
3次
3.小组活动,验证猜想。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圆锥的体积= ×
底面积×高
=
Ⅴ圆锥= V圆柱= Sh
V圆柱=3Ⅴ圆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4.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渗透转化的思想。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感知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第三环节:教师讲导
知道底面积和高就可以求出体积,但在实际中,底面积测量不出来时,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①、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r和高h,如何求体积V?
②、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d和高h,如何求体积V?
③、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C和高h,如何求体积V?
1.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设计意图:避免学生死记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将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及面积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第三环节:教师讲导
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近似于一个圆锥(如下图)。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t,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
2、公式的展示和提升
4m
1.5m
想一想要求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直径化成半径
【设计意图:教师讲导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的学与教师教相统一,教师的讲解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三环节:教师讲导
1.判断对错。
(1)圆柱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
(2)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三分之一。 ( )
(3)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
也是长方形。 ( )
第四环节:精练强化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1.2米
4米
第四环节:精练强化
2.解决实际问题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2,高是2.5m。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铺成的公路路面的体积等于圆锥形沙堆的体积。
圆锥体变成长方体,形状变了,前后体积没变。
第四环节:精练强化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参与全课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学生谈完后,我将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补充。
1、必做题:课本第35页第7题
第36页第8题
2、选做题: 在课外选一个实物圆锥体,自己测量,算出它的体积。
【设计意图:必做题是一些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主要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选做题主要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布置作业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圆锥的体积= ×
底面积×高
=
Ⅴ圆锥= V圆柱= Sh
V圆柱=3Ⅴ圆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