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节训练
(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②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①和④
2、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 )
A.在S的上方
B.在S的下方
C.与S重合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
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
5、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 u 和像距 v 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焦距为 20cm
B . 物距为 5cm 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 . 物距为 15cm 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 . 物距由 15cm 增大到 30cm 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6、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下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 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7、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A.小于20cm B.大于20cm小于40cm
C.等于40cm D.大于40cm
8、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9、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10、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若有一支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以速度ν在燃烧,则蜡烛所成像的缩短速度是( )
A.大于ν B.等于ν C.小于ν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__ (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
2、如图所示,小伟同学参观展览会时,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购员在介绍商品,小伟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购,可望而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购员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倒立的像而已.这个玻璃屏风是 ________ 镜,这个虚拟导购是通过屏风所成的 ________ (填 “ 虚 ” 或 “ 实 ” )像,电视机屏幕到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 .
3、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甲,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图乙的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5、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_____;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_____,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____的范围了.
6、在用电饭锅蒸包子时,透过玻璃罩可以看到包子较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是包子的一个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玻璃罩起到了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作用。
7、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通过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焦点是成 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成 像的分界点.
9、教室的投影仪镜头是一个_______镜,它能在屏幕上成____立的___像,如果投影仪安装的位置离屏幕较近,成像较_____.
10、在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梦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此时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___(填“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或“不成像”)。
三、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所在位置就是凸透镜的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不需要估读)。
(2)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会聚光线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另有两个焦距分别为5cm和10cm的凸透镜,那么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一些。
(3)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清晰的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接着,为了探究投影仪成像的原理,移动蜡烛至正确位置后,要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使它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cm。这时,如果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需将光屏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不动”),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 移动(选填“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采取的办法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 (填“实”或“虚”)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B
【解析】本题要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去判断圆柱体PQ所成的像的形状.
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圆柱体的左边在2f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圆柱体的右边在2f以内,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且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的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得到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用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20cm。
8、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C正确;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故D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B、当物体在甲区域内时,u>2f,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缩小的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A正确,B错误;
C、当物体在乙区域内时,2f>u>f,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C错误;
D、当物体在丙区域内时,u<f,在凸透镜的同一侧会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故D错误。
10、答案:C
二、填空题
1、答案: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或幻灯机
2、答案:凸透 实 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详解】
( 1 )由题可知,虚拟导购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倒立的像,所以玻璃屏风是凸透镜,因为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
( 2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电视机屏幕到玻璃屏风的距离大于此凸透镜的一倍焦距而小于其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3、答案:远离商标的方向;照相机。
4、答案:主光轴;15.0;靠近
5、答案:2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一倍焦距
6、答案:虚、放大
7、答案:大于;增大
8、答案:虚像与实像 放大像与缩小像
9、答案:凸透 倒 实 小
10、答案:放大的像
三、实验探究
1、答案:(1)焦点,15 (2)5 (3)缩小,倒立,张相机
(4)远离,20,靠近凸透镜 (5)向上,向上移动光屏(或其他)
2、答案:(1)缩小;(2)如上图;(3)远视;(4)80;(5)不能;虚;从凸透镜右侧透过透镜观察;(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