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阅读练习试题
一、知识梳理
1.《从军行》 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这首首诗表现了战士们 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写送别时环境的诗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直接描写送别场面的诗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是宋朝诗人陆游写的一首诗, 这首 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 《军神》 一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 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3.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文记叙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感情,超人的胸怀。
4. 《清贫》本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于1935 年在狱中写下的。 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 叙述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 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 高尚的革命情操。
现代文
二、课内阅读
(一)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1.选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 ”部分属于_______描写,这部分是一位________的心声;画“﹏﹏﹏”部分属于_______描写,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的心声。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就是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中,从______、______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军神(片段)
A.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B.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A句运用 描写和 描写,表现出沃克医生 。
B句运用 描写。刘伯承忍受剧痛却 ,这和他 、 、 等表现形成对比。联系下文对话,此时刘伯承可能会想:
4.阅读文段,完成批注。
5.手术中,医生一反常态的___________与刘伯承的___________形成了医患间的罕见反差。回忆全文,谈一谈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不少于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从伟人对刘伯承的评价,可以看出刘伯承作为军事家的地位。
认真书写,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漂亮。段落要分明。
毛泽东:“刘伯承是一条龙,能够带红军过乌江。”
朱德元帅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三)清贫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这里指国民党方面)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心希望在我身上能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子、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摆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士兵坚决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另一个士兵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新将我的衣角裤裆仔细地检查,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了!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躲藏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依旧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最后两人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同声命令说:“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夏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选自《可爱的中国》)
7.“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新将我的衣角裤裆仔细地检查,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句中“新的发现”指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
A.财物 B.武器 C.文件 D.药品
8.方志敏认为,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靠的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
A.精良的武器 B.先进的战术 C.杰出的人才 D.清贫的作风
9.“我”为什么要把去年夏天穿过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称为“传世宝”?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我”的最珍贵的物品,有传世价值。
B.“我”家境贫苦,想把这些留给自己的孩子。
C.“我”甘于清贫,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
D.那些物品我用得最习惯,值得保留下来。
10.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结构上的关系的正确一项是( )
A.首尾呼应 B.回环反复 C.层层递进 D.承上启下
11.文章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国民党兵士搜“我”身时的言行,有读者觉得没有必要,可以略写。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的方志敏,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浦城县就是方志敏率领红十军解放的。为了纪念他,我们浦城还有一个广场命名为“方志敏广场”呢。此时,你最想对方志敏说什么呢?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你对方志敏的了解来说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抗日英雄杨靖宇(节选)
①鬼子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起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浸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嚎叫着蜂拥而上。这时杨靖宇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②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一个抗联战士为何如此英勇顽强,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肠胃,鬼子军官惊呆了:在这个只身与数千名日本兵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
13.选文第①段主要写杨靖宇________(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杨靖宇牺牲前的________描写,表现出他对革命________的信心。像这样的抗日英雄有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
15.敌人把杨靖宇的遗体解剖后,鬼子军官惊呆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
16.你从杨靖宇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邮政于2015年6月13日发行了我国首枚父亲节邮票——《感恩父亲》特种邮票,一套一枚,面值1.20元。邮票规格为正方形,采用胶印加局部全息烫印工艺制作。
该套邮票是中国邮政继2013年《感恩母亲》特种邮票之后,再次使用刮擦工艺发行的一套邮票。刮开邮票上的覆盖层,可显示出感恩父亲的祝福语。祝福语共四条,分别为“爸爸,我爱您”“父爱如山”“祝爸爸平安幸福”“爸爸,您辛苦了”。每枚邮票印制一条祝福语。
17.《感恩父亲》是中国邮政在____年____月____日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每枚邮票的面值是_____元。
18.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该邮票的主题图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续写句子。
父爱是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父爱是一座山,____________;父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变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轻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20.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1.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
22.马市长责怪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这句话有两重含义,请写下来。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
24.文中马市长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
25.文章通过对“女儿”和“马市长”一段简单的对话的描写,表现了马市长______的特点。
诗歌
四、课内阅读
(一)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把古诗补充完整
27.读着最后两句,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释义)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8.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所作,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
29.写出诗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闻:____________
官军: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
30.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诗中原句回答)
31.最后两句诗中连用了四个地名,请你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2.判断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师”是指宋朝朝廷的军队。( )
(2)这首诗是诗人48岁时写的一首爱国诗。( )
(3)“五千仞”是形容山之高,“三万里”是形容河之长。( )
(4)诗题朗读时是这样划分停顿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33.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岳”指____。
3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代)爱国诗人____。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示了____,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盼望____。
35.表达诗人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盼望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一)别董大①
[唐]高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因在共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呈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曛,指日光昏暗。④谁人:哪个人。⑤君:你,这里指董大。
36.“千里”描写的境界_______,着力渲染_______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37.本诗前两句形象地写出北方冬日黄云_______,风吹_______,大雪_______之景,给人一种壮阔、悲凉的感觉。
38.诗的后两句表达了_______,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39.朗读这首诗,语气上该有的变化是( )
A.由低沉到高昂。
B.由轻快到高昂。
C.由高昂到低沉。
40.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
(二)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1.“欲饮琵琶”中的“欲”的意思是( ),“夜光杯”这里指( )。
42.“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的意思是:_____
4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内容是 ( )
这首描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斗场面 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 优美的大漠风景
44.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情?(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将赴战场,开怀痛饮。
45.古时描写战争的诗句很多,下列诗句不属于此类题材的是( )
A.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青山处处埋忠骨
2.心理 父亲 语言 国家领导人 踌躇
3.转向(窗外) 指指(写字台) 毛主席内心对爱子的思念和艰难的抉择
4.动作 语言(神态) 内心紧张、担心、震撼,不再从容镇定等。
动作 一声不吭 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被抓破 心理活动 我可以忍受得住,我一定能战胜它!一刀,两刀,三刀……
5.紧张 从容镇定 (1)沃克医生发现刘伯承伤势很重,可是他不但不慌张,甚至还非常镇定。
(2)手术中,没有使用麻醉剂的刘伯承却一声不吭。
6.毛泽东:“刘伯承是一条龙,能够带红军过乌江。”
朱德元帅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7.A
8.D
9.C
10.A
11.不认同。因为正是通过大量篇幅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刻画出国民党士兵贪婪无耻,将他们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同时,与方志敏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方志敏甘于清贫,忠于革命的品质。
12.你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乐观坚强的品德令人敬佩,我要向您学习!
13.壮烈牺牲
14.语言 必胜 王二小 刘胡兰
15.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草、树皮和棉絮。
16.不惧艰险、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为祖国勇于牺牲的高尚品质。
17.2015 6 13 1.2
18.父亲把孩子扛在肩膀上,两人脸上都有幸福的笑容,左上方有一个“心”形气球的图案。
19.为我撑起一片天空 一盏灯
为我照亮前进的道路
20.试探父亲是否同意自己到农村搞乡镇企业
21.值得表扬 绝对不行
22.女儿要到农村去搞乡镇企业 埋怨女儿通过这种手段欺骗他,让他支持女儿去农村
23.语言描写
24.善变
25.表里不一
26.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7.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28.杜甫
29.听说 唐朝军队 妻子和孩子
30.剑外忽传收蓟北
31.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所闻喜讯后的喜悦,以及渴望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32.√ × √ ×
33.黄河 华山
34.宋代 陆游 祖国的山河雄伟壮丽 王师北伐收复失地
3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6.壮阔 凄寒悲苦
37.覆盖千里 雁飞 纷飞
38.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
39.A
40.这首诗后两句重在激励友人,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表达离别伤感之情。
41.将要 极精致的酒杯
42.自古以来踏上战场又有几个人能够生还呢?
43.A
44.B
45.C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