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信息技术一轮专题01:信息及其特征
一、单选题
1.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是指信息的可处理性,对。选项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指信息的共享性,对。选项C:信息是可以传递的是指信息的传递性,对。选项D:信息的依附性是指信息不能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本项错。
本题正确选项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答案】B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现代社会中,人们把信息、物质、能量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故答案选B。
【分析】熟知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3.“老黄历看不得”反映了信息的( )
A.真伪性 B.共享性 C.传递性 D.时效性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老黄历看不得”指过时 的事物,或老经验、旧办法,不再有效用。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仅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决策具有价值的属性。信息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决策的客观效果。由此可知答案选D。
【点评】信息主要具有普遍性、不完全性、时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此外,还有无限性、传递性、转化性、价值性、可压缩性等特征
4.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所表示的内容都可称为:( )
A.表象 B.文章 C.消息 D.信息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也叫消息,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所表示的内容。故本题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定义。
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
A.声音 B.文字 C.载体 D.图像
【答案】C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就是消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语言)、手势、动画、视频等。选项A、B、D为其外在表现形式。而选项C载体是承载信息的媒体,包括书籍、报刊、影视等。
本题正确选项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定义及其外在表现形式。信息就是消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语言)、手势、动画、视频等。
6.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计算机 B.VCD光盘
C.报纸 D.CCTV—1播出的新闻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选项A、B、C都不属于信息,而选项D中CCTV—1播出的新闻属于。故答案选D。
【点评】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7.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的阅读,这说明信息具有( )
A.共享性 B.传递性 C.变换性 D.时效性
【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共享性:是指信息能被多人使用且信息不会受到损失。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的阅读正是说明了信息的共享性。
选项B:传递性:是指信息能通过载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出去被他人所知。
选项C:变换性是信息的可处理性的一种表现。
选项D:时效性是指信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失去价值。
本题正确选项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8.据统计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2008北京奥运直播的人数超过40亿人次,这个事例说明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B.信息可以转换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据统计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2008北京奥运直播的人数超过40亿人次,这个事例说明信息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即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选项A是信息的依附性,不附合题义;选项B是信息格式的转换,不合题义;选项C是信息的可传播性,不合题义。
本题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之一:信息的依附性。
9.(2017·浙江模拟)三国赤壁之战时黄盖献上诈降书,骗得曹操信任后防火烧船,这实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A.时效性 B.真伪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答案】B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三国赤壁之战时黄盖献上诈降书,骗得曹操信任后防火烧船,黄盖传递的信息是假的,说明信息是有真假性的,所以这实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基本特征,考查学生对事件的分析能力。
10.“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这体现了什么?( )
A.信息的依附性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的依附性是指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单独存在。选项B: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选项C:信息的价值性是指信息能给人们带来利益。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能被多个人使用且不产生损耗。交换思想产生新思想即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也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性。
本题正确选项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11.小丽在一个不知名的团购网站上看到某KTV推出1元K歌活动。下列行为中最不恰当的是( )
A.价格实在太便宜,立刻付款参加团购
B.先查看这家团购网站的信誉,再决定是否购买
C.与这家KTV联系,确认有此活动后再购买
D.先查看购买过的人对此活动的评价,再决定是否购妥
【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为非知名网站,存在欺诈的可能应调查后再决定是否团购。选项B:调查后才决定是否购买,对。选项C:实际调查后才决定是否购买,对。选项D:查看评价也是了解信息真伪的途径,对。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真伪性及怎样分辨真伪。懂得分辨信息的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12.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D.同一条信息对所有人都有价值。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反映的是信息的依附性,本项对。选项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反映的是信息的传递性,本项对。选项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是信息传递性中的媒体多样性,本项对。选项D:信息具有价值的相对性,即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本项违反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错。
本题正确选项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1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和可传递性两个特征,在本题的选项中没有传递性,因此选A。
【分析】信息的不同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体现,同时一个事务也体现了信息的多个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需结全实际来理解信息的特征。
14.上海中心气象台2005年9月11日凌晨发布第15号台风“卡努”警报,并要求数万在一线户外作业及居住在危棚简屋的人员立即撤离转移,从而避免大量的人员、财物损失。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 )
A.时效性、价值性 B.可存储、可转换
C.独立性、广泛性 D.增值性、共享性
【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台风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天气预报具有时时效性,而有关人员撤离转移避免财物损失又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故本题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
15.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C.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D.信息有多种不同的表示形式
【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主要是指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声音、文字、图像等),而程序是处理信息的方法。本项错。选项B:我们对每一件事情的决定取决于得到的信息的多少和价值,从而信息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本项对。选项C:信息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载体,这是信息的依附性。本项对。选项D:对同一信息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像、声音来描述,所以信息有多种不同的表示形式。本项对。
本题正确选项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定义和信息的特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16.(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 )。
A.传递和共享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隐蔽性
【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名言体现了苹果和思想的传递和共享,故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性和共享性。
【分析】此题考查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传递性和共享性。
17.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可以交流,就被多个知道并传播,体现了信息的可传递性和共享性,选项中没有传递性因此选择共享性,即答案D。
【分析】本题是考查信息的特征的试题,从实例出发来考查对信息特征的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18.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 )是不正确的。
A.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B.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C.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D.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对信息的特征定义有: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等。选项A是从信息的定义;选项B体现信息的传递性;选项C体现信息的共享性;因此都是正确的;选项D中说信息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违反了信息的价值性,因此是错的。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是考查信息的特征及各特征在实际中的体现,应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来学习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
依附性:所在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信息是有价值的,但信息的价值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19.(2017高二下·台州月考)下列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是信息的表达方式
B.学校文学社组织征文活动,制作了文字倡议书和图片海报体现了信息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性等特征
C.某同学在利用手机支付宝进行付款时增加了指纹验证,有效提高了信息安全
D.虚拟现实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是对信息的加工再处理,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性,本项错。选项B:用文字、图片表现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同学们制作海报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性,本项对。选项C:某同学在利用手机支付宝进行付款时增加了指纹验证,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有效提高了信息安全,本项对。选项D:虚拟现实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本项对。本题正确选项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方面的知识。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二、填空题
20.信息的 使得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信息还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说明信息具有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说明信息的 ;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这是信息的 。
A.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B. 价值相对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E. 真伪性
【答案】A;B;C;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使得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信息还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说明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说明信息的时效性;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这是信息的共享性。
【分析】被考查的是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2)价值性(3)时效性(4)共享性(5)普遍性
1 / 1备考2019年高考信息技术一轮专题01:信息及其特征
一、单选题
1.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3.“老黄历看不得”反映了信息的( )
A.真伪性 B.共享性 C.传递性 D.时效性
4.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所表示的内容都可称为:( )
A.表象 B.文章 C.消息 D.信息
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
A.声音 B.文字 C.载体 D.图像
6.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计算机 B.VCD光盘
C.报纸 D.CCTV—1播出的新闻
7.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的阅读,这说明信息具有( )
A.共享性 B.传递性 C.变换性 D.时效性
8.据统计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2008北京奥运直播的人数超过40亿人次,这个事例说明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B.信息可以转换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9.(2017·浙江模拟)三国赤壁之战时黄盖献上诈降书,骗得曹操信任后防火烧船,这实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A.时效性 B.真伪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10.“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这体现了什么?( )
A.信息的依附性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11.小丽在一个不知名的团购网站上看到某KTV推出1元K歌活动。下列行为中最不恰当的是( )
A.价格实在太便宜,立刻付款参加团购
B.先查看这家团购网站的信誉,再决定是否购买
C.与这家KTV联系,确认有此活动后再购买
D.先查看购买过的人对此活动的评价,再决定是否购妥
12.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D.同一条信息对所有人都有价值。
1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14.上海中心气象台2005年9月11日凌晨发布第15号台风“卡努”警报,并要求数万在一线户外作业及居住在危棚简屋的人员立即撤离转移,从而避免大量的人员、财物损失。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 )
A.时效性、价值性 B.可存储、可转换
C.独立性、广泛性 D.增值性、共享性
15.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C.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D.信息有多种不同的表示形式
16.(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 )。
A.传递和共享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隐蔽性
17.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18.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 )是不正确的。
A.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B.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C.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D.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19.(2017高二下·台州月考)下列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是信息的表达方式
B.学校文学社组织征文活动,制作了文字倡议书和图片海报体现了信息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性等特征
C.某同学在利用手机支付宝进行付款时增加了指纹验证,有效提高了信息安全
D.虚拟现实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填空题
20.信息的 使得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信息还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说明信息具有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说明信息的 ;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这是信息的 。
A.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B. 价值相对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E. 真伪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是指信息的可处理性,对。选项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指信息的共享性,对。选项C:信息是可以传递的是指信息的传递性,对。选项D:信息的依附性是指信息不能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本项错。
本题正确选项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答案】B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现代社会中,人们把信息、物质、能量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故答案选B。
【分析】熟知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3.【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老黄历看不得”指过时 的事物,或老经验、旧办法,不再有效用。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仅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决策具有价值的属性。信息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决策的客观效果。由此可知答案选D。
【点评】信息主要具有普遍性、不完全性、时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此外,还有无限性、传递性、转化性、价值性、可压缩性等特征
4.【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也叫消息,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所表示的内容。故本题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定义。
5.【答案】C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就是消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语言)、手势、动画、视频等。选项A、B、D为其外在表现形式。而选项C载体是承载信息的媒体,包括书籍、报刊、影视等。
本题正确选项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定义及其外在表现形式。信息就是消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语言)、手势、动画、视频等。
6.【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选项A、B、C都不属于信息,而选项D中CCTV—1播出的新闻属于。故答案选D。
【点评】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7.【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共享性:是指信息能被多人使用且信息不会受到损失。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的阅读正是说明了信息的共享性。
选项B:传递性:是指信息能通过载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出去被他人所知。
选项C:变换性是信息的可处理性的一种表现。
选项D:时效性是指信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失去价值。
本题正确选项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8.【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据统计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2008北京奥运直播的人数超过40亿人次,这个事例说明信息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即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选项A是信息的依附性,不附合题义;选项B是信息格式的转换,不合题义;选项C是信息的可传播性,不合题义。
本题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之一:信息的依附性。
9.【答案】B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三国赤壁之战时黄盖献上诈降书,骗得曹操信任后防火烧船,黄盖传递的信息是假的,说明信息是有真假性的,所以这实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基本特征,考查学生对事件的分析能力。
10.【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的依附性是指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单独存在。选项B: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选项C:信息的价值性是指信息能给人们带来利益。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能被多个人使用且不产生损耗。交换思想产生新思想即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也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性。
本题正确选项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11.【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为非知名网站,存在欺诈的可能应调查后再决定是否团购。选项B:调查后才决定是否购买,对。选项C:实际调查后才决定是否购买,对。选项D:查看评价也是了解信息真伪的途径,对。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真伪性及怎样分辨真伪。懂得分辨信息的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12.【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反映的是信息的依附性,本项对。选项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反映的是信息的传递性,本项对。选项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是信息传递性中的媒体多样性,本项对。选项D:信息具有价值的相对性,即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本项违反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错。
本题正确选项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13.【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和可传递性两个特征,在本题的选项中没有传递性,因此选A。
【分析】信息的不同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体现,同时一个事务也体现了信息的多个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需结全实际来理解信息的特征。
14.【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台风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天气预报具有时时效性,而有关人员撤离转移避免财物损失又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故本题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
15.【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主要是指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声音、文字、图像等),而程序是处理信息的方法。本项错。选项B:我们对每一件事情的决定取决于得到的信息的多少和价值,从而信息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本项对。选项C:信息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载体,这是信息的依附性。本项对。选项D:对同一信息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像、声音来描述,所以信息有多种不同的表示形式。本项对。
本题正确选项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定义和信息的特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16.【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名言体现了苹果和思想的传递和共享,故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性和共享性。
【分析】此题考查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传递性和共享性。
17.【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可以交流,就被多个知道并传播,体现了信息的可传递性和共享性,选项中没有传递性因此选择共享性,即答案D。
【分析】本题是考查信息的特征的试题,从实例出发来考查对信息特征的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18.【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对信息的特征定义有: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等。选项A是从信息的定义;选项B体现信息的传递性;选项C体现信息的共享性;因此都是正确的;选项D中说信息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违反了信息的价值性,因此是错的。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是考查信息的特征及各特征在实际中的体现,应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来学习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
依附性:所在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信息是有价值的,但信息的价值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19.【答案】A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是对信息的加工再处理,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性,本项错。选项B:用文字、图片表现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同学们制作海报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性,本项对。选项C:某同学在利用手机支付宝进行付款时增加了指纹验证,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有效提高了信息安全,本项对。选项D:虚拟现实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本项对。本题正确选项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方面的知识。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0.【答案】A;B;C;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使得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信息还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说明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说明信息的时效性;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这是信息的共享性。
【分析】被考查的是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2)价值性(3)时效性(4)共享性(5)普遍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