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 大道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 大道理(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8 22: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5分钟)
1、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快乐读书吧》。
2、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读了很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你们还记得吗?全班一起来说一说吧!
3、回顾这四篇寓言故事,你发现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了吗?引出主题并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4、看到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样子,相信你最近肯定读了不少寓言,谁来说一说令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
5、从你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寓言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刚才你们说到的寓言都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寓言故事大多来自于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老师也带来了一则寓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故事吧!
二、阅读寓言,掌握方法(10分钟)
1、自由读《叶公好龙》,思考:故事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书上做好阅读记录。
2、学生汇报,教师适当评价。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遇到过像叶公这样的人或事?和同桌一起交流讨论吧!
4、生生交流,并总结阅读寓言故事的小妙招,教师适当张贴板书。
5、出示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妙招1: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妙招2: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学会了这两个小妙招,相信你可以读得更多。
三、对比故事,激趣拓读(20分钟)
1、教师出示《熊和狐狸》与《狐狸和乌鸦》两篇寓言,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小组阅读记录卡。
2、小组成员代表汇报,其他组做补充。
3、生生互评,交流值得学习的地方。
4、由两篇寓言故事放大到两本书的介绍,从观察目录中,发现有很多小动物,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小动物,说一说它在寓言故事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5、为了学生在月末的寓言故事交流课中,更好的推荐寓言故事,教师出示腰封,请学生自己动手为自己正在阅读的寓言故事书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腰封。
四、课堂小结,开启阅读之旅(5分钟)
1、同学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爷爷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怎样打开这个魔法袋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吧!
2、课下,带着读寓言故事的魔法,去探索更多的寓言奥秘吧!希望在我们月末的寓言故事交流课中,你会有突出的表现。
【作业布置】
(1)自主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或其他寓言,并制作书籍腰封。
(2)制作并完成阅读记录卡。
【板书设计】
小故事 大道理
读懂故事 理解寓意 联系生活
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 大道理
设计理念:“快乐读书吧”的设立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课标”指出:中小学学生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快乐读书吧”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读书的习惯,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在本次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细化阅读策略,以寓言例文,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从推荐的课外读物中选择两篇寓言故事,对比阅读,落实阅读方法,从一则寓言引入整本书的推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循序渐进地提升阅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架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起始状态
三年级的学生普遍在阅读方面比较薄弱。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寓言内涵,通过提炼经验、迁移方法、实例运用逐层深入。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对比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通过做阅读记录卡,腰封的设计,读书分享会等形式贯穿整个学期学年,甚至更久。
发展需求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让他们打开书本小窗,开阔视野,阅读积累,积淀语文素养。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同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健康地成长。
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次“快乐读书吧”以“小故事 大道理”为主题,提示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寓言故事,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是与非,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内容及特点
本册“快乐读书吧”以“小故事 大道理”为主题,学习读寓言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寓言故事,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是与非,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主阅读寓言故事,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例文《叶公好龙》,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
2.对比阅读,使学生产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叶公好龙》中,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并尝试做腰封和阅读记录卡。
具体内容:制作阅读记录卡,设计腰封,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确定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实际情况。
具体内容: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自主阅读寓言故事。
确定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单元训练重点。




引导法
自主学习法
同伴互助法
教学相长



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阅读寓言,掌握方法

对比故事,激趣拓读

课堂小结,深化主题
设计意图:
为加强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的有机结合,导入部分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寓言的内容,加之以学生课外阅读寓言的经验,交流小结寓言故事的特点,勾起学生对寓言的已有认知,聚焦寓言的核心,引出本课的主题“小故事,大道理。”
设计意图:
以《叶公好龙》这篇寓言为抓手,帮助学生了解读寓言的方法,带领学生从“故事到道理,由道理到生活”的读寓言的过程,再从书中给出的两个小贴士相联系,总结读寓言的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批注的方法做读书记录。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这一原则,在学生掌握读寓言的方法之上,小组合作巩固汇报,并以有趣的阅读记录卡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初步学习制作阅读记录卡,适时推荐其他国家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根据题目预测内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其他寓言故事的浓厚兴趣。
设计意图:
课堂的结尾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阅读寓言故事新的开始,把“寓言”比作“魔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期达到学生课下阅读寓言故事的目的。
设计意图:
此板书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由学生将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