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
一、选择题(共16题)
1.碳铵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铵受热容易分解:NH4HCO3NH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
D.通过闻气味即可鉴别碳铵与氯化钾
2.“侯氏制碱法”主产品为纯碱,副产品为氯化铵(NH4Cl),氯化铵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为了提高化肥肥效,将草木灰(呈碱性)和硝酸铵同时施用
D.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4.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型不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
B.化石燃料
C.化学肥料
D.六大营养物质
5.我国西部地区农作物增强抗旱、抗寒能力,专家建议最好使用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下面可做磷肥是
A.NH4NO3 B.K2SO4 C.Ca(H2PO4)2 D.KNO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或农产品留有残余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复合肥
7.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2)是一种肥效长的固态肥料,同时也是一种低毒、无残留的农药(CaCN2+3H2O=CaCO3↓+2NH3↑)。下列有关石灰氮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复合肥料
B.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防潮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3
8.小凯家的麦地大片小麦叶色发黄,并且茎杆容易折断,小凯想给麦地施点肥料,那么最好选择下列化肥中的
A.NH4H2PO4 B.NH4NO3 C.KNO3 D.Ca(H2PO4)2
9.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10.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序号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生铁和钢 磷矿粉和碳铵 浓和稀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第一方案 分别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闻气味 闻气味 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第二方案 分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液,在白纸上写字,过一会观察现象 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1.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 B.NH4HCO3 C.KNO3 D.Ca3(PO4)2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H2O反应
B 常温下,分别向盛有等体积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等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装呼出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装空气瓶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呼出气体CO2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C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 该气体是H2
D 往某化肥的样品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 闻到刺激性气味 该化肥为磷肥
A.A B.B C.C D.D
13.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学习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B.甲烷、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C.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
D.溶液、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14.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锌
B.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用水喷淋燃着的酒精以降低着火点
15.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B.纯碱溶液用于除水垢
C.西瓜种植过程施用的NH4H2PO4属于复合肥
D.可以用盐酸清洗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16.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准备施加CO(NH2)2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固体混合物中CO(NH2)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A.15:17 B.10:7 C.5:17 D.17:5
二、综合题(共6题)
17.拥有丰厚绿色生态资源的广元,正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的心灵栖息之地。这些美不胜收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中,蕴藏着无穷的化学奥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广元的特色美食豆瓣鲜鱼、剑阁豆腐干和酸辣鸡丁中都所含的营养素有______(写一种)。
(2)苍溪雪梨是广元特产,它的生长要合理施肥。硫酸钾和氯化铵是常用的化肥,其中______是钾肥,______是氮肥。
(3)广元同时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储量较大的有煤、天然气、砂金、有色金属等,其中煤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景区时应佩戴合格口罩,生产口罩的关键材料熔喷布是一种链状结构高分子材料,具有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口罩贴合鼻梁部位的铝条很柔软,属于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18.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和资源的问题。
(1)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分子中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比依次为_____。(最简整数比)。
(2)将秸秆还田,可作为农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市上_____(填字母)。
A.KNO3 B.CO(NH2)2 C.NH4NO3 D.NH4H2PO4
(3)硝酸铵也是一种化学肥料。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硝酸铵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4)下列对天然秸秆的使用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就地焚烧;②编织装饰物;③沤制化肥;④制备沼气
19.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步骤①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
a.燃烧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无明显变化
(2)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图2是化肥NH4HCO3上的标签,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4)图二化肥的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其化学式为NH4HCO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②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说明标签上的化肥是_________(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计算结果保留0.1%)
③790g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②③两题请写出计算过程)
20.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请写出这种碱的化学式_____。
(3)NH4NO3 是一种重要的氮肥,请标出 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已知NH4NO3和KCl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Cl的质量分数 为_____。
(4)请完成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21.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曾一度唱红大江南北。有段歌词是“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西村纺纱,东滩撒网……”。
①鱼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
②为提升禾苗的品质,使其叶色浓绿,防止倒伏,你应该施加的化肥是_____(填字母)。
A CO(NH2)2 B.KNO3 C.Ca3(PO4)2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口罩、N95口罩、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___。
(3)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小明将塑料矿泉水瓶用完后放入了可回收垃圾箱中。目前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所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5)若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
22.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某研究性小组对K2SO4和Mn3O4的制备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以硫酸工业的尾气SO2制备K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⑴钾肥K2SO4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
B.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
⑵反应釜I中发生的反应包括:①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CaO + SO2==CaSO3③ 2CaSO3+O2==2CaSO4
⑶反应釜III:向反应II 所得(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蒸发浓缩、过滤 、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可制得K2SO4产品。为提高K2SO4产品纯度,过滤时应控制反应液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如图为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A.0℃-10℃ B.20℃-30℃ C.60℃-65℃ D.80℃-90℃
⑷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证明产品K2SO4中不含杂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写出方法、现象)。
(二)实验室以SO2气体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3O4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I】制备MnSO4溶液:在三颈烧瓶中(装置见图) 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先通氮气,再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搅拌反应3小时。停止通SO2,继续反应片刻后过滤得MnSO4溶液。
[资料1]亚硫酸(H2SO3)在Mn2+催化作用下被O2氧化为硫酸,硫酸与MnO2在常温下不易发生反应。
⑸烧杯中石灰乳(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
⑹三颈烧瓶中生成MnSO4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⑺步骤I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及时搅拌反应液、_______(任写1条)。
【步骤II】制备MnSO4 H2O晶体:利用硫酸锰的溶解度在10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急剧降低的原理,采用压力釜升温加压结晶法后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纯净的MnSO4 H2O晶体。
【步骤III】制备Mn3O4固体:准确称取101.4mg MnSO4 H2O,将MnSO4 H2O晶体在空气中高温煅烧,下图是用热重分析仪测定煅烧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资料2] MnSO4在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Mn3O4和三氧化硫,当温度超过1000℃时,Mn3O4又被氧气氧化为Mn2O3或MnO2
⑻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CO2↑+H2O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也为﹣3价,故说法错误;
C、碳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因此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以防降低肥效,故说法正确;
D、碳铵有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钾没有,因此可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碳铵与氯化钾,故说法正确;
故选B.
2.A
【详解】
A、氯化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B、磷肥是指只含磷一种营养元素的,不符合题意;
C、钾肥是指只含钾一种营养元素的,不符合题意;
D、复合肥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人体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此选项正确;
B、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此选项正确;
C、硝酸铵是铵态氮肥,草木灰属于碱性物质,不能将草木灰和硝酸铵同时施用,否则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此选项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液中的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此选项正确。
故选C。
4.B
【详解】
A、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N2)约占78%,氧(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故选项A不符题意;
B、水电不属于化石燃料,属于清洁能源,符合题意;
C、无机肥料(化学肥料)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故选项C不符题意;
D、六大营养物质指的是: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故选项D不符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D、KNO3中含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少数含碳的化合物不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故选项错误;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留有残余,故选项错误;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钾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C。
7.A
【详解】
A、石灰氮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而不是复合肥,故错误;
B、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防潮,因为石灰氮和水能够反应化学反应,故正确;
C、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2)由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D、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碳元素和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3,故正确。
故选A。
8.C
【详解】
A、磷酸二氢铵含N、P两种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含磷一种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
A. 氮肥能使植物枝繁叶茂,叶色浓绿;磷肥使植物根系发达,果实累累,抗旱抗寒;钾肥使植物茎秆粗壮,抗倒伏;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正确;
B. 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氯化钾(KCl)属于钾肥;磷酸氢二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错误;
C.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氨气,嗅到刺激性气味,正确;
D. 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正确。故选B。
10.B
【详解】
A、生铁和钢中都含有铁,在两种方案中的现象是相同的,所以两种方案都不合理,故A错误;
B、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磷矿粉没有,可以鉴别;碳酸氢铵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磷矿粉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两种方案都合理,故B正确;
C、浓和稀都没有气味,方案一不合理;将样品滴在白纸上写字,有字出现的是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稀硫酸,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溶液的pH值都大于7,所以不能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进行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会变红,故方案一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故选D。
12.B
【详解】
A、向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不能得出CO2能与H2O反应的结论,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解在水中,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也会变瘪,A选项结论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分别向盛有等体积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等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装呼出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装空气瓶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则说明呼出气体CO2含量比空气中的多,B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符合题意;
C、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进而说明该可燃性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是氢气,例如甲烷燃烧也能有上述现象,C选项结论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往某化肥的样品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该化肥中含有铵根,属于氮肥,D选项结论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C
【详解】
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是氧化物,正确;
B、无机物指不含碳元素的纯净物以及部分含碳化合物。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常见衍生物的总称。甲烷,酒精都属于有机物,正确;
C、尿素只含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合金是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
故选C。
14.B
【详解】
A、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是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故错误;
B、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正确;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错误;
D、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
A、发酵产生的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焙制的糕点松软,正确;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钙不反应,不能用来除水垢,错误;C、NH4H2PO4中含有P、N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D、铁锈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将铁锈除去,并且不会腐蚀玻璃水槽,正确。故选B。
16.A
【详解】
设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是7m,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m,CO(NH2)2的质量为:7m÷=15m。CO(NH2)2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则CO(NH2)2中氧元素的质量是7m÷=4m,则KH2PO4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12m-4m=8m,KH2PO4的质量为:8m÷ =17m,所以固体混合物中CO(NH2)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15m:17m=15:17;
故选A。
17. 蛋白质 硫酸钾 氯化铵 混合物 热塑性 纯金属
【详解】
(1)动物肌肉和植物的中子(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2)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3)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4)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5)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这种性质成为热塑性。
(6)铝条只含铝一种金属,而且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铝条很柔软,故应该属于纯金属。
18.(1)40:5:36
(2)AD
(3)H2O
(4)②③④
【分析】
(1)
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纤维素分子中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比依次为:(16×5n):(1×10n):(12×6n)=40:5:36;故填:40:5:36;
(2)
A. KNO3含有氮、钾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
B. CO(NH2)2只含有氮元素,不含有其它营养元素,属于氮肥;
C.NH4NO3只含有氮元素,不含有其它营养元素,属于氮肥;
D.NH4H2PO4含有氮元素与磷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AD。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4)
①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不符合“绿色理念”,故A错误;
②用秸秆编织装饰物,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做到废物利用,符合“绿色理念”,故B正确;
③用秸秆沤制化肥,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做到废物利用,符合“绿色理念”,故C正确;
④用秸秆制造沼气,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节约了化石能源,做到废物利用,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小,符合“绿色理念”,故D正确。
故选②③④。
19.(1) 不是 a
(2) N2 C
(3)c
(4) 14:5:12:48 混合物
【解析】
(1)
步骤①为分离液态空气得到各种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填不是;液态空气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氮气会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能够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选a;
(2)
①“”表示氮原子,则“”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化学符号为:N2;
②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占78%,氧气的体积占21%,因此微观上空气中的氮气分子多于氧气分子,因此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3)
根据图2中化肥NH4HCO3的标签可知,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
(4)
①根据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可知,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5:12×1:16×3=14:5:12:48;
②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而图2中的化肥标签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可知,化肥为混合物;
③790g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氮元素质量分数×碳酸氢铵质量=。
20. 分子 NH3 H2O 20%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 是氯化铵溶液;是硝酸铵溶液
【详解】
解:(1)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
(2)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NH3 H2O;故填:NH3 H2O;
(3)在铵根中,氮元素显﹣3价,在硝酸根中,氮元素显+5价,化合价标注在化学式中对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28%=28g,则硝酸铵的质量为:28g÷=80g,含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80g=20g,则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填:;20%;
(4)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硝酸铵与硝酸银溶液不能反应,所以鉴别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则是氯化铵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则是硝酸铵溶液;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是氯化铵溶液; 是硝酸铵溶液
21.(1) 蛋白质 B
(2)吸附
(3)肥皂水
(4)ABCD
(5) Ag Al(NO3)3、Cu(NO3)2或Al(NO3)3、Cu(NO3)2、AgNO3
【解析】
(1)
①鱼是肉类,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
②为提升禾苗的品质使其叶色浓绿,防止倒伏,需要施用含有氮元素与钾元素的化学肥料,即选择硝酸钾,故选:B。
(2)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作用。
(3)
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4)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
故选:ABCD。
(5)
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铝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然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铝完全反应,铜和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铝、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Ag,滤液中溶质的组成:硝酸银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Al(NO3)3、Cu(NO3)2,硝酸银过量时溶质是 Al(NO3)3、Cu(NO3)2、AgNO3。
22. C CaCO3CaO+CO2↑ D CaCO3 取少量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K2SO4中不含杂质。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MnO2+SO2===MnSO4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SO2气体被氧化为硫酸,导致转化率降低。 微热提高温度 MnSO4
【详解】
(1)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故选C;
⑵反应釜I中发生的反应包括:①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3) 80℃-90℃时,氯化铵和硫酸钾的溶解度相差最大,为提高K2SO4产品纯度,过滤时应控制反应液的温度范围为80℃-90℃,故选D。
⑷反应釜II中生成的碳酸钙是反应釜I的反应物,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碳酸钙;产品K2SO4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铵,取少量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K2SO4中不含杂质。
⑸烧杯中石灰乳(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⑹三颈烧瓶中生成MnSO4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⑺步骤I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SO2气体被氧化为硫酸,导致转化率降低。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及时搅拌反应液、微热提高温度。
⑻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MnSO4。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