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共16题)
1.(2011年广东湛江,8题)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氮气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公交出行 B.浪费纸张 C.节约用电 D.道路绿化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
C.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D.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4.今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D.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5.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回收易拉罐等废弃金属材料,节约资源
C.限放鞭炮,保护环境 D.倡导步行、公交出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7.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焦点。下列做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的大量排放 B.造纸厂废水灌溉农田
C.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D.生活垃圾、污水的任意排放
8.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焚烧小麦秸秆 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
9.“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A.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植树造林 D.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10.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时再次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单车出行,健康环保 B.种花种草,美化家园
C.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D.废弃口罩及时焚烧,避免病毒传播
1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 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 这一特点的是
A.工业冶炼铁 Fe2O3+3CO2Fe+3CO2
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aO+H2O═Ca(OH)2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H2O
D.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12.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秸秆回收利用,禁止露天焚烧 B.为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13.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为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4.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属于水资源保护图标的是
A. B. C. 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性质和质量不变
B.农业生产中把漫灌改为喷灌,是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之一
C.在铁制品表面涂铝粉可以防止铁生锈,是因为铝比铁化学性质稳定
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1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二、综合题(共6题)
17.下表是2019年10月10日重庆市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日报
地区 ①高家花园大桥 ②沙坪坝区小龙坎 ③长寿化工工业园 ④渝北区中央公园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
空气质量级别 Ⅲ II Ⅳ I
(1)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_______(填序号)。
(2)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填化学式);该地区容易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是_______。
(3)高家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______。
A汽车尾气的排放 B人的呼出气体
C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 D植物的光合作用
18.化学基础与常识。
(1)第32届东京奥运会组委会计划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银、铜来制作奖牌。选用金、银、铜为奖牌的主要原料,与下列性质无关的是(填字母序号)
A.有金属光泽
B.导电性好
C.化学性质稳定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
A.不锈钢汤勺
B.塑料果盘
C.纯棉围巾
D.玻璃杯
(4)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生活中一条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
19.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宜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和________的过度使用。
(2)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6CO2+6H2OC6H12O6+6O2若吸收44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________g。
(3)氢能源的利用可减少CO2排放,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垃圾就地焚烧处理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6)将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10g白色碳酸钙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比)。
20.硫酸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酸,其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消耗量最多。历史上曾将硫酸的产量或消耗量作为一个国家化工生产发达程度的标志。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的腐蚀性主要是由它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引起的。稀硫酸有强酸性,稀硫酸的腐蚀性则主要是由酸性及水分蒸发后变浓而产生的。
硫酸的用途极广,常用于生产化肥、冶炼金属、农药、制药等。
工业制硫酸的流程为:FeS2SO2SO2H2SO4
(1)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已有知识,请回答:
①工业制H2SO4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
②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是_____。
A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 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2)某工厂化验室用9.8%的稀硫酸洗涤一定量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当消耗稀硫酸100g时,沉淀不再产生,此时液体的pH=7(不考虑其它物质的影响),求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的质量。_____
21.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为了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B 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C 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D 淡化海水是人类解决淡水紧缺的重要途径
(2)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来区分,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的方法除去硬水中过多的____(填离子符号)和Mg2+以得到软水。如需制备更纯净的水,可用______方法。
(3)图甲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0
①实验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填名称)。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③在通电条件下,72克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_____克质量的氧气。
(4)有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水用简易净水器(如图丙所示)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
22.2020年洛阳市将继续开展燃煤散烧治理专项检查活动,确保散煤“清零”目标实现在偏远地区推广使用生物质炉取暖是确保散煤“清零”的有效措施,“生物质气化”的原理是将干燥的有机物(如植物秸秆、树皮等)转化为清洁的气体燃料。
(1)煤燃烧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泛使用,将秸秆直接燃烧的主要危害是_____。
(2)“生物质气化”的产物是“木煤气”,其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检验“木煤气”的成分,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证明“木煤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小明认为尾气可以重复利用,避免污染环境和浪费能源,于是设计装置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剩余气体。
①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②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_____。
(4)若(2)中D处石灰水的质量增加2.2g(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则“木煤气”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故选D.
2.B
【详解】
A、公交出行减少了私家车使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B、浪费纸张加剧了木材的使用,加快了树木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浪费纸张不符合低碳理念。
C、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节约用电,减少了煤炭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生成,符合低碳理念。
D、道路绿化,增加了植被面积,加大了光合作用,增了了二氧化碳吸收,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B。
3.A
【详解】
A、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资源以及危害人体健康,选项A不正确;
B、回收利用废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B正确;
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能减少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利用太阳能、风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缓解温室效应,选项D正确。
故选A。
4.C
【详解】
A. 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能节约水资源,措施合理;
B. 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可以充分利用水源,措施合理;
C. 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会对地下水以及地下水资源附近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措施不合理;
D. 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可以节约用水,措施合理;
故选C。
5.B
【详解】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B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
A、开灯可能产生电火花,煤气泄漏,开灯检查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做法不正确;
B、回收易拉罐等废弃金属材料,节约资源,做法正确;
C、限放鞭炮,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做法正确;
D、倡导步行、公交出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做法正确。
故选:A。
7.C
【详解】
A、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的大量排放,会产生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B、造纸厂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D、生活垃圾、污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应集中处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A、焚烧小麦秸秆会造成大量的烟尘,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属于绿色的理念,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回收,对能源做到了废物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C、拒绝一次性筷子,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D、发展太阳能电池是开发新的能源,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还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
A、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可以有效的防止白色污染,故符合这一理念;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故符合这一理念;
C、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符合这一理念;
D、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不符合这一理念;
故选:D。
10.D
【详解】
A、单车出行,健康环保,减少使用汽车也可以减少燃料的使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该理念;
B、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增加植被可以固土,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符合该理念;
C、垃圾分类,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符合该理念;
D、废弃口罩及时焚烧,会产生有害物质,不符合该理念。
故选D。
11.B
【详解】
原子利用率为100%,即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最终产物,生成物只有一种。
A、工业冶铁,反应后生成铁与二氧化碳,有两种产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A错误;
B、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B正确;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有三种产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C错误;
D、反应后有两种产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B、不回收塑料制品,会加重“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污染,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D
【详解】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要合理开采利用,不能无限制的利用,故错误;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我们要合理的使用,如过量的不加节制的使用,会污染空气,破坏土壤,故错误;
C、汽车运行需要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要尽量少开私家车,故错误;
D、生活中的污水有可能造成水体污染,故生活污水要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故正确。故选D。
14.A
【详解】
A、此图是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
B、此图是塑料可循环利用标志,不符合题意;
C、此图是绿色环保标志,不符合题意;
D、此图是节能图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D
【详解】
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错误;B. 农业生产中把漫灌改为喷灌,是节约用水的措施之一,错误;C. 在铁制品表面涂铝粉可以防止铁生锈,是因为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发生反应,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其化学性质比铁化学性质活泼,错误;D.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二者的体积比为2:1,正确。故选D。
16.C
【详解】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而不是质量分数,说法错误;
B、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固定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在热带雨林地区空气中水蒸气就比较多,在工厂附近就存在有害气体等,说法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最少有两种物质,空气中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
D、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差,说法错误。
故选C。
17. ④ SO2 酸雨 AC
【详解】
(1)根据空气质量分级标准,Ⅰ级空气质量最好,故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④;
(2)根据表可知,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容易引起酸雨,故该地区容易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酸雨;
(3)A、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符合题意;
B、人的呼出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可产生可吸入颗粒物,有机污染物、酸性气体等,符合题意。
故选AC。
18.(1)B
(2)
(3)B
(4)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分析】
(1)
选用金、银、铜为奖牌的主要原料是因为它们具有金属光泽、且化学性质稳定,但与其导电性好无关,故填:B。
(2)
用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干燥后墙面变硬,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
(3)
A、不锈钢汤勺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塑料果盘属于合成材料,选项B符合题意;
C、纯棉围巾属于天然有机材料,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玻璃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填:B。
(4)
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等,故填: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19.(1)天然气
(2)32
(3)
(4)
(5)AD
(6)3:5
【解析】
(1)
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2)
设可释放出氧气的质量x
x=32g,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32g;
(3)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A.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B. 垃圾就地焚烧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C. 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使用能源,不能禁止使用,不符合题意;
D. 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有利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故选:AD;
(6)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即与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10g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 2g-1. 2g=2g,那么,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g: 2g=3: 5。
20. 形成酸雨(或造成空气污染) A 17.1g
【详解】
(1)①工业制H2SO4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使雨水的酸性增强,形成酸雨(或造成空气污染)。②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显弱碱性的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故选A。
(2)解:设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的质量为x。
解得x=17.1g
故填:17.1g
21. CD 肥皂水 煮沸 Ca2+ 蒸馏 氢气 分解反应 64 过滤
【详解】
(1)A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污染农田,此选项错误;
B 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仍需兴建水利工程,此选项错误;
C 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此选项正确;
D 淡化海水是人类解决淡水紧缺的重要途径,此选项正确。
故选CD。
(2)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来区分,出现泡沫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少的是硬水。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除去硬水中过多的Ca2+和Mg2+以得到软水。
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蒸馏得到的是纯水,所以如需制备更纯净的水,可用蒸馏方法。
(3)①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根据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③在通电条件下,设72克水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x=64g,则生成64g氧气。
(4)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通过小卵石、石英砂,可除去一些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22. 酸雨 产生烟尘(或可吸入颗粒物) 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C中集气瓶中出现水珠 丙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再滴加酚酞试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3.2g
【详解】
(1)煤燃烧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泛使用,将秸秆直接燃烧的主要危害是产生烟尘等对人体有害的可吸入颗粒物;
(2)①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D装置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③证明“木煤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C中集气瓶中出现水珠,即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
(3)①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丙,该装置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够收集一氧化碳等气体;
②实验方案: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再滴加酚酞试液,先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D处石灰水的质量增加2.2g是二氧化碳,由,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u~CO2,设铜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3.2g。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