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30 10: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下册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Mn+2HCl=MnCl2+H2↑ 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FeCl2 B.ZnCl2 C.CuCl2 D.AlCl3
3.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4.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5.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下面对反应结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B.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C.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6.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7.收藏家收藏清末的铝器,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氧化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8.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
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
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
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
9.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10.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铜能导电 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11.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u、Mn、Ni B.Mn、Ni、Cu C.Ni、Mn、Cu D.Mn、Cu、Ni
12.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金属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注: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层用煤炭饼(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B.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该冶炼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13.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滤渣中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D.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
14.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金属 盐溶液  A  B C   D
 ZnSO4溶液 -  Fe  Ag  Fe
 FeSO4溶液  Zn  Ag Zn  -
 AgNO3溶液  Fe -  - Fe
A.A B.B C.C D.D
15.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镁 C.锌 D.铜
16.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的值为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综合应用题
17.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金器和青铜器,其中的黄金面具残片历经三千年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大量的青铜面具是用铜、锡等金属制成的合金,现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而铜片没有,说明金属活动性锡________(填“>”或“<”)铜。
(2)晋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之妻曾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铁勺变成了“铜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铝在近一百多年里产量大幅提高。并被广泛使用。请写出铝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_________。
(3)现代社会。金属更是被广泛使用。如可以将铁粉等物质制成便于携带的取暖物品“暖宝宝”。
①“暖宝宝”发热。其过程首先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使用“暖宝宝”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写出在测定过程中应该在什么时候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
③经过上述过程。实验后量筒中水减少了47mL(假设铁粉与氧气完全反应,暖宝宝体积忽略不计),则测得空气样品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4)该小组同学为探究某“暖宝宝”中铁粉的质重分数,取16g“暖宝宝”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暖宝宝”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暖宝宝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18.金属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铜制电线 B.铁制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2)请写出一个能验证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其载人舱球壳采用了中国科学院自主发明的Ti-62A钛合金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
B.钛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C.钛原子的质量是47.87g
D.钛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5)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①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③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________。
(6)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10t(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19.某化学小组向 Al(NO3)3、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乙和溶液丙,且溶液甲和溶液丙的质量相等。
(1)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 ______ 、 ______ (写化学符号)。
(3)若溶液丙为蓝色,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 ___ (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3)向 10.7 g Mg、Al、Zn 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 H2SO4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 10.1 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结晶,干燥。获得固体质量为_____
a.15.5 g b.25.1 g c.39.5 g d.20.3 g
20.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1)当镁与稀盐酸反应时,如果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到的 _ 现象。当镁与稀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饱和溶液,再将其蒸发或 _ 处理,则容器内会有固体析出,该固体的化学式为 _ 。
(2)①欲探究铁、银、铜的活泼性,最佳实验方案是 ___ 。
A 将铁、银分别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B 将铁、铜分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C 将铁、铜、银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 D 将银、铜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
②欲确定金属铁、铜的硬度大小,正确的方法是: ___ 。
(3)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是Cu2(OH)2CO3]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取一定量该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滴入该稀硫酸的质量和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已知: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硫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为 ___ (填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上述稀硫酸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__ 。
21.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马踏飞燕 B.汽车
C.火锅 D.金属丝
(2)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A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物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2.2017年4月,“航母”下水,开拓中国新蓝海。
(1)“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__(填序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无机材料
(2)“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1和O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__。
(3)“航母”螺旋浆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__(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
(4)由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D
6.B
7.D
8.B
9.A
10.B
11.B
12.D
13.D
14.C
15.B
16.A
17.(1) 稳定 >
(2)
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3)
温度冷却至室温后
20.4%
(4)解:设该暖宝宝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x
x=35%
答:该暖宝宝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35%
18.(1)A
(2)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4)C
(5) 置换反应 一定有铜和银,可能含有锌
(6)解:设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x,
答: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1.52t。
19. Zn+2AgNO3=2Ag+Zn(NO3)2或Zn+Cu(NO3)2=Zn(NO3)2+Cu Zn2+ Al3+ 一定没有 c
20. 发热 降温 MgCl2 A 相互刻划,比较划出痕迹的难易和深浅 CuSO4 32g
21.(1)C
(2) 过滤
稀硫酸##硫酸
22. c 阳极产生氧气,氧气在高温下与石墨反应而使石墨消耗 大; 铁比铜更为活泼,在海水中更容易锈蚀 Si+2FeOSiO2+2Fe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