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12 能源与环保(讲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专题12 能源与环保(讲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9 17:15: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讲练)
一、【考点导航】
考点 考纲要求
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A(了解)】2、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常用措施【B(理解)】3、化石燃料及其燃烧对环境的影响【A(了解)】4、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A(了解)】
化石燃料利用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二、【易错点归纳】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3、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化学方程式:C+O2CO2 ;氧气不充足2C+O22CO;(CO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4、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即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二、能源利用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2、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优点:(1)燃烧效率高;(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资源丰富。
3、新能源: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三、环境保护
1、酸雨的成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落,形成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
2、化石燃料利用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三、【高频考点与易错点突破】
题型一 燃烧与灭火
【经典例题】
【2021甘肃兰州】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
D. 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
【真题精练】
1、【2021江西】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2、【2021辽宁营口】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隔绝氧气原理的是( )
A. 吹灭蜡烛 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 关闭炉具阀门 D. 用高压水枪灭火
3、【2021山东潍坊】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提供可燃物 B. 提供氧气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4、【2021湖南湘潭】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
A. B. C. D.
5、【2021湖北荆州】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 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6、【2021海南】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 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
7、【2020四川雅安】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8、【2021湖南邵阳】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红磷的着火点是。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 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 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9、【2021辽宁本溪葫芦岛】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C.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 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10、【2021江苏徐州】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B. 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 配制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 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11、【2021湖北鄂州】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题型二 能源利用
【经典例题】
【2021辽宁抚顺】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真题精练】
1、【2020重庆卷】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2、【2020江苏南京】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3、【2021湖南益阳】 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B. 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C. 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D. 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4、【2021山东临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5、【2020福建】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______。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______。
6、【2021湖南常德】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CO2用途相当广泛。下图是工业上利用CO2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尿素属于____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
7、【2021江苏苏州】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
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    。
8、【2021湖南衡阳】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举例一种新能源   。
(4)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   。
A.1:1:6 B.1:2:6 C.1:3:6 D.1:4:6
题型三 环境保护
【经典例题】【2021重庆B】12021年世界环境日以"生态系统恢复"为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 B. 江河流域禁欲鱼 C. 修复矿场植被 D. 露天焚烧秸秆
【真题精练】
1、【2020江苏南京】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2、【2021江西】下列做法违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 )
A. 分类回收垃圾 B. 提倡用餐光盘行动
C. 排放核废水入海 D. 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3、【2021湖北鄂州】 2020年鄂州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保持文明靠大家,下列措施中与文明城市有违的是( )
A.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 鼓励燃放烟花爆竹
C.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D. 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4、【2021山东泰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5、【2021海南】 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推广使用新能源 B.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6、【2021辽宁抚顺】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随手关灯节约能源 B. 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
C. 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 D. 深埋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7、【2021辽宁丹东】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其中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酸雨的危害是 (答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讲练)
一、【考点导航】
考点 考纲要求
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A(了解)】2、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常用措施【B(理解)】3、化石燃料及其燃烧对环境的影响【A(了解)】4、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A(了解)】
化石燃料利用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二、【易错点归纳】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3、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化学方程式:C+O2CO2 ;氧气不充足2C+O22CO;(CO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4、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即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二、能源利用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2、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优点:(1)燃烧效率高;(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资源丰富。
3、新能源: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三、环境保护
1、酸雨的成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落,形成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
2、化石燃料利用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三、【高频考点与易错点突破】
题型一 燃烧与灭火
【经典例题】
【2021甘肃兰州】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
D. 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
【答案】A
【解析】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说法错误;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
C、物质燃烧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物质燃烧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说法正确;
D、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说法正确;
答案:A。
【解题技巧】一种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能被改变。
【真题精练】
1、【2021江西】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表示易燃物品,不符合题意;
B、表示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C、表示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表示禁止带火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1辽宁营口】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隔绝氧气原理的是( )
A. 吹灭蜡烛 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 关闭炉具阀门 D. 用高压水枪灭火
【答案】B
【解析】A、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A错误;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B正确;
C、关闭炉具阀门,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C错误;
D、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3、【2021山东潍坊】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提供可燃物 B. 提供氧气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D
【解析】烟头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
故选D。
4、【2021湖南湘潭】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符合题意;
C、该图标表示“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表示“有毒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1湖北荆州】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 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答案】B
【解析】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正确;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错误;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正确;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正确。
故选B。
6、【2021海南】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 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
【答案】B
【解析】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容易触电,应先关闭电源,A错误。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B正确。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会加剧火势,C错误。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错误。
故选:B。
7、【2020四川雅安】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答案】B
【解析】为了使汽油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充分燃烧。故选B。
8、【2021湖南邵阳】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红磷的着火点是。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 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 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答案】D
【解析】A、由图示装置可知,铜块上的白磷能接触到氧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故A正确。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达到了燃烧的条件,白磷会燃烧,故B正确。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故C正确。
D、由于水的沸点是,升高水的温度,也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不会燃烧,故D错误。
故选:D。
9、【2021辽宁本溪葫芦岛】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C.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 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答案】C
【解析】A、用嘴吹灭蜡烛,是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错误;
B、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油锅中的油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该用锅盖盖灭,错误;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利于灭火和保护书籍,正确;
D、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木柴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故选C。
10、【2021江苏徐州】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B. 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 配制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 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答案】B
【解析】A、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只能得出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A错误;
B、按B方案操作,可以发现一个试管的泡沫多,这是蒸馏水,另一个泡沫少、有浮渣则是氯化钙溶液,故B正确;
C、碳酸钙不溶于水,故C错误;
D、如果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水,也有可能是原来溶液中的水,无法判断H元素来自哪里,故D错误;
故选B。
11、【2021湖北鄂州】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2)更加直观地说明燃烧需要氧气(3)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解析】(1)实验Ⅰ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控制的变量为氧气,两者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反应为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2)实验Ⅱ中,通入氧气前,水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磷也能燃烧,该实验目的是更加直观地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符合燃烧的条件。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题型二 能源利用
【经典例题】
【2021辽宁抚顺】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1) 石油;不可再生;调大;CH4+2O2CO2+2H2O (2)缓解温室效应加剧(或减缓能源危机)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所以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流程图,二氧化碳与氢气最终的产物是汽油,能减缓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等;故填:减缓温室效应(或缓解能源危机等)。
【解题技巧】能源短缺与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它必然注定会是中考热点之一,本题不难,考查了学生对化石能源的了解和掌握;新能源的优点等。
【真题精练】
1、【2020重庆卷】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答案】A
【解析】最理想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A选项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热值高,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B选项天然气即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C选项石油是一种混合物,直接燃烧会产生粉尘和硫氮类有害气体;D选项煤燃烧也会产生粉尘和硫氮类有害气体。所以正确答案选A。
2、【2020江苏南京】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答案】C
【解析】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故选C。
3、【2021湖南益阳】 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B. 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C. 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D. 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答案】B
【解析】A、液氢和液氧反应放出热量,故A错误;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故B正确;
C、氢气的密度小,贮存、运输比较困难,故C错误;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4、【2021山东临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答案】B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说法不正确;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说法正确;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说法正确。
故选B。
5、【2020福建】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______。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______。
【答案】 (1).CH4;(2).缓解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3). (或“ ”等其他合理答案);(4).开发使用新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3H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H4;
(2))“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缓解温室效应、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等;
(3)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定条件下,仅用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或“合理即可;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为缓解能源危机,可在这些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
6、【2021湖南常德】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CO2用途相当广泛。下图是工业上利用CO2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尿素属于____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
【答案】(1). 天然气;(2). <5.6;(3). ;氮 (4). 可燃冰
【解析】(1)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而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
(3)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尿素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
7、【2021江苏苏州】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
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Ⅰ.(1)不可再生;
(2)等质量的甲烷燃烧释放的热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Ⅱ.(4)CH4+CO22CO+2H2;
(5)C8H10。
【解答】Ⅰ.(1)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为等质量的甲烷燃烧释放的热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故填:等质量的甲烷燃烧释放的热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3)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填: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Ⅱ.(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2CO+2H2,故填:CH4+CO22CO+2H2;
(5)甲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设X的化学式为CxHy,则有:
12x+y=106,
x=8,y=10,
故X的化学式为C8H10,故填:C8H10。
8、【2021湖南衡阳】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举例一种新能源   。
(4)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   。
A.1:1:6 B.1:2:6 C.1:3:6 D.1:4:6
【答案】(1)不可再生 (2)煤 (3)太阳能(合理即可) (4)C
【解析】(1)目前,人类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通过图书可知,燃烧1kg煤所产生的SO2气体要比燃烧天然气多得多,所以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4)一定量甲烷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不变,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分别为x、y、z,(x+y):2z=1:4,则(x+y):z=1:2。
题型三 环境保护
【经典例题】【2021重庆B】12021年世界环境日以"生态系统恢复"为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 B. 江河流域禁欲鱼 C. 修复矿场植被 D. 露天焚烧秸秆
【答案】D
【解析】A、垃圾分类处理符合主题;
B、江河流域禁欲鱼符合主题;
C、修复矿场植被符合主题;
D、露天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故不符合主题。
故选:D。
【解题技巧】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真题精练】
1、【2020江苏南京】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答案】B
【解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故选B。
2、【2021江西】下列做法违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 )
A. 分类回收垃圾 B. 提倡用餐光盘行动
C. 排放核废水入海 D. 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答案】C
【解析】A、回收垃圾可以保护环境,分类回收之后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B、提倡光盘行动可以节约粮食,不符合题意;
C、排放核废水入海会污染环境,污染大海,符合题意;
D、合理开发金属资源可以避免金属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湖北鄂州】 2020年鄂州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保持文明靠大家,下列措施中与文明城市有违的是( )
A.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 鼓励燃放烟花爆竹
C.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D. 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答案】B
【解析】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保护,净化空气,绿水青山是国家需要的,所以A正确;
B、燃放烟花爆竹,是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但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空气,所以B错误;
C、焚烧秸秆会释放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需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所以C正确;
D、垃圾分类回收,有助于环境保护,增强节约意识,也可以节约资源,所以D正确;
故选:B。
4、【2021山东泰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B
【解答】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做法合理;
B、防治雾霾,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做法错误;
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
D、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
故选:B。
5、【2021海南】 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推广使用新能源 B.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答案】B
【解析】A、推广使用新能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
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益节约资源,不符合这一主题;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
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有利于节约电能,符合这一主题;
答案:B。
6、【2021辽宁抚顺】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随手关灯节约能源 B. 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
C. 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 D. 深埋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D
【解析】A、随手关节约能源,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B、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C、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D、深埋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深埋塑料并不是对塑料的环保处理方法,反而可能污染土壤,使得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1辽宁丹东】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其中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酸雨的危害是 (答一点即可)。
【答案】二氧化硫;;腐蚀大理石建筑(或破坏道路桥梁或腐蚀金属雕像或破坏森林,使植物枯萎死亡,农业减产或污染水源或危害水生动植物生存或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即可)
【解析】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酸雨的危害主要有腐蚀大理石建筑,破坏道路桥梁,腐蚀金属雕像(制品),破坏森林,使植物枯萎死亡,农业减产,污染水源,危害水生动植物生存,危害人体健康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