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这些沿街商贩们会卖些什么东西呢?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宋代的经济发展
统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开始
一、农业的发展(重点)
二、手工业的兴盛(重点)
三、商业贸易的繁华(难点)
四、课后总结
五、小试牛刀
壹
农业的发展
苏湖熟,天下足
一、农业的发展
北宋的农业有哪些新的发展呢?
1、表现:
面积增多
占城稻的引进
粮食产量增多
茶树面积增加
棉花种植区扩大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秧马:宋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拔秧时,人民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粮食作物
表现
经济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2、原因:
寒冷期
温暖期
材料一:
原因一:宋朝时期南方地区气候更适宜农业发展。
北宋前期至南宋中期
南宋中期到南宋末
北宋的农业有为什么能发展这么快呢?
材料二:
原因三:北方地区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
材料三: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原因二: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一、农业的发展
2、原因:
一、农业的发展
2、原因: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忙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原因四:南方政府政策支持,重视生产。
北方多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政府政策支持,重视生产。
也正是北宋农业的发展为北宋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贰
手工业的兴盛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二、手工业的兴盛
1、表现:
北宋的手工业尤其繁盛,主要体现在哪三个行业呢?
纺织业
造船业
制瓷业
棉纺织业
丝纺织业
哥、汝、定、钧、官
居世界领先地位
景德镇
纺织业
1、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宋蜀锦
宋壮锦
宋夹衣
宋锦口袍
2、两浙、江东、江西的丝绫罗绢等产量大幅提高,纺织技巧以细密轻薄为主,出现了唐代没有的刻丝工艺
3、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制瓷业
1、河北定窑:瓷器印花工整严谨
2、河南汝窑:瓷器莹润如堆脂
3、钧窑:瓷器海棠红艳如晚霞,出现了类似行云的窑变色釉
4、哥窑:瓷器的冰裂开片,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让人充满遐想
5、官窑:宋代官窑瓷器 ,官瓷代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
6、江西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
造船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手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促使着北宋的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起来。品种繁多的商品,便利的交通,大宋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多姿多彩。
叁
商业贸易的繁华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商店(市)
居民区(坊)
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发现哪些地方呢宋朝商业与前朝不同的
2、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可开设店铺(唐朝的坊市制度被打破)
1、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与杭州
汴河
材料五: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东京梦华录》
阅读材料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3、出现早市和夜市(合法)
(1)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较大的有开封和杭州),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草市、夜市等。
(2)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3)海外贸易的得到发展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表现:
除去在这些变化,宋的商业繁华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交子出现的原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出现“会子”,纸币发展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朝出现纸币的作用:
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早期的货币有哪些呢?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东京的夜市和早市对市民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对人们生活: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生活方式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对社会生产: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问题思考
: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什么好处?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 代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之比
人数(人) 1078年(北宋元风年) 56,888,000 33984000 63:37
垦田(亩) 1077年(北宋熙宁年) 318,480,000 143175000 69:31
赋税(贯) 1045年(北宋熙宁元年 35,811,000 45095000 44:56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 代 金 朝 南 宋 南北之比
人 数 1200年 43,800,000 80,600,000 65:35
赋 税 1196年 14,319,000 60,000,000 81:19
问题思考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基础
想一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三: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材料四:
①南方少战乱,社会相对安定
②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政府政策鼓励
④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四、总结
宋朝朝廷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始建于1009年。
相关史事
泉州
22处遗址申遗成功见证北宋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今天
小试牛刀
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
A. 茶树、烟草
B. 棉花、大豆
C. 水稻、茶树
D. 茶树、棉花
D
D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北宋前期纸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B. 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 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
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A
3、南宋时,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
A. 农业收入
B. 商业收入
C. 手工业收入
D. 外贸所得
D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