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课内+课外阅读拓展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课内+课外阅读拓展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8 21:1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课内+课外阅读拓展训练
班级: 姓名: 建议30分钟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   )的目光  (   )的目光  (   )的目光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毛主席
。(2分)
3.“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边,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想象毛主席这一夜的情景,并写下来。(3分)
二、课内阅读。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兵士在“我”身上搜寻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找出选文中的关键词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从这个句子中看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传世宝”的意思,并说说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1.沃克医生的“惊疑”说明了刘伯承的伤势________________;“重新审视”说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之前所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2分)
2.沃克医生能猜出刘伯承军人的身份,是因为( )(2分)
A.刘伯承给了沃克医生暗示。
B.只有军人才能在如此重的伤势下这样从容镇定。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选文中,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G,连接美好未来
①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花节。特别是2019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的时间。
②无论3G、4G还是5G,其中的“G”是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它是4G网络的升级版。
③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网络速度的几十倍甚至百倍,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有时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④5G能够连接大量互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2019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医院的专家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市人民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千米,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了福音。
⑤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未来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因为5G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解决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的盲点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
⑥目前,中国的5G产业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产业。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
⑦虽然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但是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有删改)
1.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5G中的“G”是“代”的意思。
B.5G的网络速度、信号都比4G的好很多。
C.中国的5G产业还在发展,巨大的潜能不容忽视。
D.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发展难题均被有效解决。
2.第①段举出“5G技术的应用让游客游园体验更舒适”的事例,其作用是(  )(2分)
A.引出说明对象。 B.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C.渲染游园热闹的氛围。 D.首尾呼应,激发想象。
3.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G的出现,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请你联系全文,发挥想象,以“5G”的身份向大家复述5G网络的特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一课
1941年,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
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主持着紧急而简短的校务会议。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据来自报社的最新消息说,今天早上日本兵占领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日本兵正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开进租界。”老校长低沉的语调抑不住心头的愤懑,“……课照常进行,但是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校长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们个个神色黯然。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更是紧蹙浓眉,他的眼里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芒,忧愤,悲切,伤痛,仇恨……复杂而难以言喻。
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本,准备聆听郑先生讲课。郑振铎神情肃穆地环视着教室,鼻子不由得抽咽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眼泪。“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停课。”
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超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凝聚在一堂课中,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一堂课,他讲得格外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骛,不停地做着笔记,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用功起来。
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还是到来了。隆隆的车鸣声从远处清晰地传来,车轮沉重地滚动着,仿佛碾压在暨南大学所有师生的心头,令人沉闷得喘不过气。不一会儿,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卡车慢慢地逼近了校门。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
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决地宣布:“现在下课!”学生们随即站了起来,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伤感,没有悲哀,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楼前,炽热的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从此,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使命。郑振铎在暨大所上的“最后一课”也成了他教书生涯中的“最后一课”。但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却深深地影响着许许多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
(有删改)
1.为什么要准确地记录“1941年”“12月8日上午”“10点30分”这些时间?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一句中的“噙”“颤抖”表现了老校长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坚决统一”指的是(  )(2分)
A.学校所有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
B.老校长、郑振铎先生和学生都认真学习。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郑振铎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瓦拉纳西小站的警示牌
①地处印度东部的瓦拉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趟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②瓦拉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③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④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⑤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⑥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命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名旅客非死即伤。
⑦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这完全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原来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
⑧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来论去,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被搁置下来。
⑨就在瓦拉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拉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夏天来临,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⑩过往的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忽视。
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火车司机打死一只蜜蜂→________________→征集可行方案均未通过→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中的“成名”一词加上了引号,引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2分)
3.第⑤段加点的“毫不费力”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画线句中的“这些方案”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⑨段,用“ ”画出描写小男孩举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思维过程,想想小男孩为什么这样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 段结尾写道:“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黯然  眷恋 温柔 
2.身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_
3.毛主席一边看着记录稿一边想着岸英,不禁潸然泪下。
二、1. 毫无所得 失望
2. 动作描写。 我从这个句子中看到了兵士贪婪的丑恶嘴脸。
3. 原指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贝,这里是一种调侃的说法。 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4.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三、1.严重 产生了怀疑 2.B
3.他见刘伯承伤势严重却从容镇定,对刘伯承产生了赞许的心理
4.冷漠赞许
四、1.D 2.A
3.不能。“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说明手术画面接近于没有延迟,若删去则变成手术画面没有延迟,说法与事实不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①我的网络速度比4G的快;②我能够连接大量互联网设备,具备低延迟的特点;③我的信号更强;④我拥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发展前景广阔。(任意写出三点即可)
五、1.历史性的时刻,要准确地写出来,表明这些惨痛的历史,我们是无法忘记的。
2.表现了老校长因侵略者的入侵,学校无法正常上课的悲痛心情。 
3.A
4.示例:他在想:可恶的侵略者侵入我们的国土,让孩子们无法正常上课,可是我们的一颗爱国心是炽热的。
六、1.蜜蜂复仇导致火车倾覆 小男孩种花巧妙引开蜜蜂
2.表示特殊含义 名声远播,但名声不好
3.不可以删掉。这个词表示正是司机的这一轻率之举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删掉了 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4.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 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
5.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百米远处。 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司机打死了一只蜜蜂,遭到了群蜂的攻击,才造成了车祸。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如果“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所以“与其剿杀,不如呵护” 。
6.示例:伤害带来的往往是伤害,仇恨带来的往往是仇恨。发自内心的爱,反而具有消解仇恨的魔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