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8 21: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题
选择题(48分)
1.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C.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2.“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当时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开始就追求的目标。”可见我党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意图之一在于(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社会主义模式
C.完成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3.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颁布后的第5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颁布于 (  )
A.“一五”计划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4.毛泽东的诗词与历史事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体现了真挚的家国情怀。他的《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诗词中的“一桥”位于下列哪一城市(  )
A.长春 B.鞍山 C.沈阳 D.武汉
5.有人说,《人民日报》社论是我国政治形势的风向标。195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B.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C.“一五”计划各项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下列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8.观察下列图片。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了》
(1953年钱大钧作)和选民证(1953年)
①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 ③《共同纲领》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④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实行相同的经营方式 B.都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10.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 制作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历史线索,下列时间轴包含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其中 (  )
A. 处为国家的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 B. 处解决了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
C. 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处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2.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土地私有
13. “1951年10月,全国各地通过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了省、市、县人民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及人民政府的委员。”材料描述的史实为我国进一步正式实行某一制度创造了条件。该制度是 (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D.国家通过没收全部资产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15. 下面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  )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B.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16.从经济角度看,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原因在于(  )
A.国营经济力量增强
B.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发展
C.私营工商业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D.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取得发展
二、非选择题(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时间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农业各自发展的主要原因。(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促进工业发展的措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6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经济成分。(1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及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6分)
18.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共产党人充分展现出了治国的高超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材料二 五四宪法在宪法基本观念的确立、宪法体制的安排、宪法结构以及宪法语言等方面,既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经验,同时也参考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制度以及从前中国宪法的一些传统,这都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基本风格。
——《论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的经验及各种影响,在以多种复杂的方式对我党的政策起作用。但是在这种受影响及学习甚至“照抄”的过程中,党的主要领导人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有必要使苏联经验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于是,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党采取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方法……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方法上按照自己的国情……寻找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中国……才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的?(4分)
(2)试举两例说明材料三中“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方法”。(6分)
(3)贯穿三段材料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分)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施政的突出特色是什么?(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我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载重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个机床制造厂……
(1)材料一是毛泽东什么时候说的?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一五”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我国优先发展什么工业?(4分)
(3)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两项)(4分)
(4)请你说出“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4分)
答案
1-5BBADD 6-10CBBDC 11-16ABBACA
17、(1)工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农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分)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1分)。主要原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分)
(3)原因: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与共产党并肩作战;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赎买政策可以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6分)
18、(1)工业化从重工业开始。
(2)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采用了互助组到合作社的过渡;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和赎买的政策,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3)如何对待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又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
19、(1)材料一是:毛泽东解放初期说的。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落后的现状。
(2)1953年,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3)武汉长江大桥、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厂、宝成铁路、青藏公路等。
(4)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