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蒹葭》(第1课时)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蒹葭》(第1课时)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9 12:23: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明确《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2.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3.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2.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难点〗
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 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另一篇佳作《蒹葭》。
二、有关资料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其中大多是民歌,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为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多用比兴手法,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复习检查
1.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补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⑵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
⑷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
3.根据理解性默写
⑴《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到▁▁时称为《诗经》。收录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篇。全书分为▁▁、▁▁、三部分。
⑵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常采用▁▁▁▁▁的形式,多用▁▁▁手法,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文学的源头。
⑶“诗经六艺”是指《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⑷《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其中《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蒹葭( )( ) 伊( )人 溯洄( )( ) 萋萋( ) 未唏( ) 水之湄( ) 道阻且跻( ) 水中坻( ) 水之浚( ) 水中沚( ) jū jiū( )( ) yǎo tiǎo( )( ) 好qiú( ) wù mèi( )( ) xìng( ) 菜
四、朗读课文
㈠初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注意停顿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㈡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⑴结合上节课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⑵背诵指导(替换词练习):
蒹葭_____,白露为___。所谓伊人,在水一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
蒹葭_____,白露未___。所谓伊人,在水之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
蒹葭_____,白露未___。所谓伊人,在水之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伊( )人 溯洄( )( ) 水中坻( ) 水之浚( )
jiān jiā( )( ) qī qī( )( ) 白露未xī( ) 水之méi( ) 道阻且jī( ) 水中zhǐ( )
2.文学常识填空
《蒹葭》选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按音乐分类,编为“▁▁▁”、“ ▁▁▁”、“ ▁▁▁”三类。《诗经》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3.下列诗句中出自《蒹葭》的是(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C.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4.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⑵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⑶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⑸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
五、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背诵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明确《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2.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3.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
2.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难点〗
探讨诗歌主题的多样性,体会诗歌表达感情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 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另一篇佳作《蒹葭》。
二、有关资料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其中大多是民歌,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为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多用比兴手法,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复习检查
1.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补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⑵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
⑷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
3.根据理解性默写
⑴《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到▁▁时称为《诗经》。收录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篇。全书分为▁▁、▁▁、三部分。
⑵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常采用▁▁▁▁▁的形式,多用▁▁▁手法,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诗经》是后代▁▁▁▁▁▁文学的源头。
⑶“诗经六艺”是指《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⑷《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其中《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蒹葭( )( ) 伊( )人 溯洄( )( ) 萋萋( ) 未唏( ) 水之湄( ) 道阻且跻( ) 水中坻( ) 水之浚( ) 水中沚( ) jū jiū( )( ) yǎo tiǎo( )( ) 好qiú( ) wù mèi( )( ) xìng( ) 菜
四、朗读课文
㈠初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注意停顿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㈡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⑴结合上节课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⑵背诵指导(替换词练习):
蒹葭_____,白露为___。所谓伊人,在水一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
蒹葭_____,白露未___。所谓伊人,在水之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
蒹葭_____,白露未___。所谓伊人,在水之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伊( )人 溯洄( )( ) 水中坻( ) 水之浚( )
jiān jiā( )( ) qī qī( )( ) 白露未xī( ) 水之méi( ) 道阻且jī( ) 水中zhǐ( )
2.文学常识填空
《蒹葭》选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按音乐分类,编为“▁▁▁”、“ ▁▁▁”、“ ▁▁▁”三类。《诗经》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3.下列诗句中出自《蒹葭》的是(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C.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4.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⑵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⑶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⑸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
五、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三、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⑴关关雎鸠⑵寤寐思服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⑷悄怆幽邃。
3.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⑴《诗三百》 西汉 305 风 雅 颂⑵四言 重章叠句 比兴 现实主义⑶风 雅 颂 赋比 兴 ⑷《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 《书》 《礼》 《易》 《春秋》
5.jiān jiā yī sù huí qī xī méi jī chí sì zhǐ 睢鸠 窈窕 逑 寤寐 荇
四、㈡⑴明确:音韵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②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③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小结;《蒹葭》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⑵苍苍 霜 方 长 央 萋萋 晞 湄 跻 坻 采采 已 涘 右 沚
五、1.yī sù huí chí sì 蒹葭 萋萋 唏 湄 跻 沚
2.《诗经·秦风》 风 雅 颂 赋、比、兴
3.A(B.《诗经 关雎》C.先秦《野有蔓草》D.《诗经 采薇》)
4.⑴关关雎鸠⑵寤寐思服⑶辗转反侧⑷蒹葭萋萋 在水之湄⑸道阻且跻
5.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