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22: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专题四 巧选点——破译地壳运动规律
考题 分值 考点 题型 命题情景
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 4-5 6 地貌景观判读及地貌成因分析 选择题 粤北地区丹霞地貌
景观图
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18 2 塑造地表形态的 方式判读 选择题 我国某山脉中谷地的景观图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9-11 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选择题 霍林河流域地貌
2019年天津卷·节选-12(1) 6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选择题 贺兰山东麓岩壁上的岩画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6—8 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选择题 河流阶地的形成发展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6 4 湖泊的形成原因 选择题 贝加尔湖
2018年海南卷14-15 6 地表岩层的演化分析 选择题 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考点解析
专题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内力作用与地貌
情境·任务驱动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距今800万年前,范围辽阔的古地中海,由于两个大陆靠拢并发生碰撞,面积不仅大为缩小,而且逐步呈现封闭状态。大约在距今600万年前,地中海干枯了,留下了一个比大西洋海平面低3 000米的沙漠盆地。距今550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把直布罗陀海峡崩裂开来,大西洋的海水由这个裂口灌入地中海盆地。
(1)(综合思维)运用板块运动原理,分析地中海的变迁过程。
提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导致地中海的范围逐渐缩小。
(2)(综合思维)分析地中海干枯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提示:海平面下降,导致汇入地中海的河流长度增加,侵蚀作用加剧;地中海封闭,水面减小,导致地中海面积减小;地中海盐度增加,有利于地中海海底沉积形成各类盐岩。
宏观地貌
微观地貌
思考:
1、能举例说明世界上的著名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2、向斜背斜,地垒地堑的判断方法及形成的地貌。
3、说说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
1、花岗岩出露地表的过程
地壳运动
岩层断裂
岩浆侵入
地壳抬升
外力风化侵蚀
花岗岩露出地表
2、火山(玄武岩山体)形成过程
地壳断裂
岩浆喷出
火山灰及玄武岩堆积形成山体
注意:其位置应该位于板块交界处
3、断块山(或断层高原)的形成过程
地壳断裂抬升
地垒或高原
外力侵入
4、断层平原和谷地的形成过程
地壳断裂下陷
流水携带泥沙堆积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 1 087 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地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答案: (1)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高,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2021·河北选择考)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
(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
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
考题·精细剖析
BD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主要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板块运动与地貌
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分析思路:
【要点】板块交界处、挤压、张裂、隆起、凹陷、背斜山、向斜谷、火山、断块山、裂谷等。
【思路】①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作用,岩层弯曲隆起(凹陷)形成背斜山(向斜谷或褶皱山)。
②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张裂作用,岩层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下降的岩块形成断层谷或谷地。
③地下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火山。
地壳运动对湖泊、河谷地貌形成的影响分析
1.背斜与向斜的判断方法:
方法及图示 判读事例
看岩层新老关系 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河谷为背斜谷
看弯曲 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地貌为谷地。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貌为山岭
看相关数据 看海拔→中部高,两侧低→山岭;岩层埋藏深度→海拔减埋藏深度即为岩层的高度→同一岩层B处高,A、C处低→向上拱起→背斜
地点 海拔 /米 某沉积岩的埋藏深度/米
A 450 170
B 520 140
C 450 160
2、断层: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
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1、2题。
1.该溪流(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新题·精准训练
C B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火山喷发是热点在地表的重要表现。美国西部的黄石国家公园位于北美大陆下面的热点上方,在过去的200万年间,黄石公园发生了由同一热点引发的三次大型火山喷发,如下面左图所示。下面右图示意在肖松尼湖和刘易斯湖位置发生的一次火山喷发,在这里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在那之后,经过地质变迁,最终形成两个火山湖。
(1)指出北美西部黄石公园三处火山年龄的空
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右图所示湖泊的形成过程。
答案:(1)越向东北,年龄越轻(越向西南,年龄越老)。三个火山由同一热点引发,美洲板块向西南移动,较早形成的火山随板块向西南移动。
(2)大量岩浆上升,导致地面隆起;火山灰、火山碎屑沿着两个湖泊所在位置的地下裂隙喷出;喷发结束后,地面下陷,形成洼地;洼地积水成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