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区位因素——常见农业地域类型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农业区位因素——常见农业地域类型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22:4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Agricultural location factors
地理必修二
学习目标
01 结合地图,说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02 根据所学,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的区位因素
03 概括农业地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04 理解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2、布局原则: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②热带种植园农业
③大牧场放牧业
④商品谷物农业
⑤游牧业
⑥混合农业
⑦乳畜业
⑧地中海式农业
⑨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
种植业
①②④⑨
③⑤⑦
⑥⑧
混合农业
畜牧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以种植水稻为主,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
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06
分布
… …
…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Location choice of Agriculture
季风水田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其中亚洲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
东亚、东南亚、南亚
季风气候区;东南亚部分热带雨林区
朝鲜半岛沿海平原地区
日本沿海平原
中国南方平原地区
印度恒河流域及沿海平原
东南亚的平原地区
-06
水稻习性:
水稻喜高温多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物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 …
…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Location choice of Agriculture
-06
问题: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水分条件
热量条件: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终年高温或夏季高温;
水分条件: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热量、水源充足且雨热同期,灌溉便利。
… …
…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Location choice of Agriculture
-06
问题: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2. 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
…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Location choice of Agriculture
-06
问题: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3. 水稻种植所投入的劳动力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产高可满足人口对粮食市场需求。
… …
…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Location choice of Agriculture
-06
问题: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4. 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 …
… …
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06
特点及其原因
… …
… …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 科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季风水田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世界上面向市场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06
分布
俄罗斯
乌克兰
中国西北
中国东北
澳大利亚
阿根廷
美国
加拿大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半湿润地区(美、加、阿、澳、俄、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农业,但一般是国营。
-06
特点
1、主要的农作物:
小麦和玉米
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3、典型地区:
美国中央大平原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06
分析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1. 指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其有利条件。
地形: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壤肥沃
水源:临近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06
分析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美国本土气候有利于商品谷物生长的热量水分条件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06
分析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06
试比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异同
(1)相似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不同之处:
①纬度不同: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②气候类型不同:美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③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06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对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借鉴意义
(1)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2)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3)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热带种植园农业
图示赤道国家厄瓜多尔玫瑰花种植园
-06
特点
1、主要的农作物:
热带经济作物
2、分布:热带地区
3、种植园农业的生产特点:
(1)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规模大;
(2)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马来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06
特点
4、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
橡胶种植园:主要在东南亚和巴西
咖啡种植园:主要在南美洲及非洲
马来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06
区位条件
有利;
1.位于热带,终年气温高,降水充沛,气候湿热,土壤肥沃;
2.农作物可播种季节长,四季可收获(如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园内配套设施完整,农产品加工及运输便利;
5.面向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不利:许多种植园由外国垄断公司出资兴办,对外依赖性强。
(1)河谷农业
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因其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区。
(2)绿洲农业
又称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以及冲积扇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绿洲农业多呈岛弧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3)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是在天然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设施发展起来的农业,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地区,通过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实现稳产高产,有时还可以培育土壤肥力和冲刷盐碱,因此,灌溉农业是一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农业。
(4)坝子农业
坝子农业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人们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5)立体农业
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用材林。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为例)
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集约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重视科技应用。
区位条件:(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的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就在这里自由自在的放牧。欧洲人到来之后,潘帕斯草原逐渐被四周有铁丝网的大型牧场所分割,粗放的自给自足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牧牛业所取代。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供出口。铁路的贯通,便于把牛肉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阅读材料,归纳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1)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
(2)草原:天然草场,草类繁盛,世界上优良草场之一;
(3)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便于大规模经营;
区位条件:
(4)交通:距海港近,促进牧场商品性经营;
(5)市场:历史悠久,市场广阔,商品率高;
(6)科技:保鲜技术、冷冻船的发明
不利:本国市场小,对外依赖严重。
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潘帕斯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一方面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另一方面饲养良种牛,加强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潘帕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
阅读材料,归纳阿根廷采取的措施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畜牧业的借鉴意义
5.培育良种牛、研究牛群病害
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4.开辟水源
2.划区轮牧、围栏放牧
3.种植饲草
便于肉牛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合理利用草场
弥补天然草场不足,保证饲料供应
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的措施,使牧场不退化
保证牛肉的产量和质量
乳畜业(以西欧、美国为例)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概况:
1、生产对象:
2、产品:
奶牛
市场的远近、饲料的供应
3、生产特点:
牛奶及其奶制品
4、重要区位条件: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
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还有:城市郊区(如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
北美五大湖
新西兰
澳大利亚
西欧
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
饲料因素:
(1)地形: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阔;
(2)土壤:深厚肥沃利于饲料作物生长;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凉潮湿、多雨雾少日照,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
市场因素:
(1)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2)人口稠密,且食品结构中如需产品比重大,如需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探究美国五大湖附近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
美国乳畜带
(1)五大湖周围气候冷湿、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2)接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饮食习惯以肉奶为主,市场需求大
(3)交通便利
探究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业的差异:
地域类型 项目    潘帕斯草原 大牧场放牧业 西欧乳畜业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和湿润
草场 天然草场为主 人工草场为主
分布 地广人稀的地区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产品 肉、皮、毛 牛奶及其制品
机械化程度 较高 高
市场 外地市场为主 本地市场为主
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概况:
混合农业是一种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
分布:
分布地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混合农业
我国农耕区(生产谷物与饲养家禽结合)
典型地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上,以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最为典型。
生产对象:
种植小麦、牧羊
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区位因素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草原广布;
亚热带气候为主,光照、热量充足,气候适宜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区位因素
人口:地广人稀,劳动力素质高
交通: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市场: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政策扶持鼓励
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优势
某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作为麦田的肥料。
①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优势
②两种生产方式忙、闲错开,便于有效、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
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优势
③生产的灵活性大,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经济收入稳定。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保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休耕地
种小麦
种牧草
饲料
绵羊
羊毛、羊肉、羊皮
市场
粮食
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优势
其他特点:
劳动力使用量少,机械化程度高。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分析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带的限制因素?
墨累—达令盆地
限制性因素:灌溉水源不足(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
500mm
200mm
输水管
大分水岭
解决措施:东水西调(修建水利工程,引大分水岭东侧的水)
分析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带的限制因素?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