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实验专题复习题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运动和力实验专题复习题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23: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八章运动和力实验专题复习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的目的:让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应用控制变量法】
2.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改变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3.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反映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实验方法:转换法).
常考考点
考点归纳:
4.科学推理: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将不受到阻力,小车将会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5.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得出结论:相同速度,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6.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仍继续运动的原因:小车有惯性.
7.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的原因:小车受到摩擦力(阻力)的作用.
8.小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在斜面上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在水平面上时,动能转化为内能.
典例1.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方法是通过比较
,这是 (填物理方法).
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转换法
(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这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和 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 作用.
(3)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 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 .
(4)每次实验中,为了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
支持力
重力
摩擦力
高度
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相等
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5)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选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6)推论:如果有一种“路面”的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在这种材料上运动的路程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上运动的路程,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更 (选填“快”或“慢”).



大于

(7)若在实验时,发现小车在棉布表面上和玻璃表面上都冲出了水平板面,改进方法是 .
(8)实验结果能证明 (选填字母).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
B
(9)推理:本实验中,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是
.可进一步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原因是 .
做匀速直线运动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不能
接触面不可能绝对光滑
(10)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再思考如图乙所示的问题,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变式1:小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速度减小得越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
做匀速直线运动 
慢 
远 
b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科学推理法和
   .
控制变量法 
不是 
速度相同 
一般采用图中的甲或乙(乙图与丙图相比,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实验更准确).
实验名称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装置
1.研究对象:卡片或小车.
2.选择轻质硬纸片的目的:消除或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
常考考点
4.控制变量法:
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保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
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保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方向相反:保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
考点归纳:
5.验证共物:将原来静止的纸片从中间剪开,观察到两块纸片向两边分开,最后掉下.
6.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需要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较光滑的水平桌面、小车、滑轮、细绳、托盘、砝码等.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向两端托盘里加质量不同的砝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2)向两端托盘里加质量相同的砝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3)保持两端托盘中砝码质量相同,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4)保持托盘中砝码质量相同,把托盘挂在小车的同一侧,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典例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表格】
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二力的情况 小车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大小 方向 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交流与评估】
(1)实验中用小车代替木块的原因是 .
(2)实验中通过改变 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
(3)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便可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4)小明发现:同时向左盘和右盘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他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为:两个力大小相等.这种做法是否科学? ,原因是

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砝码的质量
匀速直线运动
不科学
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
(5)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上,物体才能平衡.
(6)某次实验时,在左盘放入2 N的砝码,右盘放入1.5 N的砝码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 (选填“可能是”“是”或“不是”)平衡力.这个现象与二力平衡条件不完全相符,你认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小车受到的这个力的大小应该是 N,方向 .
同一直线

实验中存在摩擦力
0.5
水平向右
【实验改进】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也可以完成该实验.
(7)在实验中应使用 (选填“轻”或“重”)卡片.
(8)当小卡片平衡时,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步骤是为了探究


不能
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是否能够平衡
(9)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完成以上操作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
(10)利用图乙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用剪刀沿竖直方向将卡片剪开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   .
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变式训练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大小相等 
(2)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卡片,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 N  B.5 N  C.0 N
B 
在同一直线上 
转动回来 
实验名称 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原理:二力平衡)
2.实验方法:
(1)转换法: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反映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考点归纳
(2)控制变量法:
①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②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③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④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比较难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读数不方便.
5.实验的改进: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不好控制,建议如下操作:将弹簧测力计挂钩处与木块B相连,在拉环处固定,拉动木板A进行实验,如下图(拉木板不必匀速).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木块、毛巾、砝码、长木板、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如图甲所示,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读出其示数为F1;
(2)如图乙所示,在木块上加上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示数为F2;
(3)如图丙所示,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把木块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示数为F3.
典例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匀速
【实验表格】
实验次序 实验条件
压力情况 接触面情况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一个木块 长木板表面 1.5
2 一个木块加砝码 长木板表面 2.0
3 一个木块 铺上毛巾的长木板表面 2.2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粗糙


【实验拓展】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运动很难控制,改进方法如图所示:
改进后优点:操作方便,不需要控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读数方便,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比较容易读出数据.
【交流与评估】该探究实验采用了 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运动速度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控制变量
无关
变式训练3(2021·广东)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1)根据 条件,当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
(2)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与同学们一起改进实验,如图乙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通过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实验次数 长木板运动情况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匀速 2.0
2 由慢到快 2.0
3 由快到慢 2.0
2.0
(3)写出用图乙装置的一条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长木板运动情况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匀速 2.0
2 由慢到快 2.0
3 由快到慢 2.0
不用控制拉长木板的速度为匀速(或弹簧测力计处于静
止状态,方便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