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4课 怜悯是人的天性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中册
1. 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2. 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特点,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
3. 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素养目标
怜悯是人的天性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当过学徒、仆役、乐谱抄写员等。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逃亡瑞士。1778 年在巴黎逝世。
作者简介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平等。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他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影响着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绮丝》《植物学通信》等。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怜悯是人的天性”意思是“怜悯”这种品格是人先天具有的,不受地位、财产的左右,“天性”一开始是平等的,不存在善恶之别。题目概括了全文的意思,明确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1753 年11 月,第戎科学院在《法兰西信使报》上刊登了一则有奖征文启事。卢梭看到这则征文启事提出的题目,又惊又喜。他当时的心情,在他的《忏悔录》中记述甚详:
我记得,第戎科学院公布了一则以“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为题的征文启事。这个大题目使我深感震惊。我没有料到这个科学院竟敢提出这么一个题目。好嘛,它既然有胆量提,我就有胆量写;于是我就着手写了。为了能静下心来从容思考这个重大的题目,我到圣热尔曼去小住了七八天。……我每天走进树林深处;我在林中寻找,而且终于找到了远古时候的情景。我奋笔疾书,描述当初真正的史实。我要驳斥人们胡言乱语的谎言;我要如实展现人原本的天性,充分揭露使人的天性大变其样的时代和事物演变的过程……以便使人们看到在所谓人的完善化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的真正原因。我的灵魂被这种高洁的沉思振奋,竟至上升到了神明的境界。……这样沉思的结果,遂产生了《论不平等》这篇论文。
资料链接
《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是英国哲学家曼德维尔的著作,曾被英国全面封禁。之所以能够引起轩然大波,并引起欧洲思想界和社会各界对它的批判,就是因为这本书提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从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作者曼德维尔坚持认为,在美德和商业社会的动力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张力。《蜜蜂的寓言》打破了人类“善良意志论”和“理性设计论”的迷梦,为人类大规模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路径。
嗜血成性的苏拉
苏拉是古罗马著名统帅,奴隶主贵族政治家。苏拉戎马倥偬一生,为罗马立下丰功伟绩,但犯下的罪孽深重。苏拉自始至终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冷血动物。他会因为一句玩笑杀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冷血、残酷、精于算计的行事作风使他比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让人憎恨。人们称他“一半是狮子,一半是狐狸”。他有一种对人彻底鄙视、冷酷无情与刚毅果敢、自信乐观、机敏狡狯多种因素混合而成的复杂品格。他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故又有“政治上的唐璜”的谑誉。。
课文探究
1.分析文章第一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说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提出“邪恶”与“美德”的概念。接着从生理意义上解释“邪恶”和“美德”: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为美德。指出最不反抗天性的冲动的人是最有美德的人。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将“文明人”与“美德”和“邪恶”联系起来,提醒人们思考:处于自然状态中和处于被动状态中,哪一种更幸福?
故事中的目击者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幼儿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幼儿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痛之感,并生发出一伸援手的冲动这种冲动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
2.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
3.阅读文章,分析怜悯心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①可以让人们毫不犹豫地帮助受苦难的人;
②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
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比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格言更有用处。
先说观点:怜悯心是一 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再阐述它的作用:可以激发人们毫不犹豫地帮助受难的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在训导教育方面,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比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格言更有用处。
4.文章第5段是如何论述“怜悯心的作用——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的” ?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究
① 引出接近中心论点的论题。
作者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
② 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梳理自己的观点。
这一环节中,作者的论证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为自己批驳的靶标,采用分析推演和归谬论证等方法,彻底驳倒“人天生是恶人”这一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观点;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动物、残暴者尚有怜悯之心的事实,树立起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一种“善”,是一种“美德”,因此,对霍布斯的观点批驳越彻底,作者自己的观点
1.文章围绕“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论述的?
就越稳固。作者也正是这样做的。
③ 指出“怜悯心”的作用。
作者指出,“怜悯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甚至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软化人的心灵,“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最后,作者甚至将怜悯心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评价它的巨大作用。
①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使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他提出自爱心和怜悯心的善良与合理,具有反禁欲主义的启蒙作用,也提供了教育顺从天性的理论基础。
② 他特别强调“良心”在与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卢梭虔诚地认为,良心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良心的核心内容是“自爱”与“爱他人”。这种善良情感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同胞的爱,普遍地希望别人幸福,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对于受苦难的人产生怜悯和恻隐之心,对于受压迫的人给予保护,对于不公正的暴力行为表示愤怒等。
2. 如何理解卢梭所说的“怜悯”?结合本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分析一下。
卢梭用优美而富有激情的文笔描绘自然状态中的人的“怜悯心”,并运用类比联想的方式举出实例,从而正面论述“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作者在第1段提出一个供读者思考的问题:“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这个问题将“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纯净心理与“文明人”具有理性和依附属性的心理进行对比,让读者从中直观感受到“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内心所具有的单纯心理对人获得幸福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在举例论证环节,作者当然不能举出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例子,但作者举了
3.本文中,卢梭讴歌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所具有的“怜悯心”,但是他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在他生活的年代找到这样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那么,他是如何正面论述“怜悯是人的天性”的呢?
“母兽对幼兽的温情”“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等例子,以不具有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动物为例,类比说明“怜悯心”是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和“美德”。尽管作者以动物为例的论证已经很具有说服力了,但作者并没有放弃以人为例来进行论证,他以《蜜蜂的寓言》中的“一个被囚禁的人”为例,让读者想象和体验其“怜悯心”,接下来更以嗜血成性的苏拉和菲尔的暴君亚历山大为例,进一步阐明“怜悯心”是即使是极其残暴的人也难以彻底泯灭的、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的属性。
因此,尽管作者不能找到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作为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他仍然巧妙地通过提出问题、巧设类比、精心选择人物等方式,对“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做了充分的正面论述。
① 具有演说家的风格,同时又往往具有笔战家的愤怒。
卢梭是运用辩证法的杰出代表,又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论述层层深入,笔锋犀利;运用假设,却又让人觉得顺理成章,易于接受。再如“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用“既不是……也不是……而是……”直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4.本文辩证分析、感情强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② 将感情融入作品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卢梭的论文不仅思想严谨,而且行笔充满动人气势,锐利的词锋彰显着作者杰出的文学才能。如“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作者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悲惨的画面,然后用反问的句式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充满了强烈感情,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课堂巩固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三峡水利工程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____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
② 两国“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_________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③ 他行动和生活,都_________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A. 误解 偏见 必需 B. 曲解 偏见 必须
C. 曲解 成见 必需 D. 误解 成见 必须
答案:D
解析:① 选“误解”。“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曲解”指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② 选“成见”。“偏见”指个人对他人或其他群体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认识和态度;“成见” 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多指不好的),也指形成的个人见解。③ 选“必须”。“必须”是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它能加强命令的语气;“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要有、不可少的意思。解析:“开门揖盗”指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来危害自己。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加色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中国女子柔道选手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② 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助,你是无动于衷,还是伸出援手?对于有良知的人来说,应该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③ 总有一些人自以为道德高尚、怙恶不悛,不按法律办事,依照自己的道德规范维护所谓的“正义”,最终害人又害己。
④ 他体会过患病无钱医治的滋味,感受过被免掉三四千块钱医药费的幸福瞬间,所以他对窘境中的病人能感同身受。
⑤ 阅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设身处地,感受作者心灵的颤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
⑥ 面对公交车上正在抢劫的歹徒,春节回家探亲的军人小礼明目张胆,挺身而出,制伏了凶悍的歹徒。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答案:B 解析:①“充耳不闻”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多用为贬义。
语境中误用为形容选手比赛时非常专心,没有听到赛场上的人声,曲解词义,使用错误。②“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由语境“需要你的帮助”可知,使用正确。③“怙恶不悛”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本句形容那些不按法律办事的人,使用对象错误。④“感同身受”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使用正确。⑤“设身处地”,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应为“身临其境”。⑥“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含贬义,此处用于形容军人小礼的英勇行为,褒贬失当。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
B.“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你还是去问问郭老师吧。”小明鼓励他说:“郭老师对提问的同学从来都是很耐心的。”
C.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答案:C 解析:A 项“曾说”后应该有冒号。B 项中“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一句为陈述句,无疑问语气,所以应将其后的问号改为逗号;插入语“小明鼓励他说”后的冒号应改成逗号。D 项最后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可以想见,孩子们与书法的亲近不仅仅是学习一撇一捺,更是学习如何做人,甚至是学习先贤的曼妙哲学、绮丽文字。
B. 对于驾校教练借口以学员即将三年期满的名义收取的所谓交警部门的“指标费”“公关费”的行为,广大学员切勿上当受骗。
C. 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强政策引导,做好疏、堵结合,才会将负面影响变成澄清事实、推动工作的正面力量。
D. 小事问责制度对遏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消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
答案:D 解析:A. 语序不当,“学习如何做人”与“学习先贤的曼妙哲学、绮丽文字”的位置互换。B. 句式杂糅,“借口……”或“以……的名义”,删掉其一。C. 缺少主语,把“通过”放在“政府”后面,或将“政府”放在“加强”前面。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一回事。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的;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的
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的“内圣外王”的人格 ③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 ④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领袖
⑤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⑥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
A.②①③⑥④⑤ B.②①⑥④⑤③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②③①④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序和句子衔接的能力。文段主要讲中国“圣人”的特点,然后分析其是否可能为王。根据这一思路,①②⑥ 为一层,③④⑤ 为另一层;② 前有连词“但是”,而① 又是对② 的解说,这样可确定⑥②① 的顺序。用排除法可知选C。
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好的文学作品能给人心灵的滋养,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喜爱文学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因为孤独,有人因为穷困,也有人因为富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必然让所有人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而那些真正爱好文学的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在现实中,人们发现了这种说法非常正确;而那些以文学钻营的人,终将一败涂地,失去人生的根基。
① 文学并不一定让所有人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爱好文学的人,并不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以文学钻营的人,并不一定会一败涂地,失去人生的根基。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答题。(不超过20 字。就事论事,不能只谈茶壶)
一个人,挑着两筐茶壶去集市上卖,谁知经过一个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了出来,摔了个粉碎。他头也不回地往前走,这时有人提醒他说:“喂!你的茶壶摔碎了,还不快看看!”他回答说:“既然已经摔碎了,看有什么用呢?”
作者通过卖茶壶人的回答,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已经失去的东西不必念念不忘。(或:对无意间犯的错误不必耿耿于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意。卖茶壶人的话是解此题的关键,“既然已经摔碎了”代表着事情已经发生。“看有什么用呢?”表示看了也无法挽回。答题时,一定要把握话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8.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30个字。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答案:我们必须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提炼语意的能力。通读文段,一、二句为第一层,指出要向西方学习;三、四、五句为第二层,点明学习不能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整个语段的主旨为“我们必须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