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课件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课件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9 06: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学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重难点)
3.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重点)
4.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难点)
运动的小球会停下来
快速转动的陀螺会停下来
思考: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如果我们不再蹬地,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运动或停止运动.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VS
运动靠力来维持
运动不靠力来维持
伽利略
你的观点?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实验思路: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看小车运动的情况.(怎样使小车运动更远?)
活动1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与探究
通过减小运动方向上的力来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而推测出它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毛巾表面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
玻璃表面
纸板表面
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
不同条件:表面不同即摩擦阻力不同
实验器材:木板、小车、纸板、毛巾、斜面、玻璃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
一、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次数 水平面材料 受阻力情况 小车运动距离
1
2
3
纸板
毛巾
较小
较大

较长
观察实验现象
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________。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玻璃


永远运动下去
注意事项:
(1)三次实验必须选择相同的小车是控制变量  
(2)实验时,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目的是:小车到达水平面是速度是相等的.
( 3 )在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变化.
理想实验:实际上,完全没有摩擦是做不到的.此次实验设想完全没有摩擦是一种理想化的推理方法.物理学中叫做“理想实验法”.
伽利略理想实验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摩擦力的缘故.
进一步推测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分析类似实验
牛顿
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牛顿第一定律
(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总”一直不变。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定律解读: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
典型例题
【例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典型例题
【例2】(2021春·扬州期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某时刻所受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
A.仍做圆周运动 B.静止
C.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C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某时刻所受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间的方向和以恒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前倾。
三、惯性
你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吗?
突然刹车时,人为什么会向前倾?
当汽车从停止状态起动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汽车突然启动时,为什么人会向后仰
三、惯性
惯性
不受力
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为什么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
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 “具有惯性”
惯性有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的解释
【例3】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典型例题
C
典型例题
【例4】(2021·宜昌)小东和妈妈周末乘车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东和妈妈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东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驾驶员松开油门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解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质量决定了惯性的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三、惯性
利用惯性的事例
掷铅球
投篮
三、惯性
跳远
紧固锤头
三、惯性
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典型例题
【例5】下列哪些现象不是利用惯性的(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B
课堂小结
一、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匀速变速。)
基础训练P54
1.(2021·岳阳校级一模)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也能静止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基础训练
2.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A.单纯的实验方法       
B.单纯的推测方法
C.数学推导的方法       
D.实验加推测的方法
D
基础训练
3.(2021春·阳春期中)双手端着洗脸盆不动,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C
基础训练
4.关于“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
C.一切物体都将归于静止      
D.一切物体都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C
基础训练
5.(2021·福建)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探究“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下列做法能获得结论的是(  )
A.坚持不懈进行多次实验探究
B.改进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C.调整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D.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
D
基础训练P58
1.如图7-3-8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情况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静止    B.突然刹车   
C.突然开动   D.匀速行驶
B
基础训练P58
2.(2021·长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系安全带的目的是(  )
A.增大惯性      B.减小惯性
C.利用惯性      D.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
基础训练P58
3.(2021·黄岛二模)下列情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地铁站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外
C.运动员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D.汽车在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
C
基础训练P58
4.有一气球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气球中的一物体脱离气球,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
A.立即下落               
B.以原来速度一直上升
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开始下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基础训练P58
5.(2021·枣庄)如图7-3-9是人们采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松动的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的情景,这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一个物体有惯性(  )
A.凳子
B.手
C.锤柄
D.锤头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