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二)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二)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9 08:1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二)教案
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活动,对大数“万”有具体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数感。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并了解计数单位“千”“万”之间的关系。
重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并了解“千”与“万”之间的关系。会数万以内的数。
重点 突破 让学生在情境中知道学习万以内数的必要性,再通过拨珠和数方块活动,理解“千”与“万”的位值关系。再通过引导学生数一数,学会计数万以内的数。
难点 使学生对一万有具体感受。
难点 突破 通过观察生活实际中的事物,结合就近原则来引导学生感受一万的大小。
教法 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
学法 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等具体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计数器,方块。
学生 计数器。
过程 引入 大家好,还记得上节课我给大家看的一组图片吗?(东方明珠塔,珠穆朗玛峰,星空图,鸟类图。) 同学们记性还真好,那么你还记得珠穆朗玛峰的海拨高度吗?(8844米。) 8844这个数字很大了,那么你们知道还有比这个数更大的数吗?是多少呢?(是一万。)
同学们真聪明。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万以内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数一数(二)) 【设计意图】通过与上节课的联系来导人新课,有利于学生初步建立数的连续性的感知,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探新 1.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我们一起来数数。我们先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九千。 师生一起拨珠数数。 现在我们再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千九百。(师生接着数。) 下面,我们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九千九百九十。(师生一起数。) 接下来,我们再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九。 教师提问:当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九时,如果再加1个珠子,会是多少呢?(是一万。) 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追问:看着计数器,这个单位出现在哪里?(在计数单位“千”的前面。) 那也就是说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计数单位“万”。 师生合作探究: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九千九百九十九加一是怎样变成一万的。 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操作:个位加1,九加一满十,向前进一,十位也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再向千位进一,千位满十,再向万位进一。万位上1个珠子,表示一万。
现在我们知道九千九百九十九加一,就是一万。 2.课件出示:这个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000个。) 接着再出示一个大正方体。问:现在是多少?(2000个。)它里面有几个一千?(2个一千。) 接着出示三个,四个,五个·.····九个,分别让学生说出是由几个千组成的。 如果再加一个千,就是几个千了?(10个一千。) 那你们知道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一万个。) 对,是一万个。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10个一千是一万。
3.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独立数一数。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数一数,互相学习检查。 最后集体汇报交流,检查订正。 师:这样一个一个地数很麻烦,我们还可以怎样快速地数?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1)先十个十个地数,当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七时,再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万。(2)先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千九百八十七时,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七时,最后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万。 4.同学们会数万以内的数了,这些大数在我们的生活的哪些地方见过呢?(我们学校约有1300多人。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等。)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九千九百九十九再加一就是一万,得到一万的由来。再通过数10个一千就是一万,明白“千”与“万”这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对这两方面的知识的掌握后,学生数万以内的数就容易得多了。
巩固 1.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边拨边数,用计数器拨至八千九百,再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万。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合作,一个人数,另一个人拨。最后集体交流汇报。 2.出示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2题第一幅图。 仔细看这幅图,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引导学生分层看,先看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再看一片有多少个,最后加单条的和单个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汇报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3页第2题的第二幅图。 (找一位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第3题。按规律数数。 观察两幅图按照所给的数数一数,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幅图:从大到小数,越数越小。每一次数少十个。所以后面的三个数应该是九百八十,九百七十,九百六十。 第二幅图是一千一千地数,后面三个数应该是八千,九千,一万。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让学生对万以内的数有一个更准确地认识和掌握。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百”和“千”的旧知,通过有效的知识迁移,使学生回顾了大数及其相关知识,进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需要改进之处: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过多的注重采用何种手段去教,而忽视了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去学,导致课堂气氛不热情,学生积极性不够。
板书 数一数(二)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 知道“千”和“万”的位值关系。会数万以内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