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6.1 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重庆两江新区天宫殿学校 吴永发
课前练习
1.回顾托盘天平的使用
2.根据例子说一说
手
拿
镊子
力的概念
手
拿
镊子
镊子
移
游码
镊子
夹
砝码
手
调
平衡螺母
物体
物体
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一、力是什么
力的概念
一、力是什么
力的概念
1、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不接触时,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3、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一定能产生力吗?
一、力是什么
力的概念
1、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
5、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力。
×
×
×
×
√
一、力是什么
练一练:
力的概念
产生力的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2)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注意:①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②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
力不可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有施力物体必定有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力的概念
一、力是什么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笔记】
(2)发生力的作用需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
一个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
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力的概念
一、力是什么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
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水
二、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
用手压笔尖,观察手的形状
二、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
形状改变
3、站在滑板上推墙
1、用力敲桌子
2、小车的作用(演示)
实 验
例子:划船、溜冰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同时又是受力物(理解)
即:甲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前练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
力的单位:
简称牛(N)
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
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1N
500N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前练习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前练习
活动2:观察下图,分析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效果。
踢、顶、接的动作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前练习
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
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前练习
A
B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到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前练习
在各点使用不同的力感受一下。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三、力的三要素
F
课前练习
F
=5000N
G
G
FN
四、力的示意图
课前练习
四、力的示意图
在任何科学技术读物中,图都是很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图往往能够把有关现象或过程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给人的印象有时比文字叙述更清楚。
课前练习
观察此图,说说它是如何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F=50N
10N
四、力的示意图
课前练习
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就叫做力的图示。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四、力的示意图
课前练习
注意
1.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2. 力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不能省略不画。
3 .线段的长度必须与比例相符。
4 .必须标出力的大小、单位、有角度的力必须标明角度。
5 .必须画成实线。
四、力的示意图
课前练习
画出题中的力的图示: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粮食。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F=200N
标明力的大小。
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题
课前练习
选定标度。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标明力的大小。
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用图示法将这个力表示出来.
例题
F=80N
20N
课前练习
画出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例题
课前练习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力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小结
课前练习
例1.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
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
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跳板发生 ,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对运动
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
形变
运动状态
课堂练习
例2. 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方向
(a)
(b)
课堂练习
例3.图(a)、(b)表示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
形状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a)
(b)
大熊猫拉竹子的力
课堂练习
B
例4.下列 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的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课堂练习
例5.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D
课堂练习
例7.下列关于力的大小的估计,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00N
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3N
D.一只普通的苹果受到的重力约0.15N
D
课堂练习
例8.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一条弧线吊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 前锋球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
C
课堂练习
例9.游泳运动员用手、脚向后划水,于是人就前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是施力者,自己不受力
B.水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C.运动员是施力者,同时又是受力者
D.运动员在水中前进时不受重力
C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