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堂堂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堂堂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23:1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堂堂练
一、单选题
1. 、两小球分别固定在轻杆的正中间和一端,轻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水平光滑转轴上,让轻杆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如图所示。两球质量均为,轻杆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若系统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
A.小球在经过最低点时的动能为
B.小球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轻杆对小球做的功为0
D.通过最低点时段轻杆的弹力为
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动能随着位移x的变化而改变,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3. 一小球从高空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从下落时刻开始计时,不计空气阻力。若用a、v、t、h、P分别表示小球的加速度、速度、时间、下落高度、重力的瞬时功率,则如图所示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推力大小F随位移大小s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 10 m/s2,则( )
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推力减小到零后才开始做减速运动
B.运动过程中推力做的功为400J
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先变小后不变
D.物体的总位移为10m
5. 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5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 )
A.0.1J B.0.2J C.2J D.10J
6.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从开始对该物块施加大小为的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已知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末拉力的瞬时功率是( )
A. B. C. D.
7. 一个凹形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放置,A、C两点连线水平,B为轨道的最低点,且B到AC连线的距离为h。质量为m的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 = 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已知物体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滑块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B.在B点,滑块处于失重状态
C.滑块一定会从C点滑出轨道
D.滑块一定不会从C点滑出轨道
8. 如图所示,京张高铁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通行时间缩短在1小时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交通保障设施。假设此高铁动车启动后沿平直轨道行驶,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已知动车的质量为m,最高行驶速度km/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驶过程中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B.当动车的速度为时,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从启动到速度为的过程中,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D.由题目信息可估算京张铁路的全长为350km
9. 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冰雪运动逐渐受到人们喜爱。冰壶运动是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的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节冰壶的运动。在某次训练中,运动员以3.4m/s的速度投掷冰壶,冰壶在冰面上滑行30m停下。现该运动员仍以3.4m/s的速度将冰壶投出,其队友在冰壶自由滑行10m后开始在其滑行前方摩擦冰面,使冰面和冰壶的动摩擦因数减为原来的80%,则这次冰壶的滑行距离为( )
A.25m B.32m C.34 D.35m
10.如图(1)所示,客家人口中的“风车”也叫“谷扇”,是农民常用来精选谷物的农具。在同一风力作用下,精谷和瘪谷(空壳)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精谷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简化成如图(2)所示。谷粒从洞口飞出后忽略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处是瘪谷,M处为精谷
B.精谷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比瘪谷短
C.精谷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精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要大些
二、多选题
11.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礼记传》中提到:“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支箭,箭尖插入壶中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已知两支箭的质量,竖直方向下落高度均相等,忽略空气阻力、箭长,壶口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所射箭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6:9
B.甲、乙两人所射箭落入壶口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4
C.甲、乙两人投射位置与壶口的水平距离之比为9:16
D.甲、乙两人所射箭落入壶口时的动能之比为16:9
12.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AC是斜面,AE为圆弧轨道,轨道上、下两端分别与A点和水平面相切。初速度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若已知该物体与斜面、水平面和圆弧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轨道转折处平滑相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刚好到顶点A,则从D点出发时物块的初速度一定也为v0
B.该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ABD滑动到D点的速度大小一定为v0
C.该物体从D点以速度v0出发,沿DEA滑动,则也能恰好滑到顶点A
D.该物体从D点以速度v0出发,沿DEA滑动,则不能滑到顶点A
13.在一次海上消防救援过程中,消防船启动了多个喷水口进行灭火。喷水口所处高度和口径都相同,出水轨迹如图甲所示。其中两支喷水枪喷出水A、B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且最高点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A在空中运动时间较长
B.水A在最高点的速度较大
C.水落到海面时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
D.相同时间内水枪对A做功比水枪对B做功多
14.送餐服务是机器人应用的一个领域,只要设置好路线,将餐盒放在水平托盘上,它就能把餐盒送到指定位置。若配餐点和目标位置在同一直线通道上,机器人从静止开始启动,经40s恰好把餐盒送到目标位置,其运动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餐盒的总质量2.5kg,餐盒与水平托盘始终无相对滑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机器人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
B.机器人加速过程中托盘对餐盒所做的功为1.25J
C.机器人减速过程中托盘对餐盒作用力的大小为0.25N
D.配餐点和目标位置距离为30m
15.游乐场有一种儿童滑轨,其竖直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形轨道,BC为轨道水平部分与半径OB垂直。一质量为m的小孩(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滑下,滑到圆弧轨道末端B点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5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为
B.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为
C.从A到B克服摩檫力做功为
D.从A到B克服摩檫力做功为
三、解答题
16.在竖直平面内的玩具“过山车”滑梯由三段线型轨道平滑连接而成,第一段为粗糙直轨道,第二段为内壁光滑、外壁粗糙的圆轨道,半径,与直轨道相切于B点。第三段为水平直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都为,粗糙段的动摩擦因数为,直轨道与圆轨道相切于点,点与C略错开,如图所示。为圆轨道的水平半径,小球中间有孔,孔径略大于线型轨道的直径,现将小球穿在轨道上,在直轨道上距离B点x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当时,小球只能滑到G点,已知直轨道与水平面成,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求:
(1)小球与直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2)要使小球完成整个圆周轨道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求x的取值范围;
(3)以第(2)问中的最小x处静止释放,在水平直轨道上距离为d处的速度v与d的关系。
17.如图所示,动摩擦因数μ=0.5的水平地面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B、C、D为圆弧轨道上的三个点,B点为最低点,C点与圆心O等高,D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而且D点的切线方向与倾斜传送带平行,已知长度为5R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动摩擦因数也为μ,正以v0顺时针转动,现位于水平面上A处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其质量为m,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1mg,物体运动到C点时撤去外力F,其中AB的距离为L=10R,重力加速度为g,F和v0均为未知。
(1)求水平恒力F的大小。
(2)判断物体能否到达D点,写出判断过程。
(3)讨论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与传送带速度的关系。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A D C B D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D AD BD AB BC
三、解答题
16.(1);(2)时,没有机械能损失;(3)见解析
17.(1)mg;(2)能到达D点;(3)若v0≥vD,摩擦力总功W总=0,若v0<vD,摩擦力总功W'总=﹣3.36mgR+0.4m
PAGE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