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4节科学测量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堂堂练
一、单选题
1.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原因中可能的是( )
A.振幅太小导致测得的周期偏小
B.计算摆长时,只考虑线长,没有加上摆球半径
C.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
D.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
2. 某实验小组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通过计算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A.摆球质量偏大
B.测摆线长时摆线拉的过紧
C.误将n次全振动记录为(n+1)次
D.误将摆线长当成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
3. 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g时,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所测得的g值偏大的是( )
A.小球质量过大
B.摆线太长
C.把悬线长和小球直径之和当作摆长
D.把悬线长当作摆长
4. 马玲同学周末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将单摆固定好,用米尺测绳长,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用秒表测出50个周期的时间然后算出周期T。改变摆长l,重复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后,在坐标纸上做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误将绳长加摆球直径当成摆长
B.如果马玲同学把绳长当成了摆长(没加摆球半径),则用此图像算出的重力加速度偏小
C.如果马玲同学把绳长当成了摆长(没加摆球半径),则用此图像算出的重力加速度不受影响
D.图像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
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因为( )
A.摆球的质量太大
B.测摆长时,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
C.测周期记录全振动次数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摆球上端未固定牢固,摆动中出现松动,摆线变长
6.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北京的重力加速度约为,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学生想到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测量达州的重力加速度,一频闪照相机的频闪周期为,如图所示为学生用该照相机拍得的一张小钢珠自由下落过程中的频闪照片(已旋转为水平放置),现已在刻度尺上标出小钢珠影像在不同时刻所在的位置,根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可知(所有数据保留2为小数)( )
A.达州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B.达州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C.照相机拍摄左边第一个小钢珠影像时,小钢珠的速度为零
D.理论上讲,连续曝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值与频闪周期成正比
7. 下列关于单摆实验过程的具体步骤中,你觉得存在明显问题的是( )
A.将细线穿过金属小球上的小孔,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稍大一点的结,制成一个单摆
B.将单摆平躺在桌上,用刻度尺、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摆线长度和直径,取半径加线长为摆长
C.铁架台放在桌边,使固定的铁架伸出桌面,然后把单摆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
D.当摆动稳定后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并求出周期
8. 实验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次
9.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细线要轻
C.实验时须使摆球可旋转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10.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将摆线长加球的直径当作摆长
B.实验中误将31次全振动计为30次全振动
C.结束计时时,提前按秒表
D.小球做圆锥摆运动
二、多选题
11.打点计时器是力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计时仪器,下列哪些实验现行教材中的设计方案需要用到打点计时器( )
A.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B.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C.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2.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出对应的周期,作出了l-T2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正确测量周期的方法是,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则单摆周期T=
B.图象不过原点是因为测量摆长时,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摆长
C.图象不过原点是因为测量摆长时,把摆线长加上摆球的直径当成摆长
D.利用图象仍然能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或g=,但测量结果会偏大
E.利用图象仍然能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并且不会有系统误差
1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小的
C.实验时,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越大越好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14.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摆球的质量较大
B.测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测摆长时,测量摆线长度并加入小球直径
15.某实验小组成员在进行单摆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 t,则单摆周期为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释放摆球,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同时开始计时
C.某同学建立图像并利用图像的斜率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误将摆球直径当成半径代入计算,即,这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求解
D.如果把摆搬去海拔6000米的高原,摆的周期将变大
三、实验题
16.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作出图像,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在实验中,用一个直径为d的带孔实心钢球作为摆球,多次改变悬点到摆球顶部的距离,分别测出摆球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后,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1)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
A.摆球的振幅过小 B.将计为摆长l C.将计为摆长l D.摆球质量过大
(2)由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取)
17.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尺为10分度(测量值可精确到)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计数一次,当数到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的数值后,画出图像,此图线的斜率_____。(用重力加速度g表示)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4节科学测量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D A B D B B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 ACE AB BD CD
三、实验题
16. B 9.86
17. 2.06 2.25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