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节光导纤维及其应用堂堂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4节光导纤维及其应用堂堂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23: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4节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堂堂练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
2.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列物理学中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如果增大驱动力的频率,则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会增大
B.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位移不一定大于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
C.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大
D.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
3.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B.肥皂泡呈彩色、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都是山于光照射时发生了薄膜干涉
C.“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
D.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 下面四种与光有关的叙述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光的偏振证明了光是横波
C.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所致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则条纹间距变窄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B.图乙∶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来检查人体器官内部,这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C.图丙∶拍摄汽车玻璃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增透膜可以减少反射光的损失
D.图丁∶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蓝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6. 一光纤通信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可看成一段直线,其内芯和外套的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波长越长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C.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D.若紫光以如图所示角度入射时,恰能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则改用红光以同样角度入射时,不能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
7. 光纤通信采用的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如图所示,一复色光以入射角θ0射入光导纤维后分为a、b两束单色光,a、b两单色光在内芯和外套界面发生全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芯折射率小于外套的折射率
B.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
C.在内芯介质中单色光a的传播速度比b大
D.入射角由θ0逐渐增大时,b光全反射现象先消失
8.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应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B.汽车尾灯为红色,是因为红光比其它可见光波长长,易发生干涉
C.照相机镜头镀上一层增透膜,是为了使拍摄的景物呈淡紫色
D.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B.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D.照相机镜头表面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
10.关于光的全反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B.全反射临界角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C.全反射反射率比平面镜反射率高
D.“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二、多选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露珠呈现彩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利用紫外线可以在飞机或人造地球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和监视森林火情
D.照相机镜头上会镀一层膜,有时会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这样做都是为了增加光的透射强度
E.火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越地球,火箭上的人看到火箭的长度比地球上的人看到火的长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新冠肺炎诊断中,要用X光扫描肺部,是因为在电磁波中X光的穿透能力最强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的反射光
C.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
D.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E.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
B.用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这是光的全反射的应用
C.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
E.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
14.光纤是现代通信普遍使用的信息传递媒介,现有一根圆柱形光纤,光信号从光纤一端的中心进入,并且沿任意方向进入的光信号都能传递到另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光从空气进入光纤时传播速度变小 B.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光纤材料的折射率可能为 D.光纤材料的折射率可能为1.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短,颜色不变
B.夜晚人们看到的天上星星的位置总比其实际位置低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一种干涉现象
D.红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大
E.光纤通信利用了全面反射原理,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
三、解答题
16.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内芯的折射率为,一束单色光从图中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求:
Ⅰ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Ⅱ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
17.如图,置于空气中的一不透明容器内盛满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靠近器壁处有一竖直放置的6.0 cm长的线光源.靠近线光源一侧的液面上盖有一遮光板,另一侧有一水平放置的与液面等高的望远镜,用来观察线光源.开始时通过望远镜不能看到线光源的任何一部分.将线光源沿容器底向望远镜一侧平移至某处时,通过望远镜刚好可以看到线光源底端,再将线光源沿同一方向移动8.0 cm,刚好可以看到其顶端.求此液体的折射率n.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4节光导纤维及其应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A C C A A A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E BDE BCD ABC ADE
三、解答题
16.Ⅰ;Ⅱ
17.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