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末综合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末综合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23: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末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两颗卫星a、b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为近地卫星,周期为T,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R,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则a与b相距最远时,至少需经过的时间为( )
A.2T B.T C.T D.T
2.如图所示,将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大球,沿直径挖去两个半径分别为大球半径一半的小球,并把其中一个放在球外与大球靠在一起,挖去小球的球心、球外小球的球心、大球的球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则大球中剩余部分与球外小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  )
A.0.01 B.0.02
C.0.05 D.0.04
3.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并顺利实现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三名航天员均处于失重状态
B.对接过程中,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均可看成质点
C.飞船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航天员对核心舱有压力作用
D.王亚平做“太空欢乐球”实验中,泡腾片在水球内产生的小气泡没有离开水球,是由于气泡及水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月球绕地球公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g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分析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时可不考虑地球引力影响),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5.太阳光自太阳表面到达地球的时间为500s,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则太阳的质量最接近(  )
A.kg B.kg C.kg D.kg
6.如图,质量相等的两颗地球卫星A、B,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则它们运动的周期与和动能与大小关系分别为(  )
A. ; B. ;
C. ; D. ;
7.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执行任务的三名宇航员将在轨驻留六个月。已知甲为地球赤道处的物体,乙为在近地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则(  )
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周期小于乙的周期 D.乙的动能大于甲的动能
8.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假设“天问一号”环绕器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天问一号”环绕器绕火星运动的线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的比值约为( )
A. B. C. D.
9.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遥十三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与叶光富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神舟十三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轨道Ⅰ为空间站运行圆轨道,轨道Ⅱ为载人飞船运行椭圆轨道,两轨道相切于A点,载人飞船在A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若空间站组合体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航天员与载人飞船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翟志刚、王亚平与叶光富三位航天员随空间站组合体做圆周运动过程中,所受向心力大小相等
B.对接前,载人飞船与地心的连线和空间站组合体与地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
C.若载人飞船在轨道Ⅰ、Ⅱ的运行周期之比为,则轨道Ⅱ近地点距地球表面的距离为
D.载人飞船上在轨道Ⅰ、Ⅱ上运行经过A点时向心加速度不相等
10.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6日11时1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E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圆形轨道。另有一卫星,其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资源一号02E卫星轨道半径的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源一号02E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
B.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C.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的动能之比为
D.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1.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绕一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飞船线速度大小的二次方与轨道半径的倒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该图线(直线)的斜率为,图中(该星球的半径)为已知量。引力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的密度为
B.该星球自转的周期为
C.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二、填空题
12.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其中m1、m2为两质点的质量,R为两质点间的距离 ,则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___________。
13.人造地球卫星
(1)______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______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______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地球同步卫星位于______上方高度约______处,因______,也称静止卫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以______的角速度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______。
14.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于飞行器的张角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的密度为________。
15.已知地球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在赤道上空一颗相对地面静止的同步卫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___(用以上三个量表示)。
16.某科学家估测一个密度约为1.5×103kg/m3的液态星球是否存在,他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它的自转周期,假若它存在,其自转周期最小值约为_____s.(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
17.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否相同?第一宇宙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18.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登录火星成功,标志着我国对外太空的研究更进一步。假设在火星上用一根绳拉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轨道半径为L的圆周运动。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时,绳上拉力恰好为0.已知火星半径为r,引力常数为G,只考虑火星的引力,忽略火星的自转。求:
(1)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火星的质量M。
19.如图所示,由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aA;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3)沿着椭圆轨道从A到B的时间tAB。
20.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km。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由此能否估算出月球球心到地心的距离?若能,请用公式表示月地距离的大小,并指出公式中各量的大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C
6.A
7.A
8.C
9.C
10.D
11.A
12.
13. 1957 1970 钱学森 赤道 36000km 相对地面静止 相同 相同
14.
15.
16.1×104s
17.一般不同。由得,第一宇宙速度v=,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值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半径R,与卫星无关
18.(1);(2)
19.(1);(2);(3)π
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