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当动车加速时( )
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
B.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D.到达终点的运动员无法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3.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时,总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机投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炸弹脱离飞机时,炸弹的速度为零
B.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具有惯性
C.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受到向前的推力
D.惯性与速度有关,炸弹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4.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
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5.“一个小男孩轻轻吹出一口气,蒲公英飞上了鸟巢的上空”。联系相关物理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静止,受力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由静止变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物体在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6.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突然向右水平抽动瓶子时,相对瓶子而言,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B.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C.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D.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7.下列交通提示用语和惯性无关的是( )
A.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 B.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C.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 D.遵守交规,请系安全带
8.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 )
A.继续向左运动 B.从左向右运动 C.竖直向下运动 D.静止不动
9.2020年3月8日,国际乒联卡塔尔公开赛中,国乒以总成绩4冠1亚完美收官。值得一提的是,赛前马龙召集所有参赛队员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献给武汉抗疫前线,如图所示为马龙参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击球时,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B.拍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拍的力
C.球拍将球击出后,乒乓球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运动
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0.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气阻力
B.人站在沼泽地上会下陷,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过程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11.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返回地球。在返回舱返回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所携带月球土壤的惯性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小张同学行走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张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当他的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______,所以身体向前倾倒。
13.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图所示,有了头枕,能减小因______对司机造成的伤害;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______(均选填“撞上前车”或“被后车撞”)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14.高速公路上常常会见到“限速”或“保持车距”的提示牌。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限速”和“保持车距”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情况下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___不能及时停住而造成交通事故。炎热的夏日,驾车行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常常会看到公路远处似乎有“积水”,“积水”中还有汽车、电线杆等物体的倒影,如图所示;但行驶至该处时“积水”却消失了。这种现象称之为“公路蜃景”,是由于光通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___________形成的。
15.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条定律。这也说明了力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综合题
16.如图所示,小球在水中上浮.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7.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学中关于运动和力的研究.
(1)对“运动和力关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思辨认为:_______________.
②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
③英国科学家____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著名的惯性定律.
(2)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状态或静止状态.
(3)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先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先在物理学中成为共识.
18.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请在图中黑点O处作出小车在棉布上向右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
(2)根据如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19.小明在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还跟别的因素有关吗?他查找到如下资料: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
阅读上文,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快慢除了与物体_____大小有关外,还与物体的_____大小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答: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_____,使自身的_____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在本文第一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中所控制的量是:两车受到的_____相同和两车的_____改变相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当动车向右加速时,由于惯性,液体会向杯子左边运动,即变得左高右低,液面相当于顺时针转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则入射角变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也会变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ABC.惯性是物体的本质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否受力无关,故A正确,BC错误;
D.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炸弹被扔出后,炸弹不会受到向前的推力,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和飞机相同的速度,还将会继续向前飞行,炸弹飞行时,速度会发生改变,速度不为0;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动车减速,杯中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杯中水面向前倾斜,入射光的方向不变,所以入射角变大,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大而变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B
【解析】
【详解】
A.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是不改变的,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可以由静止变运动,也可以由运动变静止,且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是力,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静止物体有惯性,运动物体也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因为水和金属球具有惯性,需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当突然向右水平抽动瓶子时,水和金属球向瓶子的左方运动,水会将气泡挤向瓶子运动的方向,即右方,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转弯时,乘客的脚和汽车地板一起改变了运动状态,而乘客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摔倒,所以“汽车转弯,请坐稳扶好”,是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
B.靠右行驶只是一个交通规定,与惯性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与惯性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车如果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人要系安全带,与惯性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本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一直保持静止;原本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秋千荡到左边最高点的一瞬间,其速度为零,此时一切外力全部消失,秋千将在此位置一直保持静止。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A.击球时,乒乓球受拍子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说明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故A项正确;
B.拍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B项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本身属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乒乓球受到惯性的作用,球拍将球击出后,乒乓球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故C项错误;
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所以乒乓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项错误。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力,故A错误;
B.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故B错误;
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车内人员带来的危害,故C错误;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1. 运动 不变
【解析】
【详解】
[1]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返回地球,在返回舱返回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返回舱是运动的。
[2]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返回舱返回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
12. 脚 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解析】
【详解】
[1][2]小张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行走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他的脚停止了运动,即他的脚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向前倾倒。
13. 惯性 撞上前车
【解析】
【详解】
[1]当车突然加速时,人的头部由惯性会向后仰,容易对颈部造成伤害。有了头枕,可以阻挡头部后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当车在行驶过程中撞上前车时会突然减速,由于惯性人会在车内向前运动,容易发生碰撞。有了安全带后,可以拉住人不至于大幅度前倾,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14. 惯性 折射
【解析】
【详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限速”和“保持车距”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情况下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惯性不能及时停住而造成交通事故。
[2]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斜射)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公路蜃景”,是由于光通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15. 牛顿 不是
【解析】
【详解】
[1]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是否运动与受力与否没有关系,只有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才需要受力的作用,故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6.
【解析】
【详解】
小球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而浮力竖直向上,小球在水中上浮,则浮力应大于重力,如图所示.
17.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①用力推物体物体运动,停止用力物体静止,亚里士多德根据这个特点得出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②伽利略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小车运动越来越远.并进行进一步的推理,斜面绝对光滑,摩擦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③牛顿有进一步总结前人的经验,得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故答案为 (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3). 牛顿 (4).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5).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点睛】(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得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不断修改得到的.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三个阶段.
(2)能设计实验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和推导牛顿第一定律.
(3)正确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
18. D
【解析】
【分析】
先判断小车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做出解答.
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验,经过合理的推理得出.所以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
【详解】
(1)小车在棉布表面向右运动时,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如图:
(2)①②③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只有④是不可能保证其不受任何阻力作用,因此只有④是实验推论;故选D;
19. 受力 质量 减小质量 运动状态 牵引力 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
(1)[1][2]从题意“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中可以获悉,控制的是受力相同,而改变物体的质量,结果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情况并不相同。说明了物体运动状态快慢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2)[3][4]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5][6]因为资料中提到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以及空车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某一速度,而装满货物的车在较长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因此控制两车受到的牵引力和运动状态的改变量相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