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课一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课一练(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9 08:2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0.3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小明设计了一款“智能照明灯”,其电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光线较暗时灯泡自动发光,光线较亮时灯泡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
B.当光照强度增强,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小
C.当光照强度减弱,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D.灯泡应设计在A和B两接线柱之间
2.医用外科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下列“吸”的现象中,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光滑的瓷砖
B.密蜂飞行时,能“吸”引花粉
C.电磁铁“吸”引铁钉
D.表面光滑的两个铅块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3.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直实存在的
B.地理S、N极与地磁S、N完全重合
C.电磁铁磁性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D.可自由转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4.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墨墨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A端为S极
B.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右
C.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增强
5.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图中的GMR是巨磁电阻。在电源电压U不超过指示灯额定电压的条件下,闭合开关S1、S2,则(  )
A.电磁铁A端是S极
B.向左滑动滑片P,指示灯会变亮
C.向右滑动滑片P,GMR两端的电压减小
D.电磁铁产生的磁感线不管外部还是内部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6.如图所示,电磁铁的右下方有一铁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铁块从电磁铁的右下方运动到正下方的过程中,滑片P逐渐向a端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
B.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
C.铁块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变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有关
B.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C.磁体周围的磁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是不存在的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8.法国科学家阿尔贝 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 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图中GMR代表巨磁电阻,在磁场中,其阻值随磁场的逐渐变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1、S2,下列说法中(  )
①电磁铁左端为N极
②电磁铁的正上方放一小磁针,静止后S极指向右方
③将滑片P向b端滑动,电磁铁磁性变强
④将滑片P向a端滑动,指示灯亮度变强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9.物理学是培养同学们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列物理问题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B.伏安法测电阻
C.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D.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0.如图所示,R0是一个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是电阻箱(已调至合适阻值),它们和继电器组成自动控制电路来控制路灯。白天灯熄,夜晚灯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流过R0的电流较小
B.给路灯供电的电源应接在b、c两端
C.如果将R的阻值调大一些,傍晚时路灯比原来迟一些亮
D.电源电压减小后,傍晚时路灯比原来早一些亮
二、填空题
1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最早是丹麦物理学家______发现的,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______极(选填“南”或“北”)附近。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使螺线管通电,A螺线管的上端相当于磁体的______极,可以观察到左边弹簧______,右边弹簧______(后两空选填“伸长”“不变”或“缩短”)。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方向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2.如图所示的测量汽车流量的装置,当红外线照射到光控开关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有汽车经过时会挡住红外线,光控开关闭合,电子计数器计数一次。红外线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种电磁波;图中电磁继电器相当于一个______(填“开关”或“电源”);当电流通过线圈DE时,电子计数器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计数。
13.小刚去超市,走到电梯前发现电梯运动较慢,当他站在电梯上时又快了起来。该电梯的电路如图所示(R是一个压敏电阻),当人站在电梯上,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则电磁铁磁性变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衔铁与触点___________(选填“1”或“2”)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快。
14.如图所示的智能照明电路,天黑时灯泡L自动发光,天亮自动熄灭。该电路自动控制是利用了丹麦物理学家______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是光敏电阻,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______;若想 L在傍晚发光的时间提前,可将R1的阻值______。
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左,则电源的左端为________极。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________。
三、综合题
16.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 R 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 =3 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 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 mA 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1)继电器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 ______ 效应原理工作的。
(2)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 ______ Ω,此时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 ______ mA。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 ______ ,继电器的磁性将 ________ (后面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 ______ (选填“A”或“B”)相连。
(4)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 ______ (选填“N”或“S”) 极。
1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磁化与磁记录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magnetization)。
铁棒和钢棒本来不能吸引钢铁,当磁体靠近它或者与它接触时,便有了吸引钢铁的性质,这就是被磁化了。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等物质在磁化后,磁性能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可以做成永磁体,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录音机的磁带上就附有一层硬磁性材料制成的小颗粒。
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强弱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时,磁带上的小颗粒被强弱不同的磁化,于是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
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放音磁头中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电流经过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这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磁记录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录音带,录像带,电脑中的磁盘,打电话的磁卡,银行的信用卡,还有磁卡式车票等等,都是用磁来记录信息的.磁记录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是电磁铁,电磁铁适合用______(选填“软”或“硬”)磁性材料制成;
(2)两根缝衣针,一个按扣,一只大头针和一块橡皮,就可以做一个指南针。用橡皮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这就是一个小指南针,如图所示。如果图中指南针静止下来后,针尖指南,那说明针尖被磁化成了______极(选填“N”或“S”);
(3)录音机在把声信号变成磁信号的过程中,要先把声音转变成______;
(4)通过磁化实现的磁记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时也会带来麻烦,如彩色电视机显象管磁化后色彩失真。结合生活经验再列举一个磁化会带来麻烦的事例,并说出避免措施。
事例:______;
措施:______。
18.(1)下水井盖的丢失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提示路人注意安全,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利用一元硬币代替铁质井盖是因为两者都属于______(填“绝缘体”或“导体”)。当井盖丢失时,灯泡发光报警;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继电器的动触点与______(填“上”或“下”)静触点接触,电磁铁的上端是______极。
(2)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老师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
①实验中是通过电磁铁_____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②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③根据如图2所示的情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动平衡车
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它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电动平衡车采用站立式驾驶方式,通过身体重心和操控杆来控制车体运行,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行驶。下表为某品牌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锂电池能量密度 0.25kW·h/kg 自重 12kg
锂电池的总质量 2kg 最大载重 90kg
每个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350 W 舒适速度 可达18km/h
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 75 % 陡坡 15°
(1)如图甲所示,科技兴趣小组为平衡车设计的转向指示灯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6V,指示灯 L1、L2的规格均为“6V 6W ”,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不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单刀双掷开关S 与“1”接通后,左转指示灯L1会亮暗交替闪烁。在上述过程中,左转指示灯L1两端实际电压 UL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①当单刀双掷开关 S 与“2”接通时,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右转指示灯 L2发光_______(填“较亮” 或“较暗”)。接着,衔铁被吸下,触点 A 与 B 接通,电磁铁和电阻 R0被短路,右转指示灯 L2发光______(填“较亮”或“较暗”)。此时,由于电磁铁中没有电流通过,衔铁被弹簧拉上去,触点 A 与B 分离,电磁铁中又有电流通过,随后电磁铁又将衔铁吸下,如此循环,右转指示灯 L2会亮暗交替闪烁。
②单刀双掷开关 S 与“1”接通,触点 A 与 B 分离时,电磁铁上端是_______极。
(2)若小明体重是 88kg,他驾驶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以 1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 0.1 倍,当耗能为锂电池总储存能量的 50%时,则每个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为______W,平衡车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km。(锂电池的总储存能量=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锂电的总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故A错误;
B.当光照强度增强,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大,故B错误;
C.当光照强度减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电流减小,则磁性变弱,故C错误;
D.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大,则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电磁铁的磁性弱,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被拉起,灯泡自动发光,说明灯泡在A和B两接线柱之间,故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A.塑料吸盘能吸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强,与题意中带电吸引轻小物体不同,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于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电磁铁“吸”引铁钉,是利用磁铁能够吸引铁的性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表面光滑的两个铅块挤压后会“吸”在一起,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磁感线是科学家为了形象的表示磁场,通过想象而描绘出来的线,所以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
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相反,且与地球的两极并不完全重合,故B错误;
C.电磁铁产生磁场强弱的因素与电流大小和螺线管的线圈匝数多少有关,故C错误;
D..物理学规定: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因此可自由转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也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故A错误;
B.电磁铁的B端是S极,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即N极水平指向左,故B错误;
C.该实验表明了电能生磁,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磁铁,故C错误;
D.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强,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示知,闭合开关S1,则电流由电磁铁的B端流入,A端流出,据安培定则知,电磁铁的A端为N极,故A不符合题意;
B.同时闭合开关S1、S2,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磁性变强,而巨磁电阻的阻值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那么巨磁电阻所在电路的电流变大,指示灯变亮,故B符合题意;
C.两开关都闭合,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磁性变弱,则巨磁电阻的阻值增大,而指示灯的电阻不变,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巨磁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磁感线在电磁铁外部是由N极出来,回到S极,而在电磁铁的内部,是由S极出发回到N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滑片P逐渐向a端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故A错误;
B.电流从电磁铁的下侧接线柱流进,用右手定则判断出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B正确;
C.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对铁块产生向上的吸引力,所以铁块对地面的压力变小,但受力面积不变,压强,所以铁块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变小,故C错误;
D.铁块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地面对铁块的摩擦力变小,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和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和铁芯的有无都有关,故A、B错误;
C.磁体周围的磁场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的确存在,故C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①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①正确;②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所以电磁铁外部的磁感线从左端出发回到右端,电磁铁的正上方放一小磁针,静止后S极指向左方,故②错误;③将滑片P向b端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③错误;④将滑片P向a端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则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小,灯泡所在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则灯泡变亮,故④正确,则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解析】
【详解】
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在探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要使用控制变量法;伏安法测电阻时,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要控制通电时间、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同,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要使用控制变量法;故只有伏安法测电阻时使用的实验方法与 其他三种实验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白天,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R和R0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I=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白天流过R0的电流较大,故A错误;
B.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白天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小,电路中的电流值大,衔铁被吸下,静触点与c接通;晚上时的光线暗,光敏电阻的阻值大,电路中的电流值小,所以静触点与b接通。所以要达到晚上灯亮,白天灯灭,则给路灯供电的电源应接在ab之间,故B错误;
C.如果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大一些,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磁性变弱,吸引力变小,傍晚时路灯比原来早一些亮,故C错误;
D.电源电压减小后,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磁性变弱,吸引力变小,傍晚时路灯比原来早一些亮,故D正确。
故选D。
11. 奧斯特 南 N 伸长 缩短 无关
【解析】
【详解】
[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证实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
[2]地磁场与地理的南北极相反,但也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差异,所以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3][4]根据安培定则可知,A螺线管的上端相当于磁体的N极,不管螺线管的上端极性如何,铁块都会被吸引,所以左端的铁棒会伸长。
[5]根据安培定则可知,B螺线管的上端相当于磁体的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右端的弹簧会缩短。
[6]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方向无关,但是与螺线管上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
12. 是 开关 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电磁波的范围很广,除了人眼能感觉到的可见光外,大部分光是人眼是感觉不到的,如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所以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
[2]由图可见,当电磁铁工作时,会接通电路,故电磁继电器相当于一个开关。
[3]当电流通过线圈DE时,电磁铁具有磁性,使得动触点和下面的静触点接触,使得BC电路处于闭合状态,电子计数器开始计数。
13. 强 2
【解析】
【详解】
[1][2]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人站在电梯上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变大,电阻变小,使得左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就会把衔铁吸引下来,于是就和触电2接触,此时工作电路中没有串联定值电阻R1,所以工作电路中电阻小,电流大,电动机转速就快。
14. 奥斯特 减小 变大
【解析】
【详解】
[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由题知,天黑时灯泡L自动发光,天亮自动熄灭,即光照强度较小时,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衔铁被弹簧拉起,触点闭合,受控电路工作;所以,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3]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若想L在傍晚发光的时间提前,即在光敏电阻阻值较小时,可将R1阻值变大,从而使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衔铁被弹簧拉起,触点闭合,受控电路工作。
15. 正 减弱(变弱)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道,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向左,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四指弯曲指示电流的方向,则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16. 磁 70 30 减小 增大 B S
【解析】
【详解】
(1)[1]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2)[2][3]由乙图知道,热敏电阻40℃对应的阻值为70Ω。由欧姆定律知道,此时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
[4][5]分析图象知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知道,电路中电流就会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就会增大。
(3)[6]由题中“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所以,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B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A相连。
(4)[7]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线圈的下端P的极性是S极。
17. 软 S 强弱变化的电流 磁卡消磁而不能使用 磁卡分离放置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电磁铁要求通电时产生磁性,而断电时应迅速退磁,所以应该采用软性材料。
(2)[2]地球是巨大的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极(S),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北极(N)。针尖指南,所以针尖是S极。
(3)[3]录音机在把声信号变成磁信号的过程中,要先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即把声音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再把电信号转化成磁信号。
(4)[4][5]银行卡中含有磁性材料,磁性材料记录了信息,磁卡被消磁后,无法读出信息而不能使用;防止办法:磁卡分离放置。
18. 导体 下 N 吸引大头针的多少 增加 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解析】
【详解】
(1)[1]电路中利用一元硬币代替铁质井盖是因为两者都是用来导电的,都属于导体。
[2][3]当井盖丢失时,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磁铁失去磁性,继电器的动触点与上触点接触,灯泡发光报警;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继电器的动触点与下触点接触,灯泡不发光,表明没有危险;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线圈的上端的极性是N极。
(2)①[4]磁性的强弱是直接看不出来的,可以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认识其磁性强弱,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磁性越强。
②[5]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越强。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
③[6]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甲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多,说明甲的磁性强,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甲缠绕的线圈的匝数多,便得出: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19. 较暗 较亮 N 250 6.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开关S与“2”接触时,电磁铁中电流通过,灯L2与R0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此时L2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6V,即小于其额定电压6V,所以L2不能正常工作,发光较暗;衔铁被吸下后,R0被短路,电路中只有L2连入电路,L2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6V,L2正常工作,发光较亮。
[3]由图知,电流从电磁铁下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是N极。
(2)[4]总重力为
G总=m总g=(m车+m人)g=(12kg+88kg)×10N/kg=1000N
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以电动机的牵引力等于阻力为
F=f=0.1G总=0.1×1000N=100N
动力来源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所以每个电动机平均输出功率
[5]电池提供电能用来做功的能量
W=50%×75%×0.25kW·h/kg×2kg=0.1875kW·h=6.75×105J
平衡车行驶的路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