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9 09: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余音绕梁 B.尘土飞扬 C.桂花飘香 D.大雪纷飞
2.下列现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粉笔用力捏碎变成粉末,说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B.大雪四处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之间在有斥力
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  )
A.分子的个数很多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没有空隙
4.疫情期间,教室每天都会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毒,喷洒完消毒水的教室过段时间还会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落英缤纷 B.夏天,槐树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寒风瑟瑟
6.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书法课上,教室里弥漫着墨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通常情况下,炒菜比腌菜入味快,说明分子热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
D.“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碎片间的距离太大,超过了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7.美丽的岳池,景色怡人,以下岳池美景之地,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低坑瀑布,水帘洞天
B.金城山色,雾锁金门
C.银城花海,十里飘香
D.美丽翠湖,碧波荡漾
8.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絮纷飞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漫天
9.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受温度影响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
C.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 D.热水中加入冷水变成温水属于扩散现象
10.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闻到菜香
B.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二、填空题
11.体积足够大的水杯中装有1L水,小明再向该水杯中倒入1L酒精后,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L,是因为___________。
12.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发现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原因是______,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______。爱美的女医生照镜子时不小心把镜子摔碎了,发现“破镜难重圆”,原因是______。
13.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14.夏日清晨,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会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阳光照在露珠上,一会儿露珠就不见了,这是______现象。第(第二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5.“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2021年中国滨海梨花节如约而至(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_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在做永不停息地________运动。中午时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________。
三、综合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取10N/kg):
高压锅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图为高压锅的构造,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锅内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表一:
表一:
p/ 1.0 1.4 1.8 2.2 2.6 3.0
t/℃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在高原地区,气压比平均气压要低,表二是一组高度与对应气压的信息:
表二:
高度h/km 大气压p/×105
0 1.01
0.4 0.97
0.8 0.92
1.4 0.86
2.0 0.79
( )
(1)煮饭过程中可以闻到米香,这说明__________;
(2)用高压锅煮粥,灭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
A.灭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灭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还在沸腾
C灭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打开锅盖后锅内气压比原来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灭火后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3)水平桌面上的高压锅,锅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而积是向锅中加入0.5kg的水,锅对桌面的压强增加________Pa;
(4)高压锅排气孔面积为大气压强为限压阀的质量为0.16kg,则锅内最高水温可达_______℃;
(5)请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约为______Pa;当高度为3000km时,已到了大气层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___Pa;
(6)用这种高压锅在西藏高原地区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需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限压阀的质量;
(7)若在锅盖上再安装一套相同的排气孔和限压阀,则锅内最高水温将_____(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17.近年彭水一中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夏天整个校园处于雾气缭绕之中,犹如人间仙境;能容纳上万人的中心广场的四周绿树成荫;初中部后的水池倒映着假山,虚实连成一片;冬夜清晨漫步在两旁树叶布满露珠与霜的校园步道上,听见同学们的读书声响彻云霄;夜晚,教室的灯光伴随学生一个又一个充实的晚自习时间。不觉感叹,一中真好!请参照示例写出刚提到的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漫步校园步道。
物理知识:相对于地面,人是运动的。
物理现象: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的很快,不会停下来(如图所示为每隔相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花粉小颗粒的位置,然后依次连线得到观测记录图).花粉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若悬浮的花粉颗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颗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颗粒又向其他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花粉小颗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布朗运动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的运动.
A.分子 B.原子 C.花粉小颗粒
(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___________(选填“有规则”或“无规则”)的.
(3)根据本文中及你所学过的知识,下面的设计方法中能够加快布朗运动的是______.
A.将光学显微镜更换为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B.提高水的温度
C.换用体积更小的花粉颗料
D.减少水的质量
19.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类曾做过许多猜想,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1)我们现在知道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内部是由带正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组成的,这两种粒子统称______;
(2)真理的得出经历了前辈的艰辛探索,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这两个观点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3)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______模型,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______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初二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理模型有______(举一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余音绕梁是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不是分子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尘土是大颗粒,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桂花飘香,是气味分子在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大雪纷飞,雪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粉笔用力捏碎变成粉末,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分子用肉眼看不到,粉末肉眼能看到,与分子无关,故A错误;
B.分子运动是无法直接用眼睛看到的,大雪飞扬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此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错误;
D.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且斥力较气体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喷洒药水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的药水气味,是由于药液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春天,落英缤纷,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槐树飘香,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秋天,落叶飘零,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寒风瑟瑟,说明空气流动形成风,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
【详解】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教室里弥漫着墨香,这是扩散现象,原因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热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炒菜比腌菜入味快,是因为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较剧烈,盐分子在菜中扩散的快;而腌菜时温度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较缓慢,盐分子在菜中扩散的慢。以上说明分子热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子间的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过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消失了。“破镜难以重圆”,就是因为碎片间的距离太大,超过了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消失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低坑瀑布,水帘洞天,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城山色,雾锁金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银城花海,十里飘香,是花的香味分子的扩散现象,故C符合题意;
D.美丽翠湖,碧波荡漾,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柳絮纷飞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荷花飘香是香气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黄沙扑面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雪花漫天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扩散得越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扩散现象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过程,说明分子在不停得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气味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热水中加入冷水变成温水,是热量的传递,与分子的运动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A.炒菜时闻到菜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雪花漫天飞舞,是雪花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是因为沙土小颗粒悬浮在水中造成的,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小于 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析】
【详解】
[1][2]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12. 分子间有空隙 做无规侧运动 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发现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说明酒精和水彼此进入对方,原因是分子间有空隙。
[2]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有酒精的分子飘到我们鼻子里,说明酒精分子在做无规侧运动。
[3]爱美的女医生照镜子时不小心把镜子摔碎了,发现“破镜难重圆”,是因为断裂处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13.见解析
【解析】
【详解】
萝卜有咸味是因为盐中的氯化钠分子进入萝卜中,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所以炒菜时,温度较高,分子运动较剧烈,氯化钠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所以使萝卜具有相同的咸味,炒菜时所用时间更短。
14. 引 汽化
【解析】
【详解】
[1]当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会使得两滴水珠合成更大的一滴,故该现象可以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阳光照在露珠上,露珠受热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
15. 扩散 无规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分析】
【详解】
[1][2]能闻到梨花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3]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中午温度升高时,花香会更浓郁。
16.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125 140 0.9×105 0 增大 不变
【解析】
【详解】
(1)能闻到煮饭的香味,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高压锅锅内气压大,沸点也高,用高压锅煮粥,粥的温度会在100℃以上.当给锅加热时,粥会沸腾;当停止加热时,粥会停止沸腾;但当给它立即用冷水冷却时,锅内的气压会立即减小,粥的沸点也会随之减小,由于粥的温度在停火一瞬间仍然是高于100℃,所以粥重新沸腾,故C正确,ABD错误;
(3)锅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ΔF=ΔG=Δmg=0.5kg×10N/kg=5N,
锅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4)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F=G=mg=0.16kg×10N/kg=1.6N,
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锅内气压:p′=p0+p=1.0×105Pa+1.6×104Pa=2.6×105Pa,从表一中得出高压锅内温度:t=140℃;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依次找出五个点,用线连起来,就做成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成规律性的变化,结合图象可以看出: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为0.9×105Pa;当高度为3000km,已到了大气压的边缘,上方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压,大气压的值为0Pa;
(6)可以增加限压阀的质量来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沸点;
(7)若在锅盖上再安装一套相同的排气孔和限压阀,高压锅内能够产生的最大压强不变,锅内最高水温将不变.
17.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2]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能闻到花香。
18. C 无规则 BC
【解析】
【详解】
(1)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所以说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
故选C.
(2)根据题意,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的很快,所以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3)根据尝过的知识可知:当分子运动越剧烈时,布朗运动也越快,所以提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布朗运动;
当使用更小的花粉颗粒时,分子运动所想起的布朗运动也会越快.
故选BC.
19. 质子 中子 核子 错误 枣糕 核式 光线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这两种粒子统称为核子。
(2)[4]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非“嵌着葡萄干的面包”或“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即后面两个观点是错误的。
(3)[5][6]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枣糕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建立物理模型。
[7]初二阶段,如研究光现象时,用“光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里的光线是物理模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