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2.3 太阳能
一、单选题
1.关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归根结底来自远古时期的太阳能
B.自然界中水能的循环再生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空调将室内空气的内能转移至高温的室外需要消耗电能
D.热水自然变凉,能量自发的从高温物体转移至低温物体
2.“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由如图的“着陆器和由它搭载的“月球车”组成在月球背面着陆后,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与地球保持联系。“月球车”与“着陆器”分离,为了适应月球地面的特殊状况,“月球车”安装了6个车轮,下面关于“嫦娥四号”描述正确的是( )
A.“嫦娥四号”着陆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月球车”用汽油机来驱动
C.“月球车”安装了6个车轮是为了减小对月面的压力
D.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嫦娥四号”提供能量
3.我省首座“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该充电站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屋顶发电板发电,这种能源是
A.石油 B.天然气 C.太阳能 D.风能
4.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供人们使用。在现有技术下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 )
A.内能 B.电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核燃料
6.现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以及电能。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化石能源 B.地热能属于一次能源
C.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D.核能属于二次能源
7.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8.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以下物理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机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可一直插在通电的插座上
B.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
D.“5G技术”世界领先,该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无线电波是电磁波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C.室内照明用的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D.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时,其电阻突然变为0,此种状态的石墨烯为超导体
10.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30秒,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天和核心舱与火箭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B.震耳欲聋是指轰鸣声的响度很大
C.在预定轨道飞行的天和舱受力平衡 D.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11.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在竖直向上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B.北斗卫星在竖直向上加速升空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C.北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不再具有惯性
D.北斗卫星的太阳能帆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2.2021年5月天舟二号升空与天宫空间站顺利完成对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内不能用声音交流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供空间站使用
C.天舟二号在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D.天舟二号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村民正在用太阳灶烧水的情景,这个太阳照是利用凹面镜对太阳光的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来增加水的内能,将水烧开,所利用的太阳能是来源于太阳内部原子核的___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
14.2021年5月15日,“天向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祝融号”火星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______(填“裂变”或“聚变”)。地面控制中心通过______波向它发出指令。
1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我国探索太空计划再上一层。
(1)与“光年”定义一样,太阳发出的光运动大约8光分传播至月球,这意味着在月球上观测到太阳上的景观大约是________分钟前发生的。太阳内部时刻在发生着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月球绕地球运动时__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地球的引力。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月球速度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2016年9月15日我国用火箭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_______(比热容/热值)高,“天宫二号”上 的太阳能电池帆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天宫二号”有一整套燃料加注装置,若补充热值为1.4×108J/kg的燃料50 kg,则这些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
三、综合题
17.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电源工作的一种新型动力车.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8m2,天气晴朗且接收板正对阳光时,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钟能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1000J,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2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10A。
(1)太阳能属于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______;
(3)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 ______ 能,若转化效率是80%,且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所获得的牵引力是150N,则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m/s。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级镜子发电站
中新社敦煌2018年12月27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 中国首个百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27日在甘肃敦煌建成,这是全球聚光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储热罐最大、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百兆瓦级光热电站技术的国家之一(如图所示)。
该电站年发电量将达3.9亿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释放相当于1万亩森林的环保效益,同时可创造经济效益3至4亿元。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占地7.8平方公里的场区内,逾1.2万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260米高的吸热塔,如同盛开在戈壁上的巨大“向日葵”。白天,电站吸热塔顶部形成的璀璨光点在数十公里外可见,成为当地一景。电站镜场总反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每当阳光普照大地,定日镜就会将万束光线反射集中到吸热塔顶部,对熔盐进行加热,部分热熔盐进入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为千家万户送去清洁能源,部分热量存储在熔盐罐中,为日落后满负荷发电积蓄能量。
(1)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是把 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 能;
(2)定日镜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经凹面镜 ______ 后会聚在集热器上;
(3)光热发电的优点是 ______ 、 ______ 。(说出两条即可)
19.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太阳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能有6×10 17 kWh.
(1)太阳内部发生的是什么反应?利用的什么能? _______
(2)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水电站的发电功率可达1 820万千瓦.请计算,地球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多少个三峡水电站全负荷运转的发电量? _______
20.近年来,宜昌市着力打造生态能源示范村,新增太阳能热水器4000多台.如图所示某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3m2,假设某天有效光照时间为6h,每平方米太阳的平均辐射功率为2.4×106J/h,将热水器内初温为15℃的水温度升高到7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率为50%)
(1)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工作效率为60%,把相同质量的水从15℃加热到70℃,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节约多少千克液化石油气?________(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4×107J/kg)
(2)人们利用太阳能,除了转化为内能之外,还有“光电转换”,即利用_____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还有“光化转换”,即通过_____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1.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
全球首段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2017年12月28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光伏路面全长1120米,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装机容量峰值功率为817.2kW.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参与测试的一名中巴车司机说:“路面的感觉和平常高速一样,刹车距离和平常路面一样.”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
报道称,这光伏滑路面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预留的信息化端口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等措施,能更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公路变成”充电宝”,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智见公路的先行案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交章中有个物理量的单位有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2)简要描述“新型材料”的特性;
(3)光伏高速公路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三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B.地球上的化石能源都是太阳能转化来的,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的另一个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空调将室内空气的内能转移至高温的室外需要压缩机运转,压缩机运转需消耗电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热水自然变凉,能量自发的从高温物体转移至低温物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A.“嫦娥四号”着陆过程,自身的质量没变,但高度越来越低,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A错误;
B.汽油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无法燃烧,月球车“月球车”不是用汽油机来驱动的,而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故B错误;
C.“月球车”安装了6个车轮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球面的压强,故C错误;
D.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嫦娥四号”提供能量,故D正确。
故选 D。
3.C
【解析】
【详解】
“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A.石油是化石能源,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是化石能源,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C.分析可知这种能源是太阳能,符合题意;
D.风能也可以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
【详解】
A.太阳能可知直接转化为内能,例太阳能热水器,故A正确;
B.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例太阳能电池,故B正确;
C.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化学能,例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煤、石油、核燃料会越来越少,有用尽的一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自然界中几乎取之不尽,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是化石能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所以化石能源以及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都属于一次能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C.电能需要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最终还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为人类所利用,造福于人类。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得,须经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电能是二次能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解析】
【详解】
A.硅光电池板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
B.硅光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故C错误.
D.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8.A
【解析】
【详解】
A.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座上会发热,易引起火灾。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则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力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5G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解析】
【详解】
A.原子是由居于中间位置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故A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
B.太阳内部是在超高温的条件下发生核聚变释放能量,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
C.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它有五大特性,其中有一个是导电特性;室内照明用的LED灯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知,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时的石墨烯为超导体;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人是听不到的,故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不属于超声波,故A错误;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正确;
C.在预定轨道飞行的天和舱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时刻发生变化,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处于非平衡状态,故天和舱受非平衡力作用,故C错误;
D.天太阳能帆板正常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
【详解】
A.北斗卫星在竖直向上加速升空过程中,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B错误;
C.凡是具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故C错误;
D.北斗卫星的太阳能帆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
【详解】
A.天宫空间站内由供宇航员呼吸用的氧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宇航员能用声音交流,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供空间站使用,故B正确;
C.天舟二号升空的过程中,需要加速运动,而质量不变,动能变大;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故C错误;
D.天舟二号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后,绕地球转动,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13. 会聚 热传递 聚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利用凹面镜对太阳光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才是发散作用。
[2]只涉及了能量的转移,故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3]所利用的太阳能是来源于太阳内部原子核的聚变。
14. 可再生 聚变 电磁
【解析】
【详解】
[1]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是可再生能源。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天问一号”发出指令。
15. 8 核聚变 受 增大
【解析】
【详解】
(1)[1]“光年”是形容光在一年内所走过的路程,则由此推断“光分”是形容光在一分钟内走过的路程,太阳发出的光运动大约8光分传播至月球,则可知,这意味着在月球上观测到太阳上的景观大约是8分钟前发生的。
[2]太阳内部时刻都在发生着核聚变。
(2)[3]由万有引力可知,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地球的引力,做圆周运动。
[4]月球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质量不变,则速度增大。
16. 热值 电 7 ×109 J
【解析】
【详解】
[1]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常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因为同质量的液态氢能够放出更多的热量。
[2]“天宫二号”上 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进行利用。
[3]50 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17. 可 15% 机械 6.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2)[2]转化为的电能为
W=UIt=120V×10A×1s=1200J
接收的太阳能总量为Q=8000J,所以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3)[3]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若转化效率是80%,则每秒钟转化为的机械能为
1200J×80%=960J
也就是电动机的功率为960W,根据公式P=Fv,可得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
18. 光(太阳) 电 反射 清洁无污染 可储能
【解析】
【详解】
(1)[1][2]由题干可知,吸热塔通过收集太阳能,将塔内的传热介质加热为高温高压蒸汽时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由蒸汽推动汽轮机可知蒸汽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根据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可知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太阳能热塔式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为太阳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2)[3]由题干及图可知,定日镜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在集热器上。
(3)[4]储热型塔式光热电站电力品质好,可直接并网;可储能,可调峰;能够连续稳定发电;太阳能利用率更高;污染更少。
19. 核聚变反应,利用的是核能 3.75×10 6
【解析】
【详解】
①太阳能够释放的能量很多,主要取决于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向外界不断的释放光和热,利用了核能.
②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水电站的发电功率可达1820万千瓦,全年的发电量为
,地球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全负荷运转的发电量的个数为个.
答:①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利用的是核能;
②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水电站的发电功率可达1820万千瓦.地球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个三峡水电站全负荷运转的发电量.
【点睛】本题考查了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电功单位的换算以及功率计算,难点是年发电量的计算.
20. 0.9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光合作用(植物)
【解析】
【详解】
(1)每台每天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是:W太=2.4×106J/(h m2)×6h×3m2=4.32×107J,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率是50%,由 知道,水吸收的热量是:
Q吸=η1W太=50%×4.32×107J=2.16×107J,
都把相同质量的水从15℃加热到70℃,则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工作效率为60%,由知道,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6×107J,
由Q=mq知道,需要燃烧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是: =0.9kg,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节约0.9kg液化石油气;
(2)“光电转换”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化转换”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1.见解析所示
【解析】
【详解】
(1)功率的单位是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故题目中的错误“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应该为“100万千瓦时”;
(2)由题中信息知:“新型材料”的特性为:摩擦力大,保证轮胎不打滑;
透光率高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
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电;
磁感应线圈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
(3)①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辆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
②阳光穿透它达到中层的光伏发电组件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③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若将预留的金属线圈与太阳能电池相连,线圈中会用电流,电流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