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7.1 力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图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甲图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B.乙图撑杆跳高运动员对杆的力
C.丙图斧头对木柴的力 D.丁图苹果下落受到的重力
2.下列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4.下列事例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力使弓形变 B.力使跳板弯曲
C.力使弹簧伸长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
5.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关于力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必然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6.力是物体对物体作用,所以( )
A.施力物体必然不是受力物体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可以不直接接触
D.个别物体只受力而不施力
7.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Ⅱ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
C.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 D.用力将饺子捏成不同的造型
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有时候也可产生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自然界中有些力可以脱离物体而产生
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有时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自然界中有些力可以脱离物体而产生
D.用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0.拔河比赛是一种广泛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学校班级间进行联谊活动时,拔河比赛更能展现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假设甲乙两个队在某次比赛时,其中乙队取胜,则甲乙两队的拉力( )
A.两队拉力一样大 B.甲队拉力大
C.乙队拉力大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游泳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用手和脚向______划水,人就会向_____运动(以上均选填“前”或“后”),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的。
12.在水平桌面有一圆柱形水杯,杯的重力和杯对桌面压力不同的要素是___________(填力的一个要素)。如图甲在杯后放一画有箭头的纸条,往杯中倒入适量水,透过水杯,看到一箭头改变了方向和大小(如图乙)。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13.如图所示是赛场上中国队队员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的情景,这一现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橡皮筋可以被拉长,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4.如图所示,物体沿着理想光滑的斜面下滑,试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请将物体受到的力都画在重心上)____
15.如图所示,射箭时将弓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此时弓对箭产生了弹力作用。离弦的箭最后要落地,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
三、综合题
16.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请你将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共同点。
(1)运动员锻炼臂力时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2)不断用力抽打陀螺,陀螺就会越转越快;
(3)用脚挡住滚动的铅球;
(4)杂技演员从高处落在蹦床上,蹦床凹陷。
效果①:相同的是______,效果是______;
效果②:相同的是______,效果是______。
17.孔明灯升空过程中,若灯体积不变,加热灯内空气过程中,孔明灯内的气体的质量_____,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若孔明灯正在加速升空,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灯受力示意图.(实心点O代替灯)
( )
18.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并且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愿望.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的英姿,请问:
(1)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________,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和力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3)若不穿舱外航天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活动?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一条理由.
答: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橡胶颗粒,是为了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摩擦力.
(5)飞船在进入地球同步椭圆轨道时,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飞船的____能减少,速度将______.
19.某物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________知识来解释.
(2)实验后小星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星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
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________(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每一次充入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3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_______有关的猜想是否正确的.
(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弓在人的拉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B.撑杆跳高运动员对杆的力,使杆发生形变;
C.斧头劈木柴时,斧头对木柴的力改变了木柴的形状;
D.苹果下落受到的重力,改变了苹果的运动状态。
由此可知,D选项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D。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图中缺少摩擦力的示意图,故A错误;
B.物体在斜面上自由滑下,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B正确;
C.沿斜面向下推动物体,此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图中缺少摩擦力的示意图,故C错误;
D.物体靠惯性滑上斜面,不受推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的重力等,故A错误;
B.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B错误;
C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因此有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详解】
A.力使弓形变,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力使跳板弯曲,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力使弹簧伸长,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如空中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一个物体即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不可能只受力,而不施加力,故AD错误;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在水平面上静止轻轻相互接触的小球,故B错误;
C.有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可以不直接接触,比如重力就是非接触处力,故C正确。
故选C。
7.A
【解析】
【详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如力能将物体拉伸、扭曲、弯折、压缩;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物体受力后动静的变化、快慢的变化、方向的变化。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
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将饺子捏成不同的造型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不可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故B错误;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任何力都不可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沿弧线飞行,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必须同时存在两个物体,因此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两个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前提是必须先产生力,如果两个物体仅仅是接触,并没有发生形变,那么它们之间就不会产生力,当然就不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然界中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产生,故C错误;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用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在拉乙的同时,乙也会给甲一个反作用力,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乙胜利的原因是乙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甲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后 前 相互
【解析】
【详解】
[1][2][3]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在游泳比赛时,运动员要改变运动状态克服水的阻力向前运动,需要受到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需要向后方划水即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则水会给人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人就可以向前运动了,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同时变大,同时变小,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12. 力的作用点 投影仪
【解析】
【详解】
[1]杯的重力受力物是杯子,作用点在杯子的重心上,杯对桌面压力受力物是桌面,力的作用点在桌面上。故不同的因素有力的作用点。
[2]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如图所示,下面的箭头的变成了倒立、放大的实像,故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投影仪。
13. 运动状态 形状
【解析】
【详解】
[1]中国队队员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排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橡皮筋可以被拉长,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4.见解析
【解析】
【详解】
物体一定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物体沿着理想光滑的斜面下滑,不受摩擦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
15. 形状 重力
【解析】
【详解】
[1]在力的作用下,弓变弯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因为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又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射出去的箭由于重力的作用最终会落回地面。
16. 1、4 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2、3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解析】
【详解】
(1)将弹簧拉力器拉长是改变了弹簧的形状;(2)陀螺越转越快说明了陀螺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3)用脚挡住滚动的铅球,铅球由运动变为了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4)蹦床凹陷说明蹦床发生了形变.1和4是相同的,都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2和3是相同的,都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1、4;力使物体发生形变;2、3;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思路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的分析能力,要求我们能够区别开力的两种效果,是一道基础题.
17. 变小 变小
【解析】
【详解】
[1][2]孔明灯内气体缓慢加热直到灯刚好能升空,灯罩外形大小保持不变,此过程灯罩内的空气体积不变,空气膨胀溢出,质量变小,根据公式可知,孔明灯内的气体密度变小;
[3]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孔明灯正在加速升空,浮力大于重力,灯受力示意图如下:
18. 不变 变小 相互的 运动状态 不能 太空没有大气压或者太空温度太高(太低) 增大 势 增大
【解析】
【详解】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改变,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变小.
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不穿舱外航天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不能走出舱外活动.
因为太空没有大气压、太空温度太高(太低).
(4)“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橡胶颗粒,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5)飞船在进入地球同步椭圆轨道时,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高度变小,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速度将增加.
19.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塞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大小 塞子的塞入深度 保持其它的情况不变,只改变装入瓶内水的体积,重复实验比较发射高度
【解析】
【分析】
(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水火箭上升高度还会与受到阻力有关,据此猜想;
(3)从表中内容看出,改变塞子插入的深度影响了塞子上升的高度,据此判断;
(4)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让瓶中水的体积变化,其他的因素不变,再做实验验证.
【详解】
(1)高压气体给水和橡皮塞一向下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瓶向上的力使瓶升空;
(2)水火箭上升高度会与塞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大小有关;
(3)表中瓶塞塞入的深度不同,火箭上升的高度不同,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塞子的插入深度有关的猜想是否正确;
(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要保持其它的情况不变,只改变装入瓶内水的体积,重复实验比较发射高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