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7.3 重力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身高16m B.质量40kg
C.所受重力400N D.1min心跳75次
2.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这期间他们要锻炼身体,以下方式中有效的是( )
A.引体向上 B.做俯卧撑 C.举哑铃 D.原地蹬自行车
3.同材质的甲、乙两木块,其质量之比为3∶2,则( )
A.甲、乙的重力之比为2∶3 B.甲、乙的重力之比为1∶1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1 D.甲、乙的密度之比为3∶2
4.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在水平窗台时的情形,若发现重锤偏向左侧,则可判断窗台( )
A.右高左低 B.左高右低 C.左右相平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跳板的弹力将运动员弹起,此过程不能说明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像,这种图像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可以用来描述( )
A.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匀速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7.如图,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数据中事实符合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为500N B.物理书一张纸的厚度为1mm
C.初中生投掷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g=9.8N/kg可知1kg等于9.8N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C.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所受重力约为50N
B.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教室内温度约为25℃
C.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50kg
D.学生在校园内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1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B.两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效果就相同
D.重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1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13.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_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________.
14.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使小树的______发生了改变,使落叶的______发生了改变。树叶最终落到了地面,是由于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
15.飞机越轻越容易起飞,因此制造飞机身的材料就要选用________较小的铝合金。
16.物体由于______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在地球表面附近,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__牛。我国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了土壤样本到地球,这过程中,土壤样本的质量______,重力______(后两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嫦娥五号探测器由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4部分组成,总量达8200kg。探测器被发射到目标位置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从距月面15km处开始,经15min降落至月球表面。安全降落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进行月球采祥,然后将携带的国旗在月面展开后成功解锁分离。此后,着陆器留在月面,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从月球表面起飞,进入环月轨道后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合体进行对接,并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随后,上升器再次分离,成为环月飞行的“卫星”,轨道器将会再护送返回器一程。最终,独自携带1731g月球样品的返回器先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然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后跳起来,之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才安全返回地球(如图)。
(1)总质量为8200kg的探测器在地球上时,它的重力为___________N(g=10N/kg);
(2)1731g的月球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上升器离开月球时,相对于月球表面,发动机喷气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选填“上方”、“下方”或“水平方向”)喷出。这一过程运用的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的___________的。
18.阅读短文回答: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取10N/kg)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
A.用秒表测时间
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D.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
(3)一个在地面上20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多少________N;
(4)假如地球失去重力,设想一个情景: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用绳子从水中提升物体的情景.若已知物体的质量为250 kg、体积为0.1m3,g 取10 N/kg.求:
(1)物体的重力_______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____.
(2)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______和缓慢提升物体时绳子所受的拉力____.
(3)凭你的力气无法直接将该物体提出水面,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措施,并在图中画出具体措施的示意图_____.
2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稳度
平放的砖和竖放的砖都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但是,它们的稳定程度不同。竖放的砖容易翻倒,而平放的砖不容易翻倒,显然平放的砖比竖放的砖更加稳定。我们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物体的稳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这样的研究课题。
他还看到天平等仪器都有较大的底座,所以提出了猜想,稳度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重心;二是物体的底面积。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他找了一些形状完全相同但重心高度不同的几个物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重心离地面的高度/cm 10 20 30
稳度 好 一般 差
实验二: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给它们安装上不同面积的底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底座的面积/cm2 200 400 600
稳度 差 一般 好
通过实验,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得出了结论,在实验中他还发现,所谓底面积不一定是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是物体的“底”在地面上所围成的面积,如照相机的三角支架与地面所围成的三角形:
(1)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____,底面积越_____,其稳度越好;
(2)依据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__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3)试列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此结论增大物体稳定性的物品或例子______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探月之旅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部分构成,探测器将会以四器组合体、着上组合体、轨返组合体等不同姿态进行飞行。
嫦娥五号探测器被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后,在经历地月转移、两次近月制动和环月飞行后,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上组合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轨返组合体)成功分离,探测器被分成了两部分。轨道器携返回器留轨运行,着陆器载上升器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时,着陆器配置的降落相机拍下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下降过程中的影像图并传回。
为获得尽可能丰富的月球样品,嫦娥五号探测器采用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采样方式,且在多个地点进行采样,并将月球样品封装保存至上升器所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准时点燃引擎,携带月球样品进入预定环月轨道。上升器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逐步靠近上升器,并在12月6日5时42分以抱爪方式捕获上升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随后,上升器将月球样品容器转移到了返回器上。12月6日12时许,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顺利在轨分离。12月12日9时54分,轨返组合体经历了环月等待和月地转移入射,成功进入月地转移轨道。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许,在距离地球约5000公里的高度时,承担运输任务的轨道器与返回器成功分离。携带着月球样品的返回器独自“归家”。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顺利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取得成功。
(1)着陆器上的降落相机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虚像”),在下降过程中,降落相机所成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上升器将采集的月球样品容器转移到返回器上后,月球样品的质量将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3)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在环月飞行轨道上以抱爪方式交会对接后,以______为参照物,上升器是运动的;以_____为参照物,上升器是静止的;
(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假若月球对样品的吸引力为2.885N,则样品的质量为______kg(地球上重力常数g取10N/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C.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0kg左右,重力为
故BC正确,BC不符合题意;
D.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5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
【详解】
因为同一物体在太空上比在地球上轻很多,宇航员和物体都处于一种失重状态,引体向上、做俯卧撑、举哑铃都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而原地蹬自行车,可以借助抗阻锻炼装置进行肌肉力量的锻炼。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AB.由可知
故AB不符合题意;
C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甲和乙是同材质的木块,所以密度是相同的,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由于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锤线始终在竖直方向,发现重锤偏向左侧,表明右边高,左边低。
故选A。
5.C
【解析】
【详解】
A.跳板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使运动员向上运动,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板受到运动员的压力作用变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跳板的弹力将运动员弹起,不能说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符合题意;
D.运动员给跳板一个向下的力,跳板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由图像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不是弹簧的长度,因此不可以用该图像描述,故A符合题意;
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可以用该图像描述,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可以用该图像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一个定值,成正比关系,可以用该图像描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解析】
【详解】
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运动员的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AC.图A中重力的方向是错误的,故A错误;
BC.图B和图C中重力的作用点是错误的,故B错误;
D.图中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左右,故A符合题意;
B.物理书10张纸的厚度约为1mm,一张纸的厚度为0.1mm,故B不符合题意;
C.体育课上投掷的铅球质量在为4kg左右,实心球的质量比铅球的质量小,约为2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A.g=9.8N/kg表示每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N,质量与重力表示不同物理量,无法作比较,故A错误;
B.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其实只是地球引力的一个分力,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是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B错误;
C.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而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不在几何中心上了,故C错误;
D.由大量实验证明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量的估测,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见量分析求解。
【详解】
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受重力约为500N,故A项不符合题意;
B.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教室内温度约为25℃,故B符合题意;
C.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学生在校园内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所以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
B.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错误;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故C错误;
D.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故D错误。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A.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上,而圆心不在圆环上,故B错误;
C.人用浆向后划水,水受力的同时,水反过来对船施力,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拳头也会受到棉花施加的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3. mg 竖直向下 重心
【解析】
【详解】
[1]因g=,则物体的重力为G=mg.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14. 形状 运动状态 重
【解析】
【详解】
[1][2]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使小树形的状发生了改变;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使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树叶最终落到了地面,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15.密度
【解析】
【详解】
飞机的体积一定,由密度公式变形m=ρV可知,制造飞机身的材料的密度越小,飞机的质量越小,由G=mg可知,质量小则重力小,越容易起飞。
16. 地球 9.8 不变 变大
【解析】
【详解】
[1]地球对地球周围的所有物体都有引力的作用,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2]根据重力计算公式可得1kg物体的重力为
[3] [4]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位置、温度、状态等因素无关,故从月球上带回了土壤样本到地球质量不变,但月球对其周围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故其重力会变大,是月球表面的六倍。
17. 82000 不变 下方 相互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探测器在地球上的重力
G=mg=8200kg×10N/kg=8.2×104N
(2)[2]质量的大小与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空间无关,所以月球样品从月球到地球其质量不变。
(3)[3][4]上升器离开月球时,向下喷气,然后受到向上的力而向上升空,这个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 受到 不变 C 188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
【解析】
【详解】
(1)[1]根据短文可知,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仍然存在;所以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受到重力作用。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与位置无关,人造卫星在太空和在地球上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2)[3]用秒表测时间,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三个实验均与重力无关,所以可以在完全失重空间中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与重力有关,无法让弹簧伸长,故不能在完全失重空间中进行实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由题知,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时
一个在地面上20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
G′=mg′=20kg×9.4N/kg=188N
(4)[5]假如地球失去重力,物体不受地球的吸引,那么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
19. 2.5×103N 1.0×103N 1.0×103N 1.5×103N
【解析】
【详解】
(1)物体的重力为:
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为:
缓慢提升物体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3)凭你的力气无法直接将该物体提出水面,利用我们学过的省力的机械进行设计:
如利用杠杆提升物体;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如图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20. 低 大 下 不倒翁、台灯等
【解析】
【详解】
(1)[1][2]通过实验表明重心越低,底面积越大,稳定性越强。
(2)[3]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强,所以货车应把货物装在下层。
(3)[4]不倒翁根据降低重心的原理设计,台灯是根据增大底座面积来增强稳定性。
21. 实像 变大 不变 月球 轨返组合体 1.73
【解析】
【详解】
(1)[1][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在下降过程中,物距减小,降落相机所成的像将变大。
(2)[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上升器将采集的月球样品容器转移到返回器上后,位置改变,月球样品的质量将不变。
(3)[4][5]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在环月飞行轨道上以抱爪方式交会对接后,以月球为参照物,上升器相对于月球的位置发生改变,上升器是运动的;以轨返组合体为参照物,上升器相对于轨返组合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4)[6]因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样品的重力
G=6G月=6×2.885N=17.31N
样品的质量为
≈1.73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