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化学
科粤版(2024)
九年级下册(2024)
旧版目录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30 15:52:05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一、单选题
1.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丝,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2.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合金的元素必须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
B.铝热剂(铝粉+金属氧化物)是铝合金
C.将镁粉和铝粉混合即可得镁铝合金
D.合金也具有金属的特性
3.下列物品中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青铜奔马 B.铁狮子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钛合金人造骨
4.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5.根据所给信息和图示,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 B C D
《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这里的石油指的是一种油脂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A B.B C.C D.D
6.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该金属不适合的用途是( )
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蚀性
2500℃[ 3g/cm3 与钢相似 良好 良好 优异
A.焊接金属 B.用于通讯设备 C.制造外科手术刀 D.制造航天飞机
7.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器物硕大,工艺复杂,堪称我国青铜艺术史上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 )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8.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坚固耐磨
B.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熔点很高,不易熔化
9.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10.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He中Na为+1 价,He 为-1价
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 2:1
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11.《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
A.磁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12.如下图,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只有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C.两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D.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铁
C.金刚石硬度小
D.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煤
14.下列有关合金叙述正确的是
A.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高 B.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C.钢是含碳量在2%~4.3%的铁合金 D.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15.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青铜、黄铜的硬度大于铜
C.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其成分金属强
D.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
16.下列材料属于金属的是( )
A.玻璃 B.合成橡胶 C.铁 D.陶瓷
二、综合应用题
17.随着我国深潜器“蛟龙”号考察任务(考察可燃冰的海底出口)顺利完成,我国的“蓝鲸1号”在南海首次试采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也获得圆满成功。
(1)蛟龙号的大部分材料由钛合金构成,这是因为它____;(多选)
A.抗腐蚀性优于不锈钢 B.密度小、机械性能好 C.导电性好、硬度大
(2)“蓝鲸1号”钻井平台使用了燃油发电机,则其发电时的能量转化全过程是____;“蓝鲸1号”整体用钢达40000多吨,在钢铁焊接时,常使用焊药(氯化铵)在加热时除去钢铁表面的氧化物(视为氧化铁),使焊接更加牢固,同时生成金属单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一种常见液体和氯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
(3)可燃冰被认为是比天然气还要清洁的能源,与煤、汽油、柴油等能源相比,可燃冰燃烧会减少______(至少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可极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
18.下图是家用豆浆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 ______ (选填一种 物质编号),
(2)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硬度 ______、熔点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4)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打磨的,打磨的过程是 ______变化 ;
(5)用操作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 ______ 操作.
19.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高铁开通运营,有效延伸我市发展空间。下列与高铁有关的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
A 橡胶密封件 B 铝合金车体 C 碳纤维复合材料防火壁板 D 铁轨
(2)人们大量使用黄铜而不是纯铜,是因为黄铜硬度比纯铜硬度_________(填“大”或“小”)。
(3)兴趣小组探究长期放置在空气中铜表面生成“铜绿”的原因。实验装置及现象如下。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序号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
①说明铜生锈需要水的一组实验是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②通过实验证明铜与H2O和___________反应产生“铜绿”。
(4)我国炼铜技术源远流长。
①我国古代记载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___________,其中FeSO4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现代炼铜的新工艺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其原理之一为: 。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兴趣小组取32.0gCuO粉末,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填“加热样品”或“通一段时间CO”)。
②从环境保护角度,该装置缺少___________。
③若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B增重11.0g,此时固体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若缺少C装置测得数据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若32.0gCuO完全被还原成Cu,装置B增重多少克?(写计算过程)____
20.钢铁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_。
(2)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将m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2.8 g。①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滤液B的成分是_______。②原氧化铜的质量m=_______g。
21.同学们对三星堆遗址的Ⅱ号青铜神树展开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科研人员对Ⅱ号青铜神树座进行过如下测定。
①用光谱仪测定金属材料成分,得到如下数据:含Cu75.1%,含Sn5.6%,含Pb16.2%。
②用X行射仪测定树座外侧铜锈成分为碱式氯化铜【Cu2(OH)3C1】。
【分析研究】
(1)铸造铜树时,在铜中加入锡和铅会使材料的熔点________(选填“降低”、“升高”)。
(2)青铜器中的铜在氯离子等作用下,生成活性很强的氯化亚铜(CuC1)。CuC1易与O2、H2O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碱式氯化铜【Cu2(OH)3C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同学们发现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也会锈蚀生成“铜绿”【Cu2(OH)2CO3】
【实验探究】
为探究生活中某锈蚀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并回收铜。
查阅资料:①
②
实验设计:取铜样品(假设除铜和铜绿外,不含其它物质),设计甲、乙两方案。
方案甲:
(3)所得固体经操作Ⅰ、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6.4g,其中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4)滤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方案乙:
(5)步骤Ⅰ中铜绿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A、CO2和H2O,过程中还有另一个化合反应也生成黑色固体A,黑色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6)步骤所得铜中往往含有少量的Cu2O。检验铜中含有Cu2O的实验方法为: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铜中含有Cu2O。
(7)步骤Ⅱ还原16.0g黑色固体A,得到Cu和Cu2O的混合物共ag。则a的值范围为12.8g
【实验反思】
(8)①方案甲中,若所得固体在空气中进行加热干燥,则测得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还可能有哪些操作因素也会导致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产生偏差_________(任写一点)
②方案甲中,若需对所得滤液中的铜进行回收,则可以加入一种稍过量的金属,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任写一个)
(9)小组同学针对如何将方案乙中氧化铜全部转化为铜单质展开讨论。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条件是影响转化的重要因素,你认为: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任写一点)
22.“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能源、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如图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
①她将上图电池中各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写一例即可)
②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碳粉(少量碳粉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制备高纯硅和二氧化硅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C发生了___________反应。
(Ⅱ)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高纯二氧化硅,可利用反应②制备,同时生成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A
7.C
8.B
9.A
10.C
11.B
12.B
13.A
14.D
15.D
16.C
17. AB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6NH4Cl+4Fe2O3△6Fe +3N2↑+12H2O+2FeCl3 -3价变为0价 SO2、CO、NO2
18. c或e 增大 降低 e 物理 过滤
19. AC 大 a d O2和CO2 浅绿色 硫酸亚铁 H2O 通一段时间CO 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方法也得分) 32:3 偏大 设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7.6g。
答:装置B增重的质量等于生成CO2的质量为17.6g。
20. 生铁 3Fe+2O2Fe3O4 Cu、Fe FeSO4、H2O 16
21.(1)降低
(2)4CuCl+O2+4H2O=2Cu2(OH)3Cl+2HCl
(3) 过滤 36.6%
(4)Cu2+、H+
(5)CuO
(6)固体的量减少,溶液变成蓝色
(7)解:设16.0g氧化铜完全转化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x
=
x=14.4g
答:得到Cu和Cu2O的混合物的质量最多为14.4g。
(8) 偏大 所得固体没有洗涤或转移固体时有洒落
(9)提高反应的温度、增大CO的通入量
22.(1)D
(2) 铜或锌 在空气中加热
(3) 氧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
7.2 物质溶解的量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7.4 结晶现象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8.1 溶液的酸碱性
8.2 常见的酸和碱
8.3 酸和碱的反应
8.4 常用的盐
8.5 化学肥料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1 有机物的常识
9.2 化学合成材料
9.3 化学能的利用
9.4 化学物质与健康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