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3 化学能的利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H2 B.CO C.CH4 D.CO2
3.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甲醇(CH3OH)一氢气能源体系如图的研究。下列关于该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
B.有望解决氢气应用中存和输送的瓶颈问题
C.经压缩机形成高压氢过程中分子间空隙变小
D.原位制氢过程指将CH3OH分解成H2和CO2
5.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6.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7.在实验室里,利用下列物质和装置制取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制取氧气
B.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二氧化锰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8.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热值高,推力大
B.反应方程式是
C.绿色无污染
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9.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10.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1.可作绿色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氢气 D.一氧化碳
12.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电解水:2H2O2H2↑+O2↑
13.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1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15.大数据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16.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氢能
B.核能
C.石油
D.风能
二、综合应用题
17.(1)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活性炭、干冰、酒精三中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开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
③净水器中常用作吸附剂的是______。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请说出一种人类正积极开发使用的新能源______。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转化的方程式为:,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
(3)加油站为了防止火灾采取了如下措施,其中合理的是______(选项可能不唯一)。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
18.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CO2的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能源的开发、CO2的“捕集”与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1)氢能源开发,2021年4月科技部与山东省签署“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
①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条)。
②光伏发电可为电解水制气提供电能,光伏发电用到的高纯硅可用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CO2的“捕集”,如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集”CO2的主要技术流程。
①“捕集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优点是________。
②写出高温反应室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CO2的利用。
①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__。
②超临界CO2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CO2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19.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
A 石油
B 天然气
C 太阳能
D 煤
(1)一种新能源汽车以氢气燃料电池为动力,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结合图中信息判断,工作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是____ ,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通入过量氧气的目的是____。
(2)新能源汽车制造时许多地方都应用铝合金。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 SiO2)中提取金属铝的流程如下:
①铝土矿中不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 。
②流程中进行“系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③含Al2O3 50%的铝土矿10.2t,理论上可制得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t。
(3)新能源汽车配备的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发生强烈碰撞,叠氮化钠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钠并放出氮气,使安全气囊打开。写出叠氮化钠在撞击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装置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
③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用微型实验装置“W”形玻璃管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对比a、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_____
②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什么?_____
(3)某趣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气密性良好。
①先向广口瓶中加稀盐酸至碳酸钙粉末恰好全部溶解。关闭活塞,震荡,观察到气球变大。然后再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广口瓶中,关闭活塞,震荡,观察到气球变小且广口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引起气球变小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小明将废液过滤,并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滤液的溶质组成为Na2CO3、NaCl,你认为滤液的溶质组成还可能是什么_____?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
(4)某同学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0 g,加入二氧化锰1.0 g,待完全反应不再有气体逸出时,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2 g。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1.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
(2)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1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
①反应I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的H2O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
③我国学者开发出促进反应Ⅲ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图2是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过程中间产物_______(填化学式)、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3OH)和水。
(3)23g酒精充分燃烧,最多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22.2019年12月16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上了太空。随着这两颗卫星的升空,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1)“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弧焊(如图)是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在钨电极与焊件间产生的高压电弧放热,熔化焊丝或焊件的一种焊接技术。
①金属钨作电极是利用了金属钨的导电性和______;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______。
②如果在没有保护气的情况下焊接金属,可能导致焊接不牢,原因是______。
(2)“长征三号乙”的第一、二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3)“长征三号乙”的第三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直流电源______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应用并不广泛的原因是______(答一条即可)。
(4)北斗卫星的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A
7.C
8.D
9.C
10.D
11.C
12.C
13.A
14.C
15.A
16.C
17. 酒精 干冰 活性炭 石油 太阳能(合理即可) CO ABC
18.(1) 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多) SiO2+2CSi+2CO↑
(2)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CaCO3CaO+CO2↑
(3) 1:2 BD
19. C H2 使氢气充分反应 SiO2 除去铁离子(或分离出氢氧化铝) 2.7
20. 2KClO32KCl+3O2↑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温度达到着火点 停止通入氧气,改通氮气 2NaOH+CO2═Na2CO3+H2O NaOH、NaCl、Na2CO3
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广口瓶中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我的猜想正确
②向步骤①所得的溶液中加酚酞试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5%
21.(1)煤、石油、天然气
(2) 分解反应 1:2 CO
(3)解:设最多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答:最多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22. 熔点高 不活泼 生成金属氧化物 CO2 负 制取成本高(贮存与运输困难等,合理答案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