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下 9.3 溶液的浓度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2.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3.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4.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g氯化钠
B.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C.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广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5.实验室用密度为、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 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的量筒量取多少的浓硫酸?
A. B.
C. D.
6.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
7.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
9.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没通电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溶液的质量为,通电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5%,则电解水的质量为( )
A. B. C. D.
10.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2.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3.硝酸钾可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现将 2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 200g 10%来用于培植营养液,则需加水( )
A.80g B.300g C.120g D.100g
1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20℃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36%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1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列有关溶液及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在T℃时,某物质A的溶液,若蒸发掉5克水时,析出A(不含结晶水)2克;若蒸发掉10克水时,析出A 5克。则T℃时,A的溶解度为40克
C.室温下,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为10mL
D.现要配制10%的稀硫酸2940g,用98%的浓硫酸进行稀释,需加水2640g.
二、综合应用题
17.防范新冠疫情依然重要,需要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随身携带的酒精湿巾或酒精喷雾用时室内充满酒精气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2)在疫情期间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沾有油污的手,可使用洗洁精清洗,洗洁精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kg
(4)84消毒液因诞生于1984年而得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频频进入公众视野 当时在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今地坛医院)研制出了一种消毒液,经过多次研究,3000多次实验,上百次的配方的调整,这种消毒液能够快灭活肝炎病毒,起初它名字叫‘84肝炎洗消液’后来才更名为‘84消毒液’.下面是“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的生产流程图以及次氯酸钠的相关性质
①标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_ 。
②操作(1)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
③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
④84消毒液如何保存 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及部分药品(药品自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常温下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 中固体逐渐减 少,发生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 化。C 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
(4)有同学称取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样品,加入 到盛有 146.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 量减少了 0.3g,请问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9.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1)要使过程Ⅰ中反应速率加快,可采用的措施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过程Ⅰ中需加入试剂为______(填化学式)。
(3)过程Ⅱ中进行过滤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固体C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6)为了得到纯净的海绵铜,过程Ⅲ中过滤后应______、干燥。
(7)电池铜帽为铜锌合金。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帽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下:取铜帽样品10g放入烧杯中,然后把4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烧杯中,其反应的情况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铜帽样品的质量/g 8.7 7.4 M 6.5
表中的M的值为______,此铜帽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0.盐酸是实验室常见的溶液,也是常用的化学试剂。
(1)用37.0%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配制100g3.7%的稀盐酸。
①浓盐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名称),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②需要浓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结果精确到0.lmL。下同)、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
(2)取等质量的锌片和锌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①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过程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1.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只写一种原因).
(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5)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配制16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2.镁是重要的国防金属,充分利用海边的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和卤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下:
(1)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⑤电解熔融状态的C得到金属镁的过程,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3)某校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步骤③的反应,将氯化镁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113.7g水中,再将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根据有关数据完成下列计算:
①M点对应的纵坐标应为______。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B
6.A
7.D
8.B
9.D
10.B
11.D
12.A
13.C
14.C
15.A
16.D
17. 酒精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乳化作用 2 过滤 避光密闭
18. 长颈漏斗 ①②⑦⑧ CaCO3+2HCl=CaCl2+H2O+CO2↑ 物理 变红 7.5%
19. 搅拌或增大硫酸浓度等 H2SO4、O2 漏斗 引流 Zn+H2SO4=ZnSO4+H2↑ Zn、Cu 洗涤 6.5 35%
20. 氯化氢 3.7 8.5 90.0 D
21. 过滤 玻璃棒 防止液体外溅 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等 ab##ba 7.7
22. 稀盐酸 电 化学 2.9g 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氯化镁的质量为y
x=17.55g
y=14.25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6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