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案
【教材分析】
通过第8单元第23章第1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学生学习了本节知识,可以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一些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辩证地分析和解释,从而指导自己在环境活动中的行为。
【学情分析】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在七年级生物学中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这节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实例去学习与总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生态因素的概念,初步认识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2)举例说出水、太阳光、温度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之间也会彼此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存发展的事实的分析,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析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的相关图表,用曲线图等形式表示生物之间的关系。
(3)正确区分和使用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有关重要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整体的、生态的生命科学观点。
(2)通过理解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学会抓主要矛盾,辩证地分析问题。
(3)通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好地树立保护环境和生物的意识,且从我做起。
【教学重点】
1、说出水、光、温度等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原因。
2、从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发现主要生态因素。
【教学准备】
1、教师:导学单、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调查自己生活的环境。
【教学方法】
自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草原的图片,提问:你看到的什么?引出章节标题,学生观察、回答。
2、教师二次提问与学生互动
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的。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的呢?鱼儿能离
开水生存吗?向日葵离了阳光能生存吗?人离了空气能存活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说明环境会影响生物的分布。地球上生物与其环境的
总和叫生物圈。
(二)自主预习检测(个人展讲、展评)
(三)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有效点拨
老师提问: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生物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提问1: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
(2)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
讨论:你能举例说明水对于生物有着怎样的作用吗?
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细胞的成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等,总结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提问2: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不是越多越好?你能举出例子么?少了呢?
引导学生总结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出示草原旱季与雨季的图片,说明水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并总结。
【总结】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都在60~95,有些生物含水量高达95以上。水对于陆生生物更是重要。它决定着是否能有生物生存。
依据结合水、自由水的生理功能分析水对生命的影响。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影响:散热、
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维持形态、休眠、萌发、排泄、
地区年降水量决定植被类型:为生态系统类型的学习做准备。可结合科学绿化进行探讨。
生物的保水能力:生活在沙漠、戈壁的植物吸水、保水、储水能力;骆驼、肺鱼等生物
的适应性及其形成原因。通过讨论考查学生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是否存在问题。
除此之外,空气、土壤、压力等非生物因素也对生物产生重要的影响……。
提问3:
(1)光合作用除了需要水作为原料外,还有其它必需条件吗?
(2)光仅仅对于植物是必需的吗?在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
介绍阴生与阳生植物,长日照与短日照植物
光照是生命的能量源泉。对生命有重要影响的光包括哪些?光对于生物生存的意义?学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并总结。。
【总结】太阳光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
最终得出结论: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也是最基本的能量代谢。光的强度
及波长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效果。
结合光合作用部分知识进行学习。例如光照强度影响有机物的积累,影响叶绿体的形成。
太阳光决定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布。 光照影响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如阴生和阳生植物各有适应性。
太阳光影响生命节律和行为。光周期会影响生物的生命节律,比如性成熟、昼夜节律、
和生物钟调节等方面。趋光性、昼夜活动时间。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都有适应性。
植物花期(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花钟(开花时间受日照、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影响);动物的繁殖活动、迁徙、洄游、换毛、换羽。(例如:反季节花卉、蔬菜的培养;控制动物的繁殖。)提示学生结合日照时间的规律性变化对动物性成熟的影响——激素调节部分知识进行分析。讲解为什么影响鸟类迁徙行为的非生态因素主要是光照而不是温度。
温度是如何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出示北方针叶树与热带雨林阔叶树的图片,提问4:
针叶树适合生活在北方,阔叶树适合生活在热带,是哪种生物因素起了主要作用?一般
情况下生物不能耐受高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并总结。。
【总结】温度影响新陈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和分布。
纬度、海拔不同造成温度差异——影响植物动物的分布。生物对此有相应的适应性。
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很广,同时每种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不同。即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 的适应范围,温度限制生物的分布。 同时,降水总量和温度决定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格局。
提问5:生物因素会对生物造成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回忆种间关系与种内关系。
讨论:生物间的关系怎样体现了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讨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对待环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并总结。。
【总结】生物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分为两种:①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②种间关系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等。
我们作为人类,生物圈中的一员,可以主宰着生物与环境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协调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发展规律,保护好大自然,热爱和尊重生命。
(四)课堂小结
非生物因素:水分、温度、阳光、空气、土壤等
生态因素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
(五)当堂检测
1、下列能体现出寄生关系的是( )
A、草盛豆苗稀 B、猫身上长跳蚤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海葵与寄居蟹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描述的是生态因素中的(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3、热带雨林、草原、荒漠等的分布受( )的决定。
A、太阳光和降水总量 B、温度和太阳光
C、空气和降水总量 D、温度和降水总量
4、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时是( )
A、葵花朵朵向太阳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雨露滋润禾苗壮
5、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 )
A、光照强 B、温度高 C、缺水 D、土壤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