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9 08: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0课










01
1、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02
2、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及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等相关知识。
03
3、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等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01
时间:1978年
内容: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时间:1982年
内容: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时间:1987年
内容: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②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21世纪中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十三大(1987年)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
解放
思想
推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82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思想
1997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2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1987
中共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实行改
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时代》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曾8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他的入选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邓小平文选》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酝酿: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最早提出: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标志:十三大(1987年)--系统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①南方谈话,使“发展才是硬道理” 深入人心。(1992年)
②“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2年
③“十五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7年)
深化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93年-2002年)
(2003年-2013年)
(2013年-至今)
新目标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新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六大(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内容
意义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疆喀什沙尘暴
海洋污染
土壤污染
湖泊污染
过度捕捞
河流污染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该如何发展?
中共十七大(2007年)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确立时间:2012年十八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决问题: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1.时间:2012年11月8日-14日
2.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内容:①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③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十八大(2012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主题
十九大(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的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2017年
①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来回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四大
十三大
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六大
十八大
十九大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本课小结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B
本课练习
2.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4.下列发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②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③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