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下 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2.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保
①氧气可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②CO可用于炼铁,是由于CO具有还原性 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②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物质分类
①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②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②二氧化锰、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A.A B.B C.C D.D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过滤
4.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D.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6.工业用反应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相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
D.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10.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3+H2O=H2SO4
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CO2↑+H2O
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C.把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若干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A.HCl和CO B.HC1、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15.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B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C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值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滴入到______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17.请在横线上填写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
(2)用于制造肥皂的碱_____;
(3)可作建筑材料的碱_____;
(4)可作干燥剂的金属氧化物_____;
(5)医用酒精溶质_____;
(6)食醋的主要成分_____;
(7)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微粒_____。
18.酸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比较广泛的用途。请你将学过的有关酸的性质与用途归纳整理,完成下面的表格。
酸的性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应用途
(1)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Zn+H2SO4=ZnSO4+H2↑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除铁锈
19.雾霾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回答问题。
(1)下列行为可能会导致雾霾加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燃烧煤炭 B.植树造林 C.静电除尘 D.燃放鞭炮
(2)用SDLKC-1000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取适量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出现___________现象,说明雾霾中含有铵盐。治理雾霾的建议有___________(写一条)。
(3)为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利用氨气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
②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20.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由粗盐进一步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如下:
(1)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__。
(2)第⑤步“过滤”操作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_。
(5)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21.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2020年1月25日,武汉市开始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在医院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
(1)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_______。
(2)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的成分是什么?_______。
②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一样,请分析原因_______。
(4)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冶铁装置图,制取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验证气体产物。
①该装置不够完善,从环保的角度写出一种改进的方法_______。
②若没有装置A,对实验有什么影响?_______。
③设计实验证明装置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2.信息加工素养指学生在短时间内自学新知识,能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的能力
【资料】
◎我国的酸雨因大量燃绕含硫量高的煤面形成,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重要成因
◎溶液的酸碱度常pH来表示,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在25℃下,当pH<7时溶液呈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当pH=7时,溶液呈中性。
【实验】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时刻 17:05 17:10 17:15 7:20 7:25 17:30 17: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1)在测定期间,该雨水为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而且逐渐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若在17:40时刻测定,pH应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A 4.87 B 4.86 C 4.84 D 4.00
【应用】
(3)请提出一条减少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收二氧化硫可以生产硫酸,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参加反应的SO2与生成的H2SO4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若将3.2t的S完全燃烧,全部转化,可得到H2SO4的质量为____________t。
23.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其表面的煤油,然后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钠在溶液中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②溶液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D
6.A
7.D
8.B
9.B
10.D
11.B
12.C
13.B
14.A
15.B
16.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H2SO4、Na2SO4 偏大 氢氧化钙
17. H2O NaOH Ca(OH)2 CaO C2H5OH CH3COOH Na+、Cl﹣、H2O
18. 实验室制取氢气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19. AD 刺激性气味气体 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6xH2O 燃油气逐渐充分燃烧
20.(1)会引入杂质KCl
(2) CaCO3 BaCO3
(3)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5)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25%。
21. 铝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铅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 一定含银、铁,可能含锌 锌与硝酸银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减少了,锌与硝酸亚铁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了,当溶液减少的质量与增加的质量一样时,则溶液的质量不变 在装置的末端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连一个气球 无法验证反应的气体产物 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向上层凊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含有氢氧化钠
22. 酸性 增强 C 硫酸厂产生的尾气处理后再排放,煤燃烧前先脱硫 32:49 4.9
23. 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2Na+2H2O=2NaOH+H2↑ 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 2NaOH+CuSO4=Na2 SO4+Cu(OH)2↓(蓝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