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1-16 18: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预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中,有“热胀冷缩”和“热缩冷胀”两种变化规律。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认识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值是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 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培养设计实验探究能力。
二、预习重点: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三、预习难点:密度的综合运算。
四、预习任务
(一). 预习任务一:
1.预习内容:阅读教材P120—P121“密度与温度”
2.预习活动及要求:
(1)“想想做做”完成小实验,能说出为什么?
(2)通过阅读教材,会用密度公式解释: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3)水结冰后,体积为什么会增大?
(4)水在4摄氏度时;大于4摄氏度时;小于4摄氏度时;密度怎样?
(二)预习任务:
1.预习内容: 阅读教材P121页;
2.预习活动及要求(1)鉴别物质的步骤?(2)鉴别物质的意义?
(三)预习质疑:
(四)预习诊断
(1)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某金属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为100g、50g、5g、1g各一个,原来量筒的水面位置如下图甲所示,将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刻度单位是cm3)。
⑴金属块的质量m = g。
⑵金属块的体积V= cm3
⑶该金属的密度ρ= kg/m3。
(2)、小红同学要测定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现有一架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一个溢水杯和足量的水,她的实验有如下4步: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横梁平衡,② 把适量的金属颗粒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溢出部分水,然后用天平称出金属颗粒、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③ 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④ 用天平称出适量的金属颗粒的质量m1。⑴请你帮她排出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 。
⑵写出金属颗粒的密度表达式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