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通读全文。
2.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二、自主预习
1.关于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
2.基础知识
征戍( ) 橘颂( ) 招徕( ) 落木萧萧( )
涔阳( ) 无妨( ) 陇首( ) 得鱼忘筌( )
寒砧( ) 桅杆( ) 漂泊( ) 秋风袅袅( )
疏朗( ) 窸窣( ) 迢远( ) 灼灼其华( )
亭皋( ) 冉冉( ) 门栓( ) 翩翩起舞( )
三、课文梳理
1.阅读第一段,概括中心。
2.第二段在引用诗句时有“树”“木叶”“落木”等意象,作者想表明一个什么观点
3.“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
4.概括各段的段意。
课时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下列关于“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其实就是说诗歌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B.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故意不让人觉察。
C.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织起来的结果。
D.具有暗示性语言的诗歌往往给人以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感觉。
2.关于“木”会暗示着落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B.“木”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C.“木”与落叶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到它是正常的。
D.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3.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代替“树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是具有繁茂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D.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shù jú lái xiāo cén fáng lǒng quán zhēn wéi bó niǎo shū xī tiáo zhuó gāo rǎn shuān piān
(课文梳理)
1.“木叶”突出地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古代诗人在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3.(1)含有落叶的因素;(2)具有颜色的暗示性。
4..第1段:“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
第2段:“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
第3段:区别关键字在“木”字,用“落木”舍“木叶”。
第4段:“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第6段:“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具有颜色的暗示性。
第7段:艺术形象领域,几乎一字千金。
(课后练习)
1.B 解析:B项,“故意不让人觉察”错。
2.C 解析:C项,文中说“……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起叶子”,“叶常常被排斥……”,因此说它们有“必然联系”是错误的。
3.B 解析:B项,原文中说的是“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2.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文本探究
1.“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请完成下列的表格。
意象 颜色 感觉 意味
树叶
木叶
落叶
落木
2.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 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4.根据你之前学过的诗歌,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能够表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三、课时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1.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
B.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
C.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网”,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3.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1)材料二: (2)材料三:
【参考答案】
(文本探究)
1.
意象 颜色 感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 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显得空阔 洗净绵密之意
2.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3.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4.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初高中所学诗歌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并阐释清楚即可。
(课时练习)
1.D 2.C
3.(1)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
(2)材料三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①被动接受,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