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章节复习学案(知识精讲+典型例题+巩固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章节复习学案(知识精讲+典型例题+巩固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9 09:51: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
核心考点一:太阳和月球
知识归纳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与太阳息息相关。www-2-1-cnjy-com
2.太阳的大气结构: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黑子的实质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其活动位置位于光球层,周期约为11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电离层的影响: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无线短波信号受到干扰甚至中断。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5.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因为月球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能看到月球。月球在日光照射下,较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较暗的部分是平原、盆地。
7.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它的成因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8.月球上与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现象,如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 ℃、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等。21·cn·jy·com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C.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0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若干分钟
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
【答案】B
【解答】解:
A、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变化周期,故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故正确。
C、太阳黑子和耀斑多少变化周期都大约是11年,故不符合题意。
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1】据研究,太阳在今明两年进入活跃期,有利于人们观察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 的气体斑块.今年12月7日,金星将达到全年最亮,如图中表示金星的是 (选填字母).
【解答】解: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3000-4500℃.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光球层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依照至太阳的距离,太阳系内的行星依序是水星、B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故答案为:低;B.
核心考点二:地球的自转
知识归纳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1)方向:自西向东。①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②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自转。
3.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2】读图,A、B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对图中A、B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图表示北半球
B.B图表示南半球
C.④点的经度是90°E
D.图中最大圆圈的纬度是0度
【答案】C
【解答】解: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是北逆南顺,可判断,A为北半球,B为南半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也是0°纬线,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A、B、D正确。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④点的经度是90°W.故C错误。
故选:C。
【变式2】(2021秋 大埔县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
C.同纬度地区,位置偏西的地点比偏东的地点日出早
D.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自转一周约24小时
【答案】C
【解答】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顺时针,A叙述正确;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落日的黄昏,B和D叙述正确;
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日出早,C叙述错误。
故选:C。
核心考点三: 地球的绕日运动
知识归纳
1.地球公转
(1)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夹角。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角度不变。
(2)周期:约一年。
(3)地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如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的时刻变化(地球自转):一天的正午,当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高度最大,此时,杆影朝正北或正南方向,杆影最短。
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此时的节气是夏至日,对应的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此时的节气是冬至日,对应的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时的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对应的时间分别是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
4.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地球公转):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冬至日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夏至日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3】(2021秋 梁河县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太阳光照射地球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分日昼夜等长
B.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C.冬至日北极圈范围内出现极夜现象
D.赤道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
【答案】D
【解答】解: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故A正确;
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故B正确;
冬至日北极圈范围内出现极夜现象,故C正确;
赤道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D。
【变式3】(2021秋 宣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2022年2月1日是春节,春节期间,我国河北省(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夜逐渐变长 D.昼长夜短
【答案】B
【解答】解:2月1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此时北半球的我国河北省昼短夜长,该地无极昼极夜现象。
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
核心考点四:月相
知识归纳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3.月相变化的规律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 新月(朔) 上弦月 满月(望) 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
月出 清晨 正午 黄昏(傍晚) 半夜
月落 黄昏(傍晚) 半夜 清晨 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 彻夜不见 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边(右边)亮 一轮明月,通宵可见 半月,下半夜东天,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三者位置 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4、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4】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  )
A.月球比地球离太阳远
B.月球上的环形山挡住了太阳光
C.月球上总有一半地方照不到太阳
D.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答案】D
【解答】地球上,天空的背景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太阳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大气层能通过光,但是也能反射光。月球周围没大气层,自然就天空都是黑色的了。
故选:D。
【变式4】如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B
【解答】解: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约为28天,公转方向与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相同,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即为图中逆时针方向。从该日起4天后,月地连线和日地连线大体垂直,此时月相应为上弦月。
故选:B。
核心考点五:日食和月食
知识归纳
1.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称为日食。当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称作日全食;月球挡住部分太阳光称作日偏食;月球挡住太阳光的中间部分称作日环食。月球由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所以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版权所有:21教育】
2.日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日食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初一,但不是(填“是”或“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因为月球的公转轨道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大约成5°角。
3.月食是指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月食形成的原因: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二是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照到地球,在地球后面会留下一个阴影,又因为此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接近一条直线,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渐遮掩时,就形成了月食现象。
4.月食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十五、十六。月食形成的过程是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复圆于西缘。
月食的类型:月全食、月偏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形成月偏食;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形成 月全食。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5】如图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08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答案】D
【解答】解: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地球挡住了射到月球上去的太阳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在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月球的“日食”;同时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发生的是“月食”。根据题意。
故选:D。
【变式5】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许能看到地食 D.也许能看到日食
【答案】B
【解答】解: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地球在月亮太阳之间,月球的一部分被地球挡住了。在朝地球一面的月球上的人会看不见太阳,而且,月食时整个月球被遮住,就是说在月球是没有太阳的光,也就是说看不见太阳,那就是日全食了。
故选:B。
核心考点六:太阳系
知识归纳
1.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等天体互相吸引,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是恒星。
2.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广阔的太阳系小天体的带区,这些小天体包括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亿万颗彗星、流星体。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木星 土星。水星上没有空气,布满环形山。金星和火星最像地球,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大红斑,土星也和木星一样有光环。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笼罩着氢和甲烷气体。
3.彗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彗核、彗发、彗;彗星的轨道是不对称的椭圆形,主要组成物质是冰和岩石碎片;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流星现象是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划亮夜空的现象。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6】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北极星 D.海王星
【答案】C
【解答】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以及多颗卫星和小天体组成。北极星是恒星,属于银河系,不属于太阳系,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来源:21cnj*y.co*m】
【变式6】读表中的相关数据,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下列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A.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比较接近
B.火星是太阳系中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
C.在地球两侧,分别是金星轨道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答案】D
【解答】解: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是接近24小时,比较适中;火星是太阳系内地球外侧的一颗行星;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金星、火星等行星本身不发光,故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2·1·c·n·j·y
核心考点七:探索宇宙
知识归纳
1.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星空图的方向:上北 下南,左东右西。
2.北极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是。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
3.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看到的星空不同;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同。
4.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
5.宇宙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7】继“神九”升空后,“神十”将于今年6月至8月发射,再次实现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我国探索宇宙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没有水
B.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C.现在有很多证据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答案】D
【解答】解:太阳是炽热巨大的气体星球,正以每秒400万吨的速度失去重量。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而地球的半径约为6378千米。根据题意。
故选:D。
【变式7】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
B.星系是指类似于太阳系的天体系统
C.宇宙中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那样的星系
D.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
【答案】D
【解答】解:银河系是一个数千亿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所有恒星都在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银河系的中心(银核)是一个强射电源,A错误;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构成的引力系统,而太阳系在定义上面说只是一个“行星系”,B错误;仅在银河系中,就有不少于2000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而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就有几千亿个,C错误;科学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D正确。
故选:D。
巩固训练 初露锋芒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至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B.由于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因此月球总以一面对着地球
C.六一儿童节是根据农历来制定的
D.宁波一年内有两次被太阳直射
【答案】AB
【解析】冬至时,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A错误;由于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因此月球总以一面对着地球,B正确;六一儿童节是阳历6月1日,是根据阳历来制定的,C错误;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内没有太阳直射现象,D错误。故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题2】.下列现象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 B.地球最内层是地核
C.板块张裂形成高山 D.太阳最外层是光球层
【答案】B
【解析】A、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故A错误。
B、地球从内向外分别为地核、地幔和地壳,故B正确。
C、板块张裂形成海洋和裂谷,故C错误。
D、太阳大气层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所以色球层是最里面一层,故D错误。
故选B。
【题3】.被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截至2018年9月12日,已探测到4颗脉冲星,结合以上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对宇宙的深入探测,有助于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了解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探测到的44颗脉冲星之间的距离在不停增大
【答案】A
【解析】A.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射电望远镜对宇宙的深入探测,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探测到的44颗脉冲星之间的距离在不停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4】.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 同一直线上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倒立
【解析】[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
[3]蜡烛发出的光线通过A纸片上的小孔在B纸片上形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题5】.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1)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
(2)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答案】 B ACD
【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表示火星的是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故A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故B错误。
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故C正确。
D、火星以CO2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所以会导致昼夜温差比地球大,故D正确。
故选ACD。
走进重高 拓展视野
【题1】(2021 宁波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21*cnjy*com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
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
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答案】A
【解答】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
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课后训练 鲲鹏展翅
【题1】、(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2-1-c-n-j-y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答案】A
【解析】A.当探测器和月球位于C点时,根据月球的旋转方向可知,这时正处于阳光照射的白天,肯定比黑夜着陆难度要小的多,A符合题意。
B.月球上根本没有水,因此探测器没必要作防水设计,B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会摩擦生热,C不符合题意。
D.当探测器在月球的背面时,地球被月球挡住,因此无法拍到地球的照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2】.(2021七上·镇海期末)2021年7月21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拍下了一张地球的照片,如图1所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为图2所示的(  )
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DA 之间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至C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前后。2021年7月21日,位于6月22日和9月22日之间,也就是在BC之间。
故选B。
【题3】.(2021九上·西湖月考)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2021年5月1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答案】B
【解析】A、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A不符合题意;
B、2021年5月15日是农历初四,因此当天月相并不是满月,B符合题意;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C不符合题意;
D、自春分日(3月22日左右)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而2021年5月15日是在春分日之后,因此北半球昼长夜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www.21-cn-jy.com
【题4】.(2021七下·柯桥期末)2021 年 6 月 10 日上演了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环食很好看,直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更佳
B.太阳是一颗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日环食发生时,可能看到满天的星空下一轮淡淡的圆月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答案】D
【解析】A、不能通过望远镜直接对太阳进行观测,A不符合题意;
B、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B不符合题意;
C、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由于月亮本身本身不会发光,是通过太阳光的反射形成的月相,因此不能看到圆月,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题5】.(2021七上·镇海期末)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200 多个火星日。火星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 首选目标,因为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 自转轴倾角、 自转方 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祝融号”登陆火星后质量减小
【答案】A
【解析】A.火星存在着绕太阳的公转,所以存在四季变化,故A正确。
B.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近,故B错误。
C.火星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可以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故C错误。
D. 祝融号”登陆火星后质量不变,重力减小 ,故D错误。
故选A。
【题6】.(2021七下·柯桥期末)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A 果实 种子 胚
B 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C 力 弹力 压力
D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种子包括种皮、胚、胚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属于包含关系,B错误,符合题意;
C、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弹力包含压力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1教育网
【题7】.(2021·台州)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火星。
(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2)“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
【答案】(1)乙(2)环形山(3)小
【解析】(1)火星的轨道在太阳系行星中的第四位;
(2)陨石坑在月球地貌中被称为环形山;
(3)由图2中的重力与质量图像可知,等质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火星上小于地球上;
故答案为:(1)乙;(2)环形山;(3)小。
【题8】.(2021九上·温州开学考)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1)右图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标识“揽星九天”。图中圆球表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它们依次排开,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填序号)。
(2)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    (选填“一天”或“一年”)的时间与地球相近。
(3)“天问一号”采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火箭发射时,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出,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
【答案】(1)②(2)一天(3)燃气
【解析】(1)离太阳由近到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其中表示火星的是②。
(2)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一天的时间与地球相近。
(3)火箭发射时,高温高压燃气从尾部喷出,同时燃气给火箭一个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由此可知,该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燃气。
故答案为:(1)②(2)一天(3)燃气
【题9】.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了坑洞,这种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越   (选填“深”或“浅”)。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答案】(1)下落高度(2)3、6、7(3)浅(4)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合理均可)
【解析】(1)从前三组数据可得,下落高度越大,坑的深度越大,因此“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实验3、6、7中,当物体体积和下落高度不变时,质量越大,坑的深度越大。
(3)从实验3、4、5中可得,当物体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时,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由于地球和月球表面的材质不同,所以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可能还和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
答案:(1)下落高度(2)3、6、7(3)浅(4)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合理均可)
【题10】、(2021七下·柯桥期末)天问圆中国航天梦,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火箭升空的原理与鱿鱼喷水推进相似,是利用了   力学知识。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则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选填字母)
21cnjy.com
(2)2021 年
2月5日,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亿千米,飞行里程约4.65亿千米。并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千米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若探测器将图像信息以无线电信号形式以光速发送至地球,则需要多少分钟?
21*cnjy*com
(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为适应火星表面可能出现的松软复杂地貌,“祝融号”采用如图丙所示 6 轮驱动,其目的是   。若“祝融号”火星车总质量为240千克,长3.3米,宽3.2米,火星质量为地球的1/9,表面重力为地球的2/5,则“祝融号”在行驶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力为多少?
(4)请分析:“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这段时间柯桥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无线电信号从天问一号到地球走的路程:
(3)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960N
(4)2020.7.23-2020.12.21(22):昼变短,夜变长
2020.12.22(23)-2021.5.15:昼变长,夜变短
【解析】
(1)真正的火箭是利用自身携带的燃料(推进剂),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从火箭中喷出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火箭升空,因此火箭升空的原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学知识。
(2)按距离太阳远近的位置,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图乙中表示火星的是C。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无线电信号从天问一号到地球走的路程:
(4)图丙中的轮子较大,轮子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因此可以减小压强,,因此“祝融号”在行驶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力为960N。
(4)2020.7.23已经过了夏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的日期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2020.12.21(22)为冬至日,当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的昼短夜长为:昼长持续缩短,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因此2020.7.23-2020.12.21(22):昼变短,夜变长。 2020.12.22(23)为冬至日,2021.5.15已经过了春分日,当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的昼长夜短变化为: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增加,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因此2020.12.22(23)-2021.5.15:昼变长,夜变短。
故答案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2)10min(3)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960N(4) 2020.7.23-2020.12.21(22):昼变短,夜变长;2020.12.22(23)-2021.5.15:昼变长,夜变短
地球和宇宙
4章
章节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的大气结构、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对地球的影响;
知道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4、掌握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1、知道月相的成因,会识别各种月相;2、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正确认识和区分日食和月食;
3、认识四季星空和常见的星座及恒星。
【教学重难点 】:
太阳的大气结构、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4、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5、月相的成因,识别各种月相;
6、日食、月食的成因,认识和区分日食和月食;
7、四季星空和常见的星座及恒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
核心考点一:太阳和月球
知识归纳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_____,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_____星球,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_____,地球上的生物与太阳息息相关。www-2-1-cnjy-com
2.太阳的大气结构:由里到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_、耀斑等。太阳黑子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显得较_____的气体斑块;其活动位置位于_____,周期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电离层的影响: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__________信号受到干扰甚至中断。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5.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年。太阳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年;太阳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__,月球本身不发光,因为月球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能看到月球。月球在日光照射下,较亮的部分是_____、_____。较暗的部分是_____、_____。
7.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_____,它的成因是月球形成早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__________形成的。
8.月球上与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C.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0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若干分钟
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
【变式1】据研究,太阳在今明两年进入活跃期,有利于人们观察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 的气体斑块.今年12月7日,金星将达到全年最亮,如图中表示金星的是 (选填字母).
核心考点二:地球的自转
知识归纳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1)方向:自_____向v。①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②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_____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约__________。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_____升_____落;昼夜交替。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_____。
3.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_____线和_____线构成。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2】读图,A、B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对图中A、B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图表示北半球
B.B图表示南半球
C.④点的经度是90°E
D.图中最大圆圈的纬度是0度
【变式2】(2021秋 大埔县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
C.同纬度地区,位置偏西的地点比偏东的地点日出早
D.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自转一周约24小时
核心考点三: 地球的绕日运动
知识归纳
1.地球公转
(1)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_____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_____夹角。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角度不变。
(2)周期:约_____。
(3)地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的时刻变化(地球自转):一天的正午,当太阳位于正_____或正_____方向,太阳高度最大,此时,杆影朝正_____或正_____方向,杆影最短。
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此时的节气是_____,对应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此时的节气是_____,对应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时的节气是_____或_____,对应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地球公转):赤道全年昼夜平分;_____日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_____日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3】(2021秋 梁河县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太阳光照射地球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分日昼夜等长
B.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C.冬至日北极圈范围内出现极夜现象
D.赤道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
【变式3】(2021秋 宣化区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2022年2月1日是春节,春节期间,我国河北省(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夜逐渐变长 D.昼长夜短
核心考点四:月相
知识归纳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___。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_____,平均为_____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相变化的规律
(1)_______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_______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 新月(朔) 上弦月 满月(望) 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
月出 清晨 正午 黄昏(傍晚) 半夜
月落 黄昏(傍晚) 半夜 清晨 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 彻夜不见 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边(右边)亮 一轮明月,通宵可见 半月,下半夜东天,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三者位置 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4、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_______的。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4】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  )
A.月球比地球离太阳远
B.月球上的环形山挡住了太阳光
C.月球上总有一半地方照不到太阳
D.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变式4】如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核心考点五:日食和月食
知识归纳
1.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称为日食。当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称作_______;月球挡住部分太阳光称作_______;月球挡住太阳光的中间部分称作_______。月球由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所以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_______开始,_______结束。【版权所有:21教育】
2.日食发生时,_______在_______和地球之间,且三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食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但_______(填“是”或“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食是指月球_______或_______月面变暗的现象。月食形成的原因:一是月球本身不_______,靠_______太阳光发亮;二是因为地球是_______的球体,太阳光照到地球,在地球后面会留下一个阴影,又因为此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接近一条直线,且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的中间。月球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遮掩时,就形成了月食现象。
4.月食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月食形成的过程是月面先亏损于_______,复圆于_______。
月食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形成_______;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形成_______。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5】如图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08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变式5】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许能看到地食 D.也许能看到日食
核心考点六:太阳系
知识归纳
1.太阳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星、矮行星、_______等天体互相吸引,按一定的轨道围绕_______公转构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是_______星。
2.______________: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广阔的太阳系小天体的带区,这些小天体包括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亿万颗彗星、流星体。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没有空气,布满环形山。_______和_______最像地球,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_______最显著的特征是大红斑,_______也和木星一样有光环。_______和_______表面都笼罩着氢和甲烷气体。
3.彗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发、彗;彗星的轨道是不对称的椭圆形,主要组成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流星现象是_______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划亮夜空的现象。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6】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北极星 D.海王星
【变式6】读表中的相关数据,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下列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A.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比较接近
B.火星是太阳系中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
C.在地球两侧,分别是金星轨道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核心考点七:探索宇宙
知识归纳
1.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_______个区域,命名为_______个星座。星空图的方向:上_______下_______,左_______右_______。
2._______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是。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对应______________。
3.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看到的星空_______;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_______。
4.银河系是由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
5.宇宙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7】继“神九”升空后,“神十”将于今年6月至8月发射,再次实现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我国探索宇宙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没有水
B.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C.现在有很多证据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变式7】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
B.星系是指类似于太阳系的天体系统
C.宇宙中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那样的星系
D.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
巩固训练 初露锋芒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至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B.由于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因此月球总以一面对着地球
C.六一儿童节是根据农历来制定的
D.宁波一年内有两次被太阳直射
【题2】.下列现象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 B.地球最内层是地核
C.板块张裂形成高山 D.太阳最外层是光球层
【题3】.被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截至2018年9月12日,已探测到4颗脉冲星,结合以上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对宇宙的深入探测,有助于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了解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探测到的44颗脉冲星之间的距离在不停增大
【题4】.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题5】.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1)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
(2)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走进重高 拓展视野
【题1】(2021 宁波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21*cnjy*com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
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
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课后训练 鲲鹏展翅
【题1】、(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2-1-c-n-j-y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题2】.(2021七上·镇海期末)2021年7月21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拍下了一张地球的照片,如图1所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为图2所示的(  )
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DA 之间
【题3】.(2021九上·西湖月考)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2021年5月1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题4】.(2021七下·柯桥期末)2021 年 6 月 10 日上演了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环食很好看,直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更佳
B.太阳是一颗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日环食发生时,可能看到满天的星空下一轮淡淡的圆月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题5】.(2021七上·镇海期末)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200 多个火星日。火星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 首选目标,因为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 自转轴倾角、 自转方 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祝融号”登陆火星后质量减小
【题6】.(2021七下·柯桥期末)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A 果实 种子 胚
B 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C 力 弹力 压力
D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A.A B.B C.C D.D
【题7】.(2021·台州)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火星。
(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2)“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
【题8】.(2021九上·温州开学考)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1)右图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标识“揽星九天”。图中圆球表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它们依次排开,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填序号)。
(2)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    (选填“一天”或“一年”)的时间与地球相近。
(3)“天问一号”采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火箭发射时,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出,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
【题9】.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了坑洞,这种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越   (选填“深”或“浅”)。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题10】、(2021七下·柯桥期末)天问圆中国航天梦,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火箭升空的原理与鱿鱼喷水推进相似,是利用了   力学知识。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则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选填字母)
21cnjy.com
(2)2021 年
2月5日,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亿千米,飞行里程约4.65亿千米。并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千米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若探测器将图像信息以无线电信号形式以光速发送至地球,则需要多少分钟?
21*cnjy*com
(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为适应火星表面可能出现的松软复杂地貌,“祝融号”采用如图丙所示 6 轮驱动,其目的是   。若“祝融号”火星车总质量为240千克,长3.3米,宽3.2米,火星质量为地球的1/9,表面重力为地球的2/5,则“祝融号”在行驶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力为多少?
(4)请分析:“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这段时间柯桥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地球和宇宙
4章
章节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的大气结构、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对地球的影响;
知道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4、掌握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1、知道月相的成因,会识别各种月相;2、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正确认识和区分日食和月食;
3、认识四季星空和常见的星座及恒星。
【教学重难点 】:
太阳的大气结构、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4、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5、月相的成因,识别各种月相;
6、日食、月食的成因,认识和区分日食和月食;
7、四季星空和常见的星座及恒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