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件(共34张PPT)+学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件(共34张PPT)+学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9 15:24:19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第三单元
12.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是词的故乡。我们为有如此厚重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唐诗因为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而博大精深,宋词因为有了苏轼、陆游、李清照而流光溢彩。历史的车轮滚到宋朝,辛弃疾的诞生,也为中国古代文学添上了精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新课导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作者简介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写作背景
文意梳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牌名
题目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晋王恺有一条良牛名“八百里驳”。一次王济与王恺比箭,以此牛为赌。济“一起便破的”,遂杀牛作炙。
麾下: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史记·封禅书》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声音悲切,帝禁不住。这与悲凉苍茫的“塞外声”有相近之处。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译文: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作:像…一样;
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译文: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了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译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上阙
下阕
“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赏析下列词句。
精读课文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精读课文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精读课文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精读课文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精读课文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精读课文
1.作者的“壮”表现哪些方面?
(1)战场壮阔
(2)主将豪迈
(3)士气高昂
(4)战斗激烈
合作探究
(5)志向远大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连营?
闲居在家,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到连营。表现出诗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
合作探究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
《破阵子》这两句出现了“马”和“弓”,这是战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马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全胜。
合作探究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不是。“君王天下事”,作者看来就是收复中原,与自己的抗金思想是一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事,正是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赢得生前身后名”不过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已,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小重山》词中也说“白首为功名”,这些都是指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
合作探究
5.“可怜白发生。”诗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前九句和这一句是什么关系?
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梦中的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情壮志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前九句实际上是为了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之语衬托铺垫的。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令人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悲愤,而叹息。
合作探究
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合作探究
7.“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
(1)诗人毕生的杀敌报国的志向终未实现,可怜;
合作探究
(2)诗人的杀敌之策不被统治者采纳,致使收复中原大业不成,可怜;
(3)诗人身已老迈,鬓已如霜,虽仍有杀敌报国之志,但仍赋闲在家,不得其用,壮志难酬,可怜。
(4)诗人只能以酒为伴,在醉梦中重温杀敌报国的情景,可怜。
总结:诗人可怜的不是自己老了,而是自己已经老了,但杀敌报国之志仍未实现。
8.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合作探究
“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9.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
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0.如何理解这首词?
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合作探究
1.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用典。引用“八百里驳”与“素女鼓五十弦”的典故。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吃肉奏乐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艺术手法
2.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艺术手法
示例一;比喻,把弓弦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示例二:用典。引用“的卢”的典故,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突出惊险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渴望驰骋沙场,恢复旧日山河的决心。
示例三:侧面描写,以马快弦急烘托战斗的激烈,刻画了出征英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精神。
这首词通过现实与梦境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词人不灭的抗金之志和报国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文章主旨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是:
诗词填空
2.辛弃疾尽管已是“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表现这种眷恋的情结的词句是:
3.下阕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谢谢欣赏12.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学习重难点
1.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是词的故乡。我们为有如此厚重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唐诗因为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而博大精深,宋词因为有了苏轼、陆游、李清照而流光溢彩。历史的车轮滚到宋朝,辛弃疾的诞生,也为中国古代文学添上了精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写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三、导读理解
1.重点字词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八百里:“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晋王恺有一条良牛名“八百里驳”。一次王济与王恺比箭,以此牛为赌。济“一起便破的”,遂杀牛作炙。
麾下: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史记·封禅书》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声音悲切,帝禁不住。这与悲凉苍茫的“塞外声”有相近之处。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2.赏析下列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确: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明确: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明确: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明确: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自我检测
1.下列对《破阵子 为陈同甫陚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非常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乐器;“翻”指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战马飞奔、弓弦雷鸣的战争场面。
3.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首句写醉酒中挑亮油灯观看宝剑;中间八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________;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是____________。所以,词作者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2)赏析句子“醉里挑灯看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D.“了却君王天下事”的 意思是“完成替君主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这是作者的 最高理想。
2.答案: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曲的赏析。D.“五十弦”“沙场”“霹 雳”不是历史典故。
4.答案:(1)军旅生活(军营生活、战斗场面)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爱国激情、雄壮、悲壮、壮志难酬) 刚健(豪放)
(2)动作描写(神态、细节描写),写词人在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表达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战场杀敌的急切心情。12.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是词的故乡。我们为有如此厚重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唐诗因为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而博大精深,宋词因为有了苏轼、陆游、李清照而流光溢彩。历史的车轮滚到宋朝,辛弃疾的诞生,也为中国古代文学添上了精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五、检查字词
1.重点字词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八百里:“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晋王恺有一条良牛名“八百里驳”。一次王济与王恺比箭,以此牛为赌。济“一起便破的”,遂杀牛作炙。
麾下: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史记·封禅书》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声音悲切,帝禁不住。这与悲凉苍茫的“塞外声”有相近之处。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六、层次结构
上阕:“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下阕: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七、精读课文,把握文章
1.赏析下列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确: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明确: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明确: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明确: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明确: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八、合作探究
1.作者的“壮”表现哪些方面?
明确:(1)战场壮阔
(2)主将豪迈
(3)士气高昂
(4)战斗激烈
(5)志向远大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连营?
明确:闲居在家,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到连营。表现出诗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
明确:《破阵子》这两句出现了“马”和“弓”,这是战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激烈的战斗场面。马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全胜。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明确:不是。“君王天下事”,作者看来就是收复中原,与自己的抗金思想是一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事,正是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赢得生前身后名”不过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已,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小重山》词中也说“白首为功名”,这些都是指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
5.“可怜白发生。”诗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前九句和这一句是什么关系?
明确: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梦中的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情壮志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前九句实际上是为了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之语衬托铺垫的。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令人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悲愤,而叹息。
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7.“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
明确:(1)诗人毕生的杀敌报国的志向终未实现,可怜;
(2)诗人的杀敌之策不被统治者采纳,致使收复中原大业不成,可怜;
(3)诗人身已老迈,鬓已如霜,虽仍有杀敌报国之志,但仍赋闲在家,不得其用,壮志难酬,可怜。
(4)诗人只能以酒为伴,在醉梦中重温杀敌报国的情景,可怜。
总结:诗人可怜的不是自己老了,而是自己已经老了,但杀敌报国之志仍未实现。
8.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明确: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9.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0.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九、艺术手法
1.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明确:用典。引用“八百里驳”与“素女鼓五十弦”的典故。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吃肉奏乐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2.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明确:示例一;比喻,把弓弦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示例二:用典。引用“的卢”的典故,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突出惊险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渴望驰骋沙场,恢复旧日山河的决心。
示例三:侧面描写,以马快弦急烘托战斗的激烈,刻画了出征英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精神。
十、本文主旨
这首词通过现实与梦境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词人不灭的抗金之志和报国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名句默写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是:
2.辛弃疾尽管已是“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表现这种眷恋的情结的词句是:
3.下阕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答案及解析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