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课时课件(共23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9 15:20:52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zhào
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在复习议论文这种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精神
第二课时
应有
内容回顾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引出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阐述了哪几个问题?
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你知道吗?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论点
论据
论证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合作探究
论证方法
本文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2)举例论证: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
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
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论证语言
②“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明确:“大都”表示大多数,并非全部。去掉“大都”,就不合符实际情况了。
③“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明确:“最”无比的意思;“唯一”独一无二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言就不严密了。
logo
2、议论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古代诗词?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④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以上几句着重强调实地实验的重要性。
⑤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⑦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2、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③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设置一些实践考试。
②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①高分低能;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3.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4.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最后一次讲演》——
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不同点:
VS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希望我们在学习中应多动手实践,重视实验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寄语
随堂练习
阅读课文第六至十三段,完成下面各题。
1.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作者以自己起先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3.请你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作者以个人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示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了证实实验效果,他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作业布置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作业布置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印证事例:王阳明“格”竹子、作者亲身经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格物致知的含义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思路严谨
分析问题
演讲思路
层层推进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在复习议论文这种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由“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引出“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案示例:(1)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3)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示例: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文体知识。(PPT)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 、 _____ 。
二、合作探究
(一)论证方法
本文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①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②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论证语言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②“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明确:“大都”表示大多数,并非全部。去掉“大都”,就不合符实际情况了。
③“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明确:“最”无比的意思;“唯一”独一无二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言就不严密了。
2.议论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古代诗词?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④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以上几句着重强调实地实验的重要性。
⑤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⑦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2.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这篇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分数都很高,可是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纯记忆,而应多实践、多动手,要培养创新精神。否则,即使我们未来能成为研究生、学者,也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
②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会使我们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③我们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察学生的书面知识,而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考试,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3.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4)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不同点:
《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四、课堂总结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希望我们在学习中应多动手实践,重视实验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六、随堂练习
阅读课文第六至十三段,完成下面各题。
1.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以自己起先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作者以个人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3.请你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示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了证实实验效果,他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七、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80分钟)
一、基础积累(25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我国儒家的经典“四书”指的是《礼记》《大学》《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C.《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本文的题目已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埋没( ) 彷徨( ) 缅怀( ) 探chá( ) xuān( )告 jiǎn( )讨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4.下列关联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实验的过程____消极的观察,____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____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____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真理,____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A.①不是 而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 B.①不是 而是 ②不管 还 ③并且
C.①不是 就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 D.①不是 而是 ②如果 那么 ③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表面装好人,背后说人坏话,挑拨离间,没人理他。
B.快考试了,他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父母真为他担忧。
C.上课的铃声刚一响,同学们就络绎不绝地奔进了教室。
D.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各种各样的汽车川流不息。
6.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7.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9.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点: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点进行论述的。
B.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C.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10.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诺贝尔奖,八年级(2)班准备出一期主题为“诺贝尔奖与我们”的专题板报,板报设立两个栏目。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6分)
(1)在第一个栏目中,你要向同学们概述诺贝尔奖的性质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请依据以下材料,提取两条主要信息。(4分)
1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增设经济)等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1年,诺贝尔奖正式颁发。一百多年来,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相继获此荣誉。”获奖者中,有李政道、丁肇中等华裔科学家,还有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
(2)宣传委员准备根据以下材料,为第二个栏目拟写一个标题,他写了前一句,请你补写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一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①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②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③具有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
材料二 中国孩子认为自己有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栏目标题:展开想象翅膀,( ) (2分)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问题(15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2分)
4.关于王阳明的思想对现代的消极影响,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偏重研究理论而轻视实验 B.偏重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C.埋头苦读就能掌握知识 D.探察外界世界就是探讨自己
5.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
6.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文中的例子加以说明。(3分)
(二)善 借(15分)
①葡萄藤借木竿,盘环而上,繁衍生息;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行至南海;明月借日光,照亮黑夜,皎辉如练。万物因借而生。荀子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在他孤身拼搏到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条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自己没花一分钱,却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③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打仗攻城,我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的才智,最终取得了天下。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若不借刘邦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和高妙的用人智慧,恐怕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在史册上也难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然是“善借”的,他们会互相借力,团结协作,成就彼此。
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善借”的民族。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实行“大化改新”,才有了日本文化的灿烂;近代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最先学习西方文明,并积极推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再次崛起。可以说,日本是搭别人的“东风”走向辉煌的。然而,与之一海之隔的大清王朝,幅员之辽阔,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荣,国力之强盛,放眼世界,无出其右。但正当世界各国革新运动风生水起之际,各种先进技术横空出世之时,清政府却没有借大好之势,取外力之精华,除旧革新,发展自身;反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愚昧保守,不思进取,最终落得“山河破碎”的下场。“善借”才能有进步,故步自封注定失败。
⑤我们所说的“借”不是乱借,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收,不分良莠;也不是借他力而己不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来力量”之上。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不知道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才是正道。
1.文章开头有何作用?(3分)
2.阅读全文,完成填空。(3分)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1)“善借”助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5.请选出下列不适用于选文的论据( )(3分)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用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目标高度。
D.一位国企老总这样说:“管理者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评,纳众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
小作文(15分)
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八段运用了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的方法来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这一观点。请以“梦想与行动”为话题,运用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梦想”与“行动”的关系。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1.B
2.mái páng miǎn 察 宣 检
3.A(解析:B项“错”应写为“措”;C项“志”应写为“知”;D项“凡”应写为“帆”。)
4.A
5.C (解析:C.“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6.C(解析:C.这是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7.D
8.B
9.A
10.(1)诺贝尔奖是一项授予在科学及文学、和平、经济等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的奖项。一百多年来,我国寥寥数人获此殊荣。
(2)点亮创新火炬(或:高举创新旗帜)
二、(一)
1.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3. 错误在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格”本来是探究的意思,但该句中“格”字加了引号,起到讽刺否定的作用,嘲讽了王阳明违背科学实验精神的迂腐行为。
4. D
5.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
6. 举例论证。举王阳明“格”竹子一事,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二)
1.列举葡萄藤借木竿、鲲鹏借巨风、明月借日光的例子,引出话题和中心论点;具有趣味性;同时也作为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
2.论点: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分论点:(2)“善借”助团队成就彼此 (3)“善借”助民族强盛不衰
3.举例论证。列举了丹尼尔通过“借”获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这一分论点,论证具体,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具有说服力。
4.首先用名言引出分论点“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然后举了大和民族和清王朝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点进行有力的论证,最终得出结论。
5.B(解析:B项强调的是在面对困境时,个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与“善借”无关。)
三、
(示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勇气,是指放弃和投入的勇气。一个人要为某个梦想而奋斗,就一定要放弃目前自己坚守的某些东西。既想经历大海的风浪,又想保持小河的平静;既想攀登无限风光的险峰,又想漫步于平坦舒适的平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投入,是指一旦确定了值得自己去追求的梦想,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心想不一定事成。事成的前提是全力以赴去做,比如一个人想学游泳,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头扎到游泳池里去,也许开始会呛几口水,但最后一定能够学会游泳。
只想而不付诸行动的梦想只能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使梦想具有现实意义。大禹目睹水患肆虐,民众流离失所,树立了平息水患,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他劳神焦思,泽行路宿,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因此,实现梦想的关键是能否果断地采取行动。行动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同桌交流。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4.文体知识。(PPT)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 、 _____ 。
二、合作探究
(一)论证方法
本文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①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②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论证语言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明确:
②“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明确:
③“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明确:
2.议论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古代诗词?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④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以上几句着重强调实地实验的重要性。
⑤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⑦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2.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这篇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分数都很高,可是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纯记忆,而应多实践、多动手,要培养创新精神。否则,即使我们未来能成为研究生、学者,也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
②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会使我们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③我们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察学生的书面知识,而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考试,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3.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4)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不同点:
《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四、随堂练习
阅读课文第六至十三段,完成下面各题。
1.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作者以自己起先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3.请你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五、课下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⑤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⑥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语段所要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①自然段在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其原因有三点:
4. 作者说“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
5. 语段第⑥自然段说“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其中的“这方面”是指:
6. 语段第⑥自然段联系个人的经历进行论证,目的是为了说明:
7. 读完语段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同桌交流。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由“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引出“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
答案示例:(1)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3)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示例: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文体知识。(PPT)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 、 _____ 。
二、合作探究
(一)论证方法
本文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①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②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论证语言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②“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明确:“大都”表示大多数,并非全部。去掉“大都”,就不合符实际情况了。
③“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明确:“最”无比的意思;“唯一”独一无二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言就不严密了。
2.议论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古代诗词?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④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以上几句着重强调实地实验的重要性。
⑤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⑦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2.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这篇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分数都很高,可是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纯记忆,而应多实践、多动手,要培养创新精神。否则,即使我们未来能成为研究生、学者,也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
②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会使我们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③我们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察学生的书面知识,而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考试,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3.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4)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不同点:
《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四、课堂总结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五、随堂练习
阅读课文第六至十三段,完成下面各题。
1.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以自己起先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作者以个人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3.请你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示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了证实实验效果,他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六、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⑤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⑥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语段所要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得的。
2. 第①自然段在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观点,总领下文。
3. 作者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其原因有三点: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③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的目标的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4. 作者说“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
中国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 语段第⑥自然段说“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其中的“这方面”是指: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考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6. 语段第⑥自然段联系个人的经历进行论证,目的是为了说明:
实验的重要性。
7. 读完语段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