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另设10分的书写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2.答题前,请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敦厚( ) 呜咽( ) 奄奄一息 ( )
唾沫( ) 剥削( ) 灯火通宵 ( )
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在田字格中写上正确的字。(3分)
雄混 搓衣服 潸潸 精兵俭政 追祷 热泪盈眶
颧骨 默书薄 甜腻 翻箱到柜 缥缈 目不转晴
3.根据提示填空。(10分)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
(李商隐《无题》)
(2)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3)树欲静而风不止, 。
(4) ,今朝方始觉成人。(卢仝《人日立春》)
(5)郑夑《竹石》中,写出劲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依然顽强生存,依然坚韧挺拔的诗句是 , 。
(6)孟郊《游子吟》中,直抒作者胸臆,尽情讴歌母爱的诗句是 ,
。
4.下列加点的字词性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你笑得好开心哪! ②这是我的劳动所得。
B.①我怎么老做不对呢? ②这道数学题老难了。
C.①他给我买了一包糖。 ②他给了我一包糖。
D.①我跟弟弟都去过北京。 ②跟弟弟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
5.下列场合的标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来也匆匆,去也冲冲。(公共厕所)
B.悄悄地来,悄悄地去。(阅览室)
C.留住一抹绿色,带走几片花香。(花圃或公园)
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内)
6.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词语写一段意思连贯、中心明确的话,并在文段中用横线标出所选词语。(3分)
明媚 沸腾 滋味 浓稠 万象更新 豆蔻年华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尝射于家圃 ( ) (2)康肃忿然曰 ( )
(3)以我酌油知之( ) (4)康肃笑而遣之( )
8.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徐以杓酌油沥之 B.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C.康肃笑而遣之 D.虽与之俱学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0.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2分)
11.你觉得陈尧咨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4分)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星华
⑴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⑵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⑶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⑷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⑸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⑹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⑺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⑻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⑼“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⑽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⑾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⑿“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⒀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⒁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⒂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啃手里的窝窝头,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⒃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⒄“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⒅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⒆“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⒇“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21)“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22)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23)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24)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25)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姥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选文有删改)
12.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3分)
时间 与父亲有关的事件 “我”对父亲的认识或情感
那年春天 父亲焚烧一些革命资料,坚持留在北京 不理解
4月6日 A 担心、理解、敬仰
提审那天 B 心灵相通
4月28日 我们得知父亲被难 C
13.“局势越来越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4.照应,是指一篇文章首尾或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请找出与下面两句话照应的句子。(2分)
(1)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15.第⒅段写道“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试想一下,父亲内心想的是什么?请用第一人称表述出来。(2分)
16.结合课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李大钊的人物形象。(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6分)
在那颗星子下
舒婷
⑴记得我的中学时代,母亲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交错成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一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像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⑵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象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⑶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的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的所有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崩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爬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耍,还是把玩耍当读书。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当场逮住。
⑷英语期末考试前夕,是个星期天的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⑸电影还没有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地空了。我的三个“同谋”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由于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我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⑹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⑺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叽哩咕噜。
⑻考卷一发下,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⑼成绩发下来了,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狠狠被扣了七分,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⑽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⑾慢!
⑿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上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题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四十七分!
⒀放学后,林老师在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⒁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下些什么?”
⒂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17.本文记述了作者读书时的一件小事,情节设计很巧妙,一波三折。请你将情节补充完整。(3分)
英语考试前夕,“我”串了三位同学一起去看电影—— A ——第二天考试,“我”临时抱佛脚—— B ——重考时竟然只得了47分—— C ——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令“我”难忘。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
19.揣摩第⑿段“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一句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2分)
20.第⒂段中加点词语“纤细”与“沉甸甸”看似矛盾实则含有深意,结合文意说说你的理解。(3分)
21.“我”的英语考试考了113分,林老师也给了“我”一个“优”,可她为什么要“重新逐题”再考“我”一次?(2分)
22.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对自己影响极深的林老师,并把她比做闪亮的星星。在你学习的道路上,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把他(她)比做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分)
四、写作(50分)
23.以“我心中你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字数在600字以上;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个人信息。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卷要求:
1.阅卷前要通读试卷,要认真研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主观题的答案是出题者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有的答案经过大家讨论后确认为欠妥或不足,可以加以修正或补充。
2.主观题的答案意思对即可,答案只起参考作用;开放性试题,要正确对待那些善于提出与参考答案不同的考生,只要符合题干要求,有创意,能自圆其说就要给分。阅卷总的要求要松严适度。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dūn yè yǎn tuò bō xiāo (3分,每空0.5分)
2.浑 简 悼 簿 倒 睛 (3分,每字0.5分)
3.(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3)子欲养而亲不待。(4)春度春归无限春。(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0分,每空1分,每错1个字该空不得分)
4.B(2分)
5.C(2分)
6.(3分,每少用或用错一个词语扣1分,语句不连贯或每有一个病句都扣1分,文段中词语没加下划线扣1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7.(1)园子。(2)气愤的样子。(3)舀取,这里指倒入。(4)打发。(2分,每小题0.5分)
8.B(2分)
9.(1)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4分,每小题2分)
10.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2分)
11.善射,骄傲自满,为人傲慢无礼,知错就改。(2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12.A.反动派到家里来搜捕父亲;B.我们看父亲接受庭审;C.悲痛欲绝。(3分,每空1分)
13.父亲早出晚归;父亲烧文件、书籍;父亲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军阀张作霖派人来检查;工友阎振三被抓。(3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14.(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2分,每题1分)
15.参考答案示例:孩子们,对不起,为了革命我必须舍生取义。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不在了,你们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要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再见了,我至爱的家人们!(2分,不使用第一人称不得分)
16.参考答案示例:“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李大钊的镇定从容,临危不惧;“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表现出李大钊沉着冷静、从容赴死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家人的深深的爱。(4分,结合原文内容得1分,分析人物形象得1分。分析两处即得满分)
(二)(16分)
17.A.看电影时巧遇英语老师;B.英语考试成绩得高分;C.成绩单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3分,每空1分)
1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看书复习的过程比作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穿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面对繁多的复习内容时,“我”脑子飞速运转,体现了“我”的强记能力好,也为后文“我”得高分后再考试却一蹋糊涂做铺垫。(3分)
19.表现了“我”站在黑板前答不出题时非常尴尬的心理。(2分)
20.“纤细”是写林老师的手纤柔细小,分量轻;“沉甸甸”是写心理体验,这里指“我”在林老师的教导下,心里充满愧疚,心情沉重;这句话写出了林老师的教诲深深触动了“我”,促“我”成长。(3分)
21.尽管“我”考得很好,但林老师知道“我”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林老师想通过再考让“我”明白平时认真学习的重要性(或林老师让“我”明白光靠强记能力学习,脑子里不会剩下些什么的)。(2分)
22.参考答案示例:我的语文老师像春天的细雨,总是用爱和鼓励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润物无声的力量维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
我的班主任是我成长路上的指明灯,他用朴实的语言和身体力行的做法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真诚而积极向上的人。(3分)
四、写作(50分)
23.执行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