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期末测试卷11
一、选择题(共18分,每题3分)
1.下列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藏匿(nì) 悲恸(dòng) 嗜(shì)好 搭讪(shān)
B.窗棂(lín) 窈窕(yǎotiǎo) 咂(zā)摸 狡黠(xié)
C.饿莩(piǎo) 瓦釜(tǔ) 盥(guàn )洗 洗涮(shuā)
D.神祗(qí) 妍媸(chī) 蒿(hāo)莱 迂讷(n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愁莫展 禁若寒蝉 风烛残年 既往不咎
B.目不交睫 辗转反侧 望风披靡 老气横秋
C.闻过饰非 封妻荫子 迫不急待 流言蜚语
D.各行其事 名副其实 理曲词穷 随机应变
3.下面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我( )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 )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 )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 )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A.因为 但 因此 却 B.由于 却 因此 但
C.由于 但 所以 却 D.因为 却 所以 但
4.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年那个软弱的侍萍,现在变得这么坚强,真是不堪设想。
B.在话剧《茶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兵、警、匪、特欺压百姓蔚然成风。
C.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要注重学以致用。
D.要保护受欺负的李嫂,见义勇为的扬长雄当然首当其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了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这位研究历史的老先生的书桌上放着许多历史书籍,如《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
C.戏剧冲突就是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D.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带着这件宝物接着就跑了。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话剧是从“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现代话剧到三四十年代达到高潮,出现了像《雷雨》《茶馆》这样的杰出剧作。
B. 元杂剧是把歌曲、宾白、舞蹈动作熔为一炉的综合性戏剧艺术。它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四折一楔子。角色有净、末、旦、丑等。元杂剧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组成。曲词是剧本的主体,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散文,富有抒情性。宾白就是对白。科介是剧本关于动作、表情的舞台指示。
C.唐传奇是在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文言小说。与志怪小说不同的是,唐传奇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结构比较完整,语言工丽,作品都具有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日趋成熟。
D.继最早兴起的古希腊戏剧后,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9世纪,欧洲戏剧创作先后出现了高潮,产生了世界著名的剧作家,如英国的莎士比亚,他的著名剧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二、阅读题(共61分)
(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0题(共9分,每题3分)
周 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
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周 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你!
仆人们一齐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7.周朴园制止打大海的原因是:( )
A.用虚伪的仁慈来掩盖他的残忍。
B.他怕事情闹大,打伤了人不好收场。
C.鲁大海毕竟是他的儿子。
D.显示他的威严,表明周家上上下下都要服从他。
8.鲁侍萍欲言又改口的原因是:( )
A.周萍毕竟是她的儿子,亲子之爱不愿意周萍处在“哥哥打弟弟”的尴尬境地。
B.不愿意伤害刚强、正直的儿子鲁大海,让他知道居然还有一个“强盗”似的父亲和哥哥。
C.残酷的现实使她觉悟到周鲁两家是势不两立的,阶级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D.阶级对立的现实使她感到周鲁两家完全是两样的人,亲子之爱也无法改变对立的现状。
9.周萍与鲁大海同是周朴园的亲生儿子,二人反目为仇,其立场、思想、性格对立的根本因是:( )
A.因为周萍生活在周朴园身边,鲁大海生活在鲁侍萍身边。
B.二人的阶级地位不同。
C.周萍能继承周朴园的遗产,而鲁大海不能继承。
D.二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二)阅读《牡丹亭.惊梦》(节选),完成10—13题(共12分,每题3分)
[步步娇](旦)袅晴丝①吹来闲庭院,摇荡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②。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③的彩云④偏。(行介)步春闺怎便把全身现!
(贴)今日穿插得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群衫儿茜⑤,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⑥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⑦忒看的这韶光贱!
(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最早。
注:①袅晴丝:晴天空中漂浮的游丝在风中摇曳。②菱花:镜子。③迤逗:引逗,引惹。④彩云:女子的发髻。⑤茜(qiàn)同“倩”。⑥老爷和奶奶:这里指父母。⑦锦屏人:深闺中的女子。
10.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不料)
B.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色彩艳丽)
C.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嗜好)
D.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青春美貌)
11.对[步步娇]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缕春天的晴丝颤悠悠地吹进了寂寞的庭院,这一缕晴丝也勾起了杜丽娘内心的情丝。B.本来是从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容貌,她却嗔怪镜子在偷看她,连忙闪过一旁,弄得发髻也歪了。
C.即将要走出深闺,去游园赏春,杜丽娘内心充满了向往和兴奋;但又怕被陌生人看见嘲笑自己。
D.曲子用白描手法,设置一些性格化的动作,表现了杜丽娘内心精微隐深的复杂感情。
12.对[醉扶归]曲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春香称赞小姐打扮得漂亮,却引起了杜丽娘的伤感。
B.杜丽娘天***美,但锁居深闺,花容月貌不为人知,深感辜负了青春美貌和大好时光。
C.杜丽娘认为自己青春貌美,甚至会惊鸟羞花,表现出少有的自信。
D.曲子刻画了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表现了她青春意识萌动的欣喜和感叹。
13.对[皂罗袍]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出了深闺,杜丽娘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新天地,她痛惜自己的青春埋没在小庭院中。
B.春色都付与“断井颓垣”,令杜丽娘感受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制。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C.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激发了杜丽娘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曲词采用清丽而富有文才的诗化语言,显得优美动人而且符合人物身份。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21分)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也?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蟪蛄不知春秋。
15.对下列加点的词词义分析正确的是:( )(3分)
①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也?
③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④之二虫又何知!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16. 大鹏追求什么?蜩与学鸠追求什么?他们“逍遥‘吗?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写蜩和学鸠对大鹏的奚落嘲笑,写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不同情况,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翻译句子:(6分)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茶馆前后》(节选),完成19—23题(19分)
茶馆前后
林斤澜
前辈作家大都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达到了自己的写作高峰。建国以后前辈作家大都在盛年,或前点或后点都应是写作的丰收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动,若从经历的种种政治运动精神看,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不过冷静下来想,觉得他们后期的努力,极少超过前期的成就。
老舍先生有个例外的壮举,那是话剧剧本《茶馆》。
《茶馆》是他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诸多艺术家通力合作,导演表演都上了高峰。这高峰那高峰,成了北京人艺的保留节目,老人艺的风格发挥极致的王片剧目。因此《茶馆》的出现,有好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
比方说,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却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家演出。据说,也有别的剧院剧团想演来着,都没有演成。那么这是“阳春白雪”了?可是北京人艺屡演不衰,不见得曲高和寡。
随着“文化大革命”到来,这个戏当然是毒草。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也不够了,是为封资修唱挽歌,向新社会反攻倒算。既是挽歌,结尾中撒纸钱又唱又跳的一场,就成了“要害”,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主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心中不安,“交代”问题道:《茶馆》原来没有这场戏,有回老舍向演员们征求意见,是于是之他提出来结尾秃了点儿,演到这里没事儿不好演了。老舍这才想出撒纸钱来的,不能全赖在人家身上。
不久,老舍走进太平湖水中。传说打捞的人说,在湖底立着。《茶馆》也没有了“票房价值”,也立在太平湖中了。
其实,《茶馆》第一次上演,正赶上大跃进,报上几乎没有捧场的文章。
据说当年,有一天,北京人艺的几位艺术家,在老舍那里看见一个本子。老舍把一些还没有完成的东西与艺术家们商量。记得其中一场戏很好 ,希望老舍写成一个剧本。这就是后来《茶馆》的第一幕。可是当年就传出一句话,确实有这么一句话,老舍听了意见,说:“那就配合不上了”。
五十年代的剧作,老舍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选举代表,他是要宣传从“莫谈国事”到“参政议政”的。若照艺术家们的说法写下去,配合什么呢?
现在看来,他那不少“配合上”的戏,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没有观众了。偏偏这个“配合不上”的,还在舞台上放光彩。“那就配合不上了”。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是最有琢磨头的事。
19.“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一句话要说明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在文中比喻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湖底立着”和“也在太平湖中了”两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说《茶馆》的出现,有好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请就本文内容,写出叫人思索的主要方面。(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符合本文写作意图的两项是:(3分 )
A.介绍《茶馆》写作的起因及其演出过程的起伏。
B.说明老舍创作《茶馆》的思想及其与现实的矛盾。
C.说明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及其反映现实的特点。
D.表明配合“具体的直接的临时的”政治任务有碍文艺创作。
E.阐述优秀剧作正是作家和艺术家共同努力创作的。
三、填空题(11分)
24.名句默写(5分)
①碧云天,黄花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松野草带花挑,_________,残军留废垒,_________。
③远而望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得而状。
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
25.下面是对阴历二月的描写,请续写四个句子:(6分)
太阳在二月升高,柳条在二月长垂。白雪在二月消融,冰凌在二月隐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当得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是出点别的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
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他怒气冲冲地敲开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子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王生的问题出在与他人缺少沟通,沟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要,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分,每题3分)
1.D(A.恸tong 讪shan B.棂líng 黠xiá C.涮shuàn)
2.B(A.一筹莫展 C.文过饰非 迫不及待 D.各行其是 理屈词穷) 3.D 4.C
5.C(A.少主语,删去“使”。B.《水浒传》《红楼梦》不是历史书。D.词序颠倒,应该是“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6.C(A.《茶馆》是当代话剧。B.曲词是按一定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二、阅读题(共61分)
(一)(9分,每题3分) 7.D 8.D 9.B
(二)(12分,每题3分)
10.C(爱美)
11.C (不是“怕被陌生人看见嘲笑自己”,而是为违反父母的管教和礼教的规范有所顾忌,内心产生了惶恐和犹豫)
12.C (不是“表现出少有的自信”,而是描写她的“含情脉脉”的神情,表现她青春意识萌动的欣喜和感叹)
13.C(不是“激起她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而是引发了她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三)(21分)
14.B(3分)
15.C(①代词,代鹏;②连词,表选择;③助词,取消独立性 ④指示代词“这”)(3分)
16.大鹏追求“徙于南冥”,蜩与学鸠追求“枪榆枋而止”。他们都不逍遥,因为都受外力制约,一个要靠外界条件(海运,六月息),凭借外力(培风),一个能力有限(时则不至,控于地)。(6分)
17.说明小知不及大知,讽刺见识浅薄者的夜郎自大。(3分)
18.①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3分)
②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3分)
(四)(19分)
19.前辈作家盛年时期的作品与种种政治运动的精神联系很紧。(3分)
20.向新社会反攻倒算的,为封资修唱挽歌的部分是最坏的地方,最毒的地方。(3分)
21.老舍不屈服 失去了生命力,停演了。(4分,每个要点2分)
22.①它是极优秀的作品,却只能由北京人艺演,却又不是曲高和寡。
②高峰作品当初为什么是“毒草”,作者也被逼自杀。
③高峰作品为什么“配合不上”,现在却大放异彩。(6分,每个要点2分)
23.CD (3分)
三、填空题(共11分)
24.(5分,两空1分)
①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②猛抬头秣陵重到, 瘦马卧空壕。
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
25.(6分)
湖水在二月露面,迎春在二月吐蕾。燕子在二月来信,大雁在二月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