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9 19: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知道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3、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A
B
C


D
自然环境:
位置: 、 以东, 以南, —— 以北,
东临 和 。
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
的 和 ;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
气候:地跨 带和 带,大部分属于 气候,冬季 ,夏季 ,降水季节分配 。从干湿地区来看属于 区。
河流:在图中识记淮河、黄河、京杭运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
自主学习1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及教材P9内容,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1、位置
、 以东
以南
—— 以北
东临 和 。
青藏高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秦岭
淮河
渤海
黄海
2、地形
以 和 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 和 ;
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
平原
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3、气候
地跨 带和 带,
大部分属于 气候,
冬季 ,夏季 ,降水季节分配 , 。
从干湿地区来看属于 区。
中温
暖温
温带季风
寒冷
炎热
不均
主要集中在夏季
半湿润
4、河流
淮河、黄河、海河、京杭运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
主要河流
——黑土地
(东北平原)
——黄土地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自然特征 北方地区
主要地形
1月均温℃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土壤
6、、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平原、高原
0 ℃以下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400-800mm
半湿润、半干旱、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黄土地、黑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自主学习2
结合教材P11的内容,思考:
北方地区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旱作农业区都有哪些农作物?它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主要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棉花
玉米
谷子
甜菜
大豆
小麦
优势:
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优越等。
地形土地条件:
气候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较充足。
不足: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东北平原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北方地区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其他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
棉花、大豆
小麦、玉米、谷子
甜菜
旱地为主
主要农产品
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雨热同期
活动1 P10
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纬度位置的差异,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降水的差异。
活动2: P12
1、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而降水量都很少。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阅读图6.8,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与同学讨论如下问题。
1、以济南为例,说明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春季气温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
(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华北地区春旱主要防治措施:
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
和水分蒸发;
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
打机井;采取喷灌等。
华北地区春旱主要防治措施:
(6)营造防护林,改善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5)春旱严重时,可局部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4)实施跨流域调水,缓解春季灌溉水源不足问题;
(3)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
(2)调整种植结构,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旱作农业;
(1)在较大河流上修水库,夏季拦蓄洪水,春季引水灌溉;
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然特征
位置和范围
地形
气候
土壤
旱作农业
主要农作物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