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 九年级 第九章 正反编花跳 课件 (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 九年级 第九章 正反编花跳 课件 (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3-29 14: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正反编花跳
一.教材内容
正反编花跳
二.教材分析
跳绳、拔河、毽子等都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项目,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尤其跳绳对学生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体育活动。跳绳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跳绳练习能够使速度、力量、灵敏、弹跳力、耐力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通过跳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发展灵敏性等身体素质,提高技能的一个缩影。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自身发育的高峰期,对跳绳有关的练习方式都有较强的兴趣。灵敏,协调素质的快速增长有可性强的特点,跳绳恰好有此方面的锻炼价值,这更增加提高了学生对跳绳的热爱。同时也使我国民间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中考体育加试的需要,学生学习跳绳的热情、组织纪律、认识能力、身体素质相对其他年级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本次课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模仿单人跳绳的不同玩法,熟悉掌握正反编花跳绳方法,形成自己1—2种专长跳法。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体能目标
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基本了解正反编花跳动作的练习方法及动作要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单人跳绳过程中前臂和手腕发力快速摇绳交叉编花。
难点:编花跳两臂交叉的位置和时机。
六、课的结构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三、结束部分
(一)准备部分:8’
1、课堂常规
A、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B、师生问好。
C、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任务。
D、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
(1)绕篮球场慢跑
(2)徒手操练习
七、教学流程
(二)、基本部分 33’ 一、正反编花跳
1、自由跳绳
A、前摇绳单人跳。B、后摇绳单人跳。
2、向前摇绳编花跳绳
动作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绳由体后前摇,当绳摇到前上方时,两臂迅速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外旋),两脚立即跳起,绳通过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两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跳。
3、向后摇绳编花跳绳
动作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绳由体前后摇,当绳摇到后上方时,两臂迅速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内旋),两脚立即跳起,绳通过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两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跳。
二、快速跳绳
1、30秒跳绳2组。
2、20秒跳绳2组。
3、10秒跳绳2组。
教法
1.教师讲解重难点。
2.教师先示范讲解,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善思巧练。
3.教师口令指挥集体练习,了解掌握情况。
4.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学生认真听讲,讨论练习方法。
2.学生跟教师模仿练习,体会动作。
3.按要求认真练习,同伴之间可互相鼓励帮助。
4.动作不清楚及时向教师请教或寻求同伴帮助。
如图
练习方法
(三)、结束部分 4’
1、集合 放松.
2、本课小结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要求:在放松过程中认真听老师对于课堂学习的总结和对于下堂课的要求及内容
篮球场
跳绳若干
八.场地器材
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不论是在生理还是 在心理上都得到了满足,预计课的平均密度:平均心率:125—135次/分,预计练习密度:30--40%
九.目标教学达成度与教学效果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