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天 窗
3
四年级下册
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天窗”,一起体验天窗的魅力。
乡下的房子
木板窗
天 窗
这篇课文是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以自身童年的农村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散文。)
学习目标:
(1)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
(2)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感受神奇的想象。
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快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就是——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结合自身经历想想对“唯一的慰藉”的理解。
你在什么时候需要安慰呢?
考试没考好感到难过时,
被别人误解感到委屈......
品读想象,感受神奇(15分钟)
1. 学习任务一: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下雨天和睡觉前。
启发思考:
下雨天,不出去,是很正常的事,为什么孩子们需要慰藉呢?
抓住“顶喜欢”“跑跳”和“便就不许”“被关进”“被逼着”“偷偷地”等几组关键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中体会孩子的天真好玩,以及孩子失去自由的失落。
联想自己的经历,体会孩子们被管束时的失落和不满。
学习任务二:品读第5、7自然,找一找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完成表格。
场 景 看到的 想到的 感 受
雨天
夜晚
(1)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2)教师讲解。
场景一:雨天(出示第5自然段)
看到的(关键词)
雨脚 卜落卜落
突出了
雨的活泼调皮。
闪电 一瞥
突出了
闪电一掠而过的速度之快。
② 想到的:
猛厉地扫荡
出示语句“你想象到这雨……要大十倍百倍。”
从那句话看出来的?
拟声词,还有滴答滴答、哗啦哗啦等。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想象到的风雨雷电是怎样的猛厉呢?
这雨,( ),就这样猛厉扫荡了这世界。这风,( ),就这样猛厉扫荡了这世界。
这雷,( ),就这样猛厉扫荡了这世界。
这电,( ),就这样猛厉扫荡了这世界。
从而体会到“扫荡”一词让人感到
铺天盖地,如同瓢泼
狂暴肆虐,如同狮吼
震耳欲聋,如同地裂
裂天掣地,如同利剑
风雨雷电的威力强大,能扫除荡平一切。此时的天窗就像一个放大镜,想象可以无限放大风雨雷电的威力,比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想象锐利起来,让孩子们的心境变得异常兴奋与激动。
场景二:夜晚(出示第7自然段)
看到的:
一粒星 一朵云
体会到小小的窗口竟能变幻成神奇浪漫的星空。
想到的:
无数可爱的星 奇幻的云 各样的鸟兽。
体会乡下孩子想象的丰富、活泼。
想象透过天窗你还能想象到什么?
自己试着想像一下,体会乡下孩子们想象的快乐。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又体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慰藉。
排比
好处:
练习表达,加深理解
1.学习任务三:
结合课文,说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2.学生自由练说。
3.点拨:可以联系课文,组织文中语言来说,如,“孩子们透过天窗,从雨脚、闪电想象到了天窗外……;从天窗中的……,想象到了……”或用概括性语言,如:“是孩子们用丰富的想象力,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
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天窗是乡下孩子在不能出门玩耍时“唯一的慰藉”,天窗还使乡下孩子们的想象更加锐利。
课堂小结
下雨了或下雪了,透过玻璃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坐车时,透过玻璃窗,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布置作业
1. 请你选择一个场景,透过窗户能看到什么?又能想象到什么?写下来。
2. 练习学习任务三中要求的说一说,将音频发到班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