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美丽的黄昏|人教版 (表格式 )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美丽的黄昏|人教版 (表格式 )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29 22: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丽的黄昏》教学设计
课题 美丽的黄昏 内容 歌曲学唱与表现 课型 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2、在聆听、学唱的过程中体会四三拍的韵律,学唱歌曲曲谱并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能与他人合作演唱歌曲。3、能用优美、抒情、和谐的声音完成三声部轮唱。
重点 感受四三拍韵律 难点 三声部轮唱 关键
教学准备 教师 钢琴、电脑、CD
学生 教科书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自主感知进入情境产生兴趣5分自主理解互动问答整体感知5分自主探究参与学唱自主感悟20分自主升华深入探究自主表现10分 1、学生聆听课前两分钟音乐进入教室。2、导入新课发声练习1、初步感受歌曲2、复听挥拍感受乐句1、视唱曲谱,观察曲谱特点 2、学生填词演唱歌曲3、设计换气位置3、学唱第一声部4、学唱第二声部5、学唱第三声部1、学生分组合作演唱歌曲2、随音乐伴奏完整演唱。3、课堂小结 1、学生聆听《培尔金特》组曲《晨景》进入教室,观看歌曲介绍。2、(1)开口音发生练习(2)师生音阶二声部练习。1、初听《美丽的黄昏》感受音乐师:通过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音乐要素)生:节拍、情绪、力度、速度。师:歌曲的力度为什么是弱的?生:黄昏时分2、复听《美丽的黄昏》挥拍感受四三拍乐曲的韵律。1、(1)教师出示歌曲曲谱,学生随琴视唱。(2)观察,总结曲谱特点①两段乐曲的旋律是走向是向上的②最后一行音重复。师:为什么最后一行的音都是1?生:钟声师:手势指挥学生演唱1—1—手势减弱。2、填词演唱这三个主要乐句。3、观察歌谱,看一看应该在哪里换气。生:学生设计换气的气口,小组互相尝试做一做。(六小节换一次气) 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歌曲。(1)跟琴学唱(2)跟音乐伴奏演唱4、师:老师想为这个歌曲加入第二个声部,同学们唱第一声部,师唱二声部,同时注意老师怎样进入。(1)第一声部提前结束,怎样使双声部同时结束?生:讨论回答(2)跟随音乐演唱,发现第一、第二声部的变化。(3)合唱两个声部。教师指导。5、学唱第三声部,方法第二声部。1、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完整合唱歌谱,注意第二、三声部准确进入。感受三个声部的饱满和谐的声音。2、随伴奏分成三个声部填词合唱歌曲,注意气息要保持、声音要连贯柔美。3、感受三个声部的饱满和谐的声音美。喜欢合唱这种演唱形式。(完成教学目标1) 15 15 5432 5- 5432 1-教师指挥手势提示减弱,让学生感受减弱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呼吸练习。引起学生注意力集中,注意二声部进入位置。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注意手势指挥准确。引导学生观察歌谱,了解每个声部何时进入,准确进入的方法。
板书设计 美丽的黄昏
课后反思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要求轮唱的歌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如果没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轮唱是很难进行好的。所以开始的时候,我先通过一个声部的学唱循序渐进地进入三声部轮唱环节。在开始时候学习歌曲时,增加了试唱曲谱的环节。让同学们充分熟悉和记忆歌曲旋律。之后填词学唱,在完全演唱熟练之后,教师加入二声部轮唱,让学生发现老师是怎样加入轮唱的,激发学生的发现能力。这样的方法不但解决了学生唱歌时节奏的准确性,也让学生在“轮唱”读歌词时提前体会两个声部用不同音高朗读的效果。一节课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看我们的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我们的目标定在哪里?我们是否对学生应掌握的能力有个明确的告知。以上就是我对自己本堂课的一些反思,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以后继续努力。